小孤山[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境內山]

小孤山[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境內山]
小孤山[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境內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小孤山,位於安徽省宿松縣城東南六十公里的長江中的獨立山峰。周圍1里,海拔78米。 形態特異,孤峰聳立。以奇、險、獨、孤而著稱。“東看太師椅、南望一支筆、西觀似懸鐘、北眺嘯天龍”為其最形象的描寫。 山上有啟秀寺、梳妝亭等古蹟。因其地勢也非常險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南宋後,曾在此設立烽火台和炮台,元代紅巾軍與余闕,明代朱元璋與陳友諒,清朝彭玉麟的湘軍與太平軍均在此對壘交鋒,以爭成敗,故又有“安慶門戶”“楚塞吳關”之說。 也流傳有小姑娘娘、小姑嫁彭郎等民間傳說。 小孤山為安徽省著名的風景名勝之一。198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確定小孤山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基本信息

地貌特徵

小孤山地形環境 小孤山地形環境

小孤山,又稱小孤磯,在安徽省宿松縣東南120里復興鎮(原套口鄉)境內。孤峰獨聳,屹立江心,周圍1里,海拔78米。   與江西省彭澤縣的彭郎磯隔江相望與江西的石鐘山、龍宮洞遙相呼應,和國家級風景區廬山,湖北省黃梅縣的五祖寺,安徽省的天柱山雄距長江兩岸,形成三角之勢。素有“海門第一關”,“長江天柱”,“江上蓬萊”之美稱。被歷代詩家學者吟贊為“長江絕島、中流砥柱”。小孤山原是江中石嶼,開始形成於兩百萬年前第四紀冰川時期。它孤峰獨峙,三面環水,直插江心,氣勢險峻。巨石懸立奇峭,大有“障百川於千里,納群山於足下”之勢。此山其高不過百米,周不過里許,然而其形特異,如一出水芙蓉,孤峰聳立。山雖小卻志傲群山,上鎖金焦,下阻千浪。大別山恭其俊秀,五老峰遜其不峙。而引得歷代詩家學者對小孤山的青睞,留下無數比蘇東坡的:“大孤小孤江中央”更加膾炙人口的詩句。千百年來,小孤山以奇、險、獨、孤而著稱。“東看太師椅、南望一支筆、西觀似懸鐘、北眺嘯天龍”為其最形象的描寫。  

小孤山所處的長江江段,屬中下游,   上自匯口鎮(原程營鄉)歸林村入宿松縣,下至復興鎮(原套口鄉)王營村山境,流經宿松縣63公里。  

文物遺蹟

小孤山無處不景,無景不奇,上有奇花異草,下有長江湍流。據說海潮至此不復往上,故又有“海門山”和“海門第一關”之美稱。環山而上層層疊疊,彎彎曲曲,忽而接近波濤,忽而懸空托起,令人一步一個新奇。那奇峰綴怪石,古木裹雲衣之景色,則令人頓入神仙福地。山上綠草如茵,茂林修竹,廟宇亭台,層次分明。迎山而上則勝跡迭,如:一天門、龍角石、龍耳洞、關聖殿、彌陀閣、先月樓、半邊塔、界潮祠、御詩碑、梳妝亭、觀濤亭、啟秀寺、藏經樓、聖母殿、大雄寶殿等十多處景點,且每一景點都有每一景點之雅觀和民間傳說,並有歷代名人的匾額和雅士墨客之碑文,攀得頂峰歷經三百六十五級台階,取登山一回。度過一年之意。其道曲徑通幽,其景奇觀迭出,若上“天梯”一站,一邊一個山峰,萬事萬物盡收眼底,心曠神怡。  

啟秀寺

啟秀寺 啟秀寺

啟秀寺位於宿松縣東長江中小孤山上。始建於唐朝,寺甚小,北宋時期重建,元朝略加修繕,清朝,民國作過多次擴建和維修。整個建築群,自山下至山頂,有一天門,彌陀閣,先月樓、半邊塔、界潮祠、梳妝亭多處。樓、台、亭、閣數十間,建築風格各異,均為磚木結構,飛檐翹角,朱柱灰瓦,古樸端莊。寺依山峭,面臨大江,宇閣軒昂,極其壯觀。  

一天門

一天門 一天門

為清順治九年宿松前邑宰孟瑄所建。這裡有一天然石洞,依山就勢,傍洞建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山門。門首題額曰啟秀寺,並鐫有乾隆篆書“靈昭江嶼”於其上。洞門深處,峭壁高聳,斷岩凌空,內有七十九級石階,曲徑通幽,扶搖直上。上有陽台一座,半入山門,直望雲天。旁有蘭煙繚繞,碧苔浮壁,玉樹拱合,綠蔭如雲,故稱之為一天門。一天門者,直達山腰凌絕頂的唯一門戶也。  

海眼

海眼 海眼

在小孤山下石棱北轉處。那裡峭壁撐天,直立江心,與對岸澎浪磯相峙,水面極其狹窄。江流至此,迴旋澎湃,形成了斗大的盤渦,逕入江底,宛如其下有門,可以通海,故稱之曰海眼。宋謝枋得到此題詩讚道:“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無涯駭眾觀。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說的就是此處壯景——山高、川險、江窄、流急。過去小舟誤入此眼,常遭顛覆;而今大輪游戈,履險如夷,蔚為壯觀。  

御詩碑

御詩碑 御詩碑

在梳妝亭背後,臥羊石南邊。原為明嘉靖帝朱厚熜所建,存放在護國寺內,民國十五年移置於此。碑甚厚,高約七尺,正面鐫有御詩一章,音節鏗鏘,字亦莊重遒勁,反面刻有重建御碑記。碑首嵌有雙龍環抱的聖旨,碑下鎮一石龜,伸頭縮頸。碑後緊接龍口,壑險岩危,真是“寒光溜碧空,峻勢凌江壤,松掛紫虬髻,石垂玄虎掌”,與御詩中所描繪的情景相似。  

梳妝亭

梳妝亭 梳妝亭

又名牧羊亭,在小孤山絕頂,為宋寶慶二年所建。相傳南北朝時,有一隱士結廬牧羊於此,故名牧羊亭,至今亭畔,還留有一群俯仰倚偎的臥羊石,潔溜光滑,狀若睡羊。元代亭浙荒圯,安慶府判李維肅新修,改名一柱,亭內石上刻有“獨立華表”四字。明嘉靖重修,始改名梳妝亭,一作妝亭,被譽為“小姑”梳妝處。亭前楹聯是:“梳長生鶴髮,妝不老峰頭”。亭有六角三層,結構美觀大方。登上亭樓眺望,大江南北,雲山迭映,沃野平疇,紅綠相間,萬千景象入簾中,真令人陶醉。  

觀濤亭

觀濤亭 觀濤亭

又名半邊亭,亭建在山懸崖之上。百丈絕壁之下便是江水。是觀賞攔江石和海眼的最佳處。  

半邊塔

半邊塔 半邊塔

又名送子塔。塔身結構主體,為一天然石壁,半邊嵌入石內,半邊露出三方五層,上有圓頂,下有門窗的塔形,故名半邊塔。由於其玲瓏精湛,美觀古樸,造形奇異,獨具匠心,似出自神匠之手,俗又誤作送子塔,吸引不少善男信女在塔下膜拜求子。塔右有一神龕,內塑鳴鳳,屏開七色,爪動羽張,啼喚欲出,俗又把它當作拯救苦難的海神名象徵。塔前兩側岩石上,刻有盧仝、釋定法、傅若金、劉伯溫等詠小孤山的詩句。塔下,壑深千丈,濁波橫溢,盤渦翻滾,濤聲如雷,與對面澎浪磯相與呼應。悄立塔前,倚岩懸望,伏耳靜聽,則水光山色與竹影濤聲,歷歷可收。  

彌陀閣

彌陀閣 彌陀閣

此處風光奇異,別有洞天。其上,危崖半倚,飛閣凌空,如懸如掛,閣中壁雕一彌陀,跣足垢面,笑容可掬。其下,有一天井,深約十丈,與龍耳洞相通。天井四周,石滑苔厚,野棘倒長,古木斜生,圓葉疊翠,閃閃發光。回頭再看殿後門楣上“瓊崖滴翠”石刻,更覺妙筆生輝,造物天工。  

先月樓

先月樓 先月樓

樓高數丈,飛閣重檐,依山臨江而建,前虛後實。同正殿正好疊為三層,各立廊門,蕭然絕俗,遊客漫步其中,倚窗望,並不知閣下有閣,樓上有樓也。入夜,在這裡賞月,只見江風習習,波光粼粼,浩月千里,明窗映輝,會使有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感覺,故名曰“先月樓”。明安慶郡守胡纘宗登天柱閣詩云:與客上江樓,橫江山欲浮,雲當天柱出,月傍小孤流,帆外收吳楚,樽前看鬥牛,瀰漫忽千里,倚檻思悠悠。堪稱登此樓賞月的絕唱。樓內朱書“春江賦”的石刻殘跡,至今尚夏,隱隱可辯。  

石刻

小孤山,歷來被譽作海門天柱。相傳大禹治水至此刻石紀功,或雲秦始皇東巡曾在此刻“中流砥柱”4字於石上,然歲月遠久,字跡湮沒無存,僅有《水經注·釋地》記載其事。
現尚存石刻有元代俞瀚題書“海門第一關”和“啟秀寺”,明代興獻帝所題書的古詩一章和嘉靖敕建的御詩碑,葉夢熊“登小孤山”、舒芬“游龍耳洞”的題詩,清乾隆帝篆書“靈昭江嶼”和劉韋發草書“雲香水翠”,彭玉麟題書的“江上峰青曲終人見”。還有“瓊崖滴翠”、“我德如是,佛壽無量”,“梳長生鶴髮,妝不老峰頭”等楹聯和唐代顧況、盧仝,後梁釋定法,宋代謝枋得,元朝傅若金、揭傒斯,明代劉基、解縉、李東陽,清朝朱書、王文治、彭友勝、石聖歷等人詩文,均系清代所刻,這些石刻,書法蒼勁遒秀,真草隸篆多體,各有風骨。全山共有石刻29處,真實地記錄了小孤山秀麗的風光和人物活動歷史。 

人文歷史

小孤山的歷史悠久。相傳大禹治水時,曾至此刻石記功;秦始皇東巡,勒“中流砥柱”於石上,盛唐時期小孤山的名字正式見於詩人的筆端。小孤山的“孤山”是以其獨立不倚而得名,至於小者,是為區別江西鄱陽湖的“大孤山”而言。小孤山山勢挺拔,獨立江心,北望靠天柱,南觀倚匡廬。世人因山形長勢猶如古代婦女頭上髮髻,故又稱為髻山。世俗又因小孤與小姑同音,逐轉小孤為“小姑”相傳日久,有好事者將對岸的彭浪磯說成“彭郎”,遂生髮出許多小姑與彭郎相愛的美麗傳說,更給此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小孤山的寺廟,始建於唐代。當時中國佛教興盛,禪宗馬祖道(709-788年)雲遊天下名山,行腳至星子縣的龔公山,宿松的靈隱山一帶傳授佛法,後以小孤秀過靈隱,便至此開山建廟,曰“啟秀寺”。其弟子“百丈清規”的創始人懷海,世稱百丈禪師,於唐德宗時曾到此寺講法,傳下了《禪門規式》。故《山譜》上有“馬祖開山,百丈傳規”的記載。相傳,唐時山上寺廟很是狹小,內朔一男形神象,姓氏不詳,無從考記。廟在盛唐後,日見荒蕪,從顧況的“古廟楓林江水邊,寒鴉接飯雁橫天,大孤山遠小孤出,月照洞庭歸客船”的詩句中即可想見當時的概貌。晚唐時,幾經兵亂,寺廟一度破毀。北宋時期,廟重建。改名“惠濟寺”始祀海神媽祖,即現在所稱的小姑娘娘。據《清一統志》稱:“天后,宋莆田林願第六女,始生有祥光異香,長能乘法席渡海,乘雲遊島嶼間,升化後常飛翻海上,專司救助海難。宋、元、明、清時,累著靈跡”。故宋代在此立廟祀之,並對女神一再加封,給她以“助順安濟廣濟惠濟夫人”的稱號。如此一來,由馬祖開山變成了媽祖,像由男形變成女形。南宋紹興初,魏國公張俊從湖湘還,曾對小孤山寺廟加以修葺,擴建為六重,規模宏敞。廟前額曰“惠濟”神號“安濟夫人”並有碑載其事。寶慶二年(1226)江洲守臣厲文翁又在山巔上建“牧羊亭”並築有石級可登。

元代以海運效靈,又對小孤山寺廟略加修葺,賜額“廣濟”給女神加封“顯靈”稱為“顯靈廣濟夫人”。廷佑年間,虞集登此山,見路毀亭荒,即鼓勵安慶府判李維肅新修此亭。天曆年間,又在廟南山門側立一鐵柱,長約三丈有餘,系有鐵索,讓舟人攀援渡險。石上鐫有俞翰書的“海門第一關”,門首重書“啟秀寺”三字。

明代是小孤山寺廟鼎盛時期,洪武二年(1369)遣良工派官員,對寺廟進行維修和致祭,封女神為“天妃聖母”。永樂年間,封山神為“護國佑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天妃”並遣官司致祭。官致祭文曰:“維神下奠巨浸,砥柱中流,吳楚之鎮,畿甸之候。延攪萬里,享祀千秋,利有攸往,唯神是求。迄今祭奠,以迓神庥,尚響“。為安南兵事,成祖遣成國公朱能,英國公張輔,先後於永樂四年七月二十二日,永樂七年二月五日兩次祭山。宣德二年二月七日,又遣龔良上山致祭。弘治時期,邑令陳恪,施溥均對廟宇重新修葺。嘉靖九年(1532年)安慶知府葉夢熊予以維修,並刻詩文記述其事,至今尚存。亭改名“梳妝亭”被譽為天妃聖母梳妝處。二十六年(1547年),因山小廟隘。敕別建天妃行宮于山西里許處,其磚瓦皆各地所獻,每片都刻有督造官的姓名。顏曰:“護國寺”,一進九重。中為“天妃殿”,規模龐大,雕樑畫棟,制度宏巨,儼若王居。院內有“御碑亭”刻有嘉靖的父親興獻帝詩一章。落成後,派官員致祭,有:在昔二聖曾此經過。顧覽神棲式展處,敬重以御題勒石,妝葺廟庭。珍器尚藏,用充---豆”等語,使小孤山名盛一時,可謂達到頂點。小孤山成為不是五嶽的五嶽,佛教活動也相應地發展起來。進入昌盛階段。後因歲久江坍,護國寺水毀無存,僅有部分碑文、石刻存於山上。

清代對此山廟宇,不斷加以修葺。順治九年(1652年)邑令孟宣興建小孤山山門和關帝閣。廟內住持寶慧,經過多年募資,把重樓余廡修制一新。康熙初,知縣王民皋,重建“護國寺”於故址東北處,與山上寺廟相互輝映。五十九年(1720年)詔令天下省州縣皆為天妃立廟,加封女神為“天后”。乾隆年間,山上寺廟日漸圮毀,總督高某奏請核准,廟於巳酉(1765年)重建,門首鐫有御書“靈昭江嶼”,亭由邑國子孫王傳璋重修。五十三年(1788年)又為天后加封“顯神贊順”四字。山僧西照還募砌石階于山麓,修石級至殿門,以便泊舟登山。鹹豐年間,廟因年久失修又遭兵燹,狼籍不堪。丁巳七年(1857年),彭玉麟視師江表,與彭友勝等,重修小孤山廟,碑記序云:“本來巾幗,靈爽千秋。道造無極,威鎮中流。水繞而曲,山峻而幽,江南妙境,此爭上游。年代已久,古剎雲休,修理復舊,抑又何求“。並擴建了外舍,獻制了鐵香爐,匾對和石刻。

民國十二年(1923年),七社集資,增修山寺北處的“護國寺”。後三年又將湮沒的御詩碑複製重建。移置小孤山絕頂梳妝亭後。此後二十多年中山僧龔明道還不斷化緣募資。對山上的廟宇作過多次增建和維修。

1949年建國後,政府對山上廟宇和文物石跡實行保護,64年安慶行署派工程隊前來,將山上的廟宇亭閣修葺一新,並添置了不少文物。1967年“文革”中橫掃“四舊”,山廟的建築、佛像和文物屢遭破壞,宗教活動基本停止,只剩山上啟秀寺一座。此後十幾年中,山上寺廟全由僧人常聞、果成等人看守。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政府恢復了宗教政策,由江西省調來的匡成老和尚與常聞、宏印.行義等人,把信眾供奉的香火錢積累起來,購置佛像、法器,新建大雄寶殿,並於聖母殿東邊山腰修建一座水塔。特別是1996年以後,住持匡成老和尚帶領監院釋行義,四處募集資金,新建藏經樓和僧舍,並對山上危樓進行大量維修。1998年釋行義接任住持,他又帶領僧眾,省吃儉用,攢下一點一滴的香火錢,建造平台,維修山路,並在山門前增放一對三米多高的巨獅。2004年,他又在多方面的努力下,籌集資金,銀行貸款修新復舊的新建大雄寶殿、聖母殿、娘娘殿。至此,這座千年古剎在歷代僧侶和他的護持之下又煥然一新、初具規模。

由於啟秀寺位於長江絕島,山神被視作船隻航行的保護神,又有一些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因而遊客、香客不斷。特別是古歷三月二十三日,小姑娘娘誕辰這天,遊客、香客更是絡繹不絕的上山朝拜,以求平安,更給千年古寺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近年來,由於政府的重視,198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確定小孤山啟秀寺為省級52座重點寺廟之首,山上石刻也被列入重點保護文物。這座古剎,歷經千年,在列朝政府和山僧的護持下,又恢復了昔日的雄姿。  

旅遊開發

小孤山地處長江之濱,三面環水,水路交通十分便利。歷年來,據不完全的統計每年有香客600000多人次、遊客40000多人次前往此山遊玩。1999年安慶市旅遊局、港務局合資興建了小孤山旅遊專線碼頭,由上海至三峽,南京至重慶,蕪湖至九江等客輪和旅遊輪均在此停靠。陸路方面,位於三省交界七縣相連的宿松縣,城內公路縱橫交錯,南至九江、南昌、西至湖北武漢,北至合肥。105、318及京廣鐵路貫穿宿松,安九沿江公路臨山而過更是便利。由於政府的關注和小孤山優美的風景及便利的水陸交通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前往觀光。

小孤山為安徽省著名的風景名勝之一。它獨具特色的風光和豐富的人文景觀構成了高品位的旅遊勝地。198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確定小孤山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軍事作用

小孤山不光風景優美,其地勢也非常險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南宋後,曾在此設立烽火台和炮台,元代紅巾軍與余闕,明代朱元璋與陳友諒,清朝彭玉麟的湘軍與太平軍均在此對壘交鋒,以爭成敗,故又有“安慶門戶”“楚塞吳關”之說。  

小孤山南與江西彭澤的彭浪磯隔江對峙,東與長江馬當要塞互為犄角,古稱長江絕島,又稱海門第一關,為長江水路軍事要隘,是宿松東南門戶,明置小孤巡檢司,設關駐守。  

清鹹豐三年(1853年)正月初二(2月9日),太平軍從武昌揮師東下,天王洪秀全派大將李秀成、偏將林啟榮先取九江,自率諸路大軍於正月十二日(2月19日)從蘄州、黃梅挺進至宿松。五月,派水師從安慶溯江直上,過小孤至宿松,招撫流亡,使地方秩序大定。

九年(1859年)三月,清軍檄調候補道蔣凝學臬司唐訓方來駐宿松,堵擊太平軍西進。十一月,曾國藩統率清兵水陸全軍進駐宿松縣城。另派宮保銜兵部侍郎彭玉麒,提督楊載復率水師沿江東下,奪小孤山,進窺安慶,太平軍扼守太湖、望江,成對峙局面。最後曾國藩改變戰略,移駐皖南祁門。  

文化傳說

名人詩詞

古往今來,小孤山吸引著無數名流學士。唐代顧況、宋代陸游、明代劉基、解縉均來此遊覽,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文。

蘇軾曰:“舟中賈客莫輕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解縉曰:“一望東南形勝闊,何須海上問蓬萊”。

革命烈士夏明翰登臨此山,極目匡廬倩影,放眼吳楚煙波,不禁引吭高歌,以詩言志:“大孤山下停橈,小孤山下觀濤。熱血也如潮湧,時時滾滾滔滔”。  

媽祖文化

長江絕島小孤山啟秀寺內千百年來供奉的小姑娘娘實際上就是媽祖。“小姑娘娘”之稱來源於小孤山的同音轉化。

據史料記載,小姑娘娘姓林名默,於建隆元年(960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酉時出生。父林願,宋初官都巡檢。母王氏,生一男名洪毅,五女。小姑即為第六女。林默平素急公好義,尤其為熱心扶危濟困,救助海難,受到人們的尊重。雍熙四年(987年)當她為救海難而捐軀之後,鄉親們便給她修了一座廟宇奉祀。從此以後,出海的人們傳說在狂風惡浪中,常見到有位紅衣女子閃現在桅桿上導航,直到化險為夷。於是,人們就稱她為“通靈神女”。這就是地方神祗來保護人間航海安全的最初傳說。也就是媽祖信仰發源的歷史背景。

至於媽祖信仰何以同地方神發展為全國性的神祗,則有其偶然的因素及歷史的原因。起先是“通靈神女”護航的傳說擴展到沿海各地。這一年宋朝派路允迪出使高麗國,船隊在海上遇到颶風。路允迪在風浪中仿佛看見桅桿上發出一道道紅光,過後風浪頓息,轉危為安。路允迪感到奇怪,便詢問部下是什麼神靈顯聖相救,正好船上有一位保義郎李振,平時信奉媽祖,就向路允迪報告,說是“通靈神女”搭救。路允迪深信不疑,還朝復命時就將途中奇遇上奏皇帝。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皇帝下詔賜以“順濟”匾額給媽祖。這是媽祖神跡第一次由民間傳到官府,並得到朝廷的確認、褒嘉。

此後幾百年間,自南宋高宗始興二十六年(1156年)起到清朝,歷代皇帝出於種種原因,先後36次給媽祖疊獎褒封。封號由2字累加至46字,爵位由“夫人”、“妃”、“天妃”、“天后”,直至無以復加。皇帝的褒封,最終樹立了媽祖至高無上的地位,神格愈加崇高。但在平民百姓心中,則感到太長的封號反而使神和他們在感情上疏遠了。於是人們自發地選擇了一個對長輩女性的敬稱---娘媽(福建方言)。隨著娘媽信仰的發展,娘媽分靈布滿世界各地。尤為台灣、澳門、新加坡、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因而福建湄洲島的廟宇也就成為了祖廟,何時開始改稱娘媽為媽祖也就難以追尋了。

北宋時期隨著海運的蓬勃發展,小孤山腳下,灘險水急,時有水難發生,故在啟秀寺內設行宮,供奉媽祖。這對現時而言,確實一件讓人難以理解和納悶的事,因為媽祖文化有著自己的風格和特點,而形成了獨特的媽祖教。她與佛教相融合,的確是媽祖教和佛教的一大創新。小孤山啟秀寺歷來都是以佛教為實體的廟宇。因而,在此歷史的背景之下,小孤山的媽祖文化被淹沒,而佛教取代了其教別文化的發展,隨著時間的變遷和地域名稱的原故,更有好事者根據當地的風俗編出種種故事來美化神格。當地百姓也隨之將媽祖稱為小姑娘娘。而這種稱號又與當地的風土人情、民間習俗是難以分開的,“娘娘”是長江中下游一帶對女性神佛的敬稱。如“送子娘娘、觀音娘娘”,何況媽祖救助海難,救難行使時使用的也是一種神功或神術。如此一來,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娘娘”了。  

民間傳說

小姑嫁彭郎的傳說。宿松縣東,長江北岸有一山峰屹立於江邊,這就是馳名中外的“小孤山”,又名“小姑山”。它與長江南岸的“大孤山”(又名“大姑山”)邊的“彭郎磯”隔江相望,他們原是一對恩愛夫妻。蘇東坡曾作詩云:“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相傳,小姑是宿松縣一位仙姿綽約,窈窕嫵媚的村姑。彭郎是江西潯陽人,他是一個眉清目秀,氣宇軒昂的魚郎。有一天,彭郎解衣扎褲,泛舟江上,輕撒銀網,打滿了一船活蹦亂跳的金絲鯉魚,收了網,攏了船,擱了槳,正欲起身上岸時,說也湊巧,一抬眼,突然看見正在江邊洗衣的小姑,小姑長得秀麗端正,柳眉杏眼,宛若天仙,他驚呆了。小姑見彭郎相貌堂堂,五官整齊,斯斯文文,一表人才,她頓時羞紅了臉,心裡怦怦直跳,連忙低頭洗衣。彭郎索性把篙一點,把船撐到小姑的旁邊,攏了岸,走到小姑身旁,彬彬有禮地問道:“請問小姑家住何處?”小姑見彭郎問得誠懇,便傷心地將父母雙亡,孤孤單單的生活對彭郎講了一遍。彭郎聽後,傷心落淚,便將自己形隻影單悲慘境遇也對小姑說了一遍,小姑聽後,更是涕淚滿襟,自古惺惺惜惺惺,天下窮人愛窮人。從此,他倆心心相印,情長意濃,不久,他倆跪在江邊,撮土為香,憑天為媒,依江作證,結成了一對美滿夫妻。彭郎和小姑夫妻倆在長江邊搭起了兩間草房住了下來,彭郎每天日出下江打魚,日落而歸;小姑在家紡紗織布,洗衣漿衫。小夫妻恩恩愛愛,形影不離,日子過得比蜜還甜。他倆把精心積蓄起來的錢,時時分送給周圍兄弟姐妹,處處受人誇讚,受人尊敬。江邊有位大姑十分羨慕他們,悔自己年輕時未嫁,如今只落得空自悲傷,有詩為證:

小姑去年嫁彭郎,大姑不嫁空自傷(孀)。

小姑有夫似織女,大姑無夫女姮娥(嫦娥)。

慈湖也曾說媒妁,

執柯教與五老約(廬山南部五老峰)。

東方一老差妙齡,正似鼓郎卻老成。

大姑背里啼更道;豈有老人會年少?

大姑年來年去今亦老。

(楊萬里詩)

古代的詩人都只為小姑嫁彭郎交口讚嘆。

好事多磨,這事引起了“土地神”的妒嫉,他害怕長此下去,百姓只會敬慕小姑夫婦,再也不會敬他。便心生一計,駕起雲頭,返上天庭,向玉皇大帝啟奏,說小姑和彭郎是一對“妖精”偷下凡,在民間做了很多很多的壞事,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不分青紅皂白的玉皇,聽了土地的謊奏後,即傳旨意令天神將小姑和彭郎強行分禁於長江南北兩岸,永不能相會,以絕後患。心如鐵石,死不分離,小姑在長江北岸呼喚了七七四十九天“彭郎”,哀聲震天地。最後,她在一怒之下,一頭鑽進了長江。說也巧,一晃眼,她投江處冉冉升起了座筍形的小山,這小山碧峰獨立,挺拔秀麗,山上古樹翠竹蔥蔥鬱郁。後來,人們將這山叫“小姑山”,又在山上建起了“小姑娘娘廟”。再說,隔在長江南岸的彭郎,也站在江邊呼喚了九九八十一天“小姑、小姑”!悽慘之聲,催人淚下。最後,當他望不到小姑的倩影,只見江中,一座小山,也一頭鑽進了長江。說也怪,一晃眼,只見彭郎投江處出現了一石磯。這石磯宛若一人面朝江北,跪在江邊呼喊,後來人們就將這石磯叫“彭郎磯。”千百年來,“彭郎磯”和“小孤山”任憑風吹浪打,日曬夜露,一直是脈脈含情,遙遙相望。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士為其撰文賦詩,使美麗的“小姑嫁彭郎’這個優美的神話故事更富於詩情畫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