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景點
龍門巴霧連滴翠,奇山秀水勝三峽。長江小三峽以其美麗的景色吸引著眾多遊人的目光;長江小三峽南起巫山縣,北至大昌古城。俗稱巫山小三峽,也稱大寧河小三峽,為大寧河景區的精華部分所在。與長江三峽的宏偉壯觀、雄奇險峻相比,小三峽則顯得秀麗別致,精巧典雅,故人們讚譽小三峽可謂“不是三峽,勝似三峽”。更是有懸掛在山崖上的懸棺,讓人無可為非。
小三峽由龍門峽、巴霧峽、小小三峽滴翠峽組成。龍門峽長約3公里,兩岸峰巒疊翠,江中水流湍急,是小三峽的門戶,遊客在這裡大都是步行觀賞景致。
奇之巴霧峽
出了龍門峽,就是著名險灘“銀窩灘”了。這裡山回水轉,灘險流急,實為航程上的險途。過了險灘即進入鐵棺峽。鐵棺峽長約10公里,這裡兩岸怪石嶙峋,形成一組組天然雕塑,個個妙趣橫生。東岸崖壁上有一金鱗閃閃的長岩,很像從天外遨遊歸來的巨龍,且龍首已經進洞;對岸山腰有一溶洞,洞口有塊黃色圓石,猶如正欲出洞的猛虎;西岸懸崖下有串串倒懸的鐘乳石,其模樣像是兩匹駿馬,其頭已進山,但馬尾和後腿還在山外。於是人們就給它們分別取名為龍進、虎出、馬歸山。此外在河東岸離水面四五米高的絕壁石縫中還有一具黑色的懸棺,俗稱“鐵棺材”,鐵棺峽一名即由此而來。據考這“鐵棺”乃是戰國時期巴人的懸棺,其並非鐵鑄,僅因其色相似而言。目前懸棺群保存最完好的是巫溪縣東北25公里的荊州壩,那裡有24具黑棺。
雄之龍門峽
龍門峽為小三峽第一峽,長約3公里,峽口兩山對峙,峭壁如削,天開一線,狀若一門,為三峽旅遊者贊為小夔門。
龍門峽著名景觀由獅守門、古棧道遺址、靈芝峰、銀窩灘、抹角灘等組成,美麗的景色無一不令遊人樂而忘返。船行峽中,可賞兩岸奇峰怪石、流泉飛瀑、懸棺古洞、銀窩灘、熊貓洞以及古棧道遺蹟,青翠欲滴的山壁處不時有猴群隱現。
龍門峽中飛瀑清泉清幽秀潔,河東岩壁上,有一清泉汩汩流入河中,人稱“龍門泉”。河西絕壁上可見一方方的石孔,有序地延伸300餘公里直到黑水河,這些石孔即為古棧道的遺蹟。龍門峽中還有一色彩斑斕的卵石灘,是一處玲瓏奇巧的天然盆景。
巫山小小三峽
巫山小小三峽 因其水道更為狹窄,山勢顯得尤為奇峻,峽谷愈發幽深。小小三峽內,奇峰多姿、山水相映、風光旖旎,兩岸懸崖對峙,壁立千仞,河道狹窄,天開一線,透露出遮擋不住的山野誘惑。山岩上倒垂的鐘乳石,奇形怪狀,形態各異,散發著原始古樸的氣息。舟行其間,夾岸風光無限,滿目蒼翠,甚為美觀,令人惟有返璞歸真、擁抱自然的情趣 。 長灘峽:自雙河至平河,全長5公里。峽中有一段長約2公里的河灘,寬十餘米,筆直一線,水平如鏡,沙石潔白,兩岸山水掩映,故名長灘峽。峽內谷窄山高,絕壁對峙,氣勢雄險;水清見底,水中游弋品種繁多的魚類;沿岸多有色彩斑斕的卵石,時或見古生物化石。峽內有滴水岩、聰明泉、手爬岩、穿洞子等景致。 秦王峽 :從上渡口至雙河,全長4公里。這裡山清水秀,幽深靜謐,水流平緩,清澈見底,是漂流遊覽的最佳地段。秦王峽東岸有一個大溶洞,據傳明朝崇禎年間,有秦姓山賊占洞為王,魚肉百姓,被農民起義軍張獻忠部擒獲,故名"擒(秦)王洞"。峽內有望鄉台、虎頭岩、黃龍過江、鯉魚躍龍門、仙女迎賓、仙樂鍾、羅漢堂等景點。 三撐峽:始於馬渡河入口,全長5公里,是小小三峽第一峽。兩岸懸崖峭壁,猶如斧劈;河道狹窄,天開一線,景幽水秀。逆水行舟,水流湍急而無拉縴之路,只能一篙篙前撐,故又名"長撐峽"。這裡原始植被無損,沿途翠色映目,隨處生就離奇鍾乳,滿天飄灑飛瀑雨霧,充滿濃郁的詩情畫意。峽內有鹿回頭、壽星峰、石柱灣、相思泉、龍虎潭、八戒過河、母親石、月亮寨等景觀。 2007年5月8日,重慶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旅遊風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
幽之滴翠峽
滴翠峽是小三峽中最長、最幽深、最秀麗的一段峽谷,從雙龍至塗家壩長約20公里。主要景點有水簾洞、摩岩佛像、天泉飛雨、羅家寨、綿羊灘、馬渡河、登天峰、棧道、索橋、赤壁摩天、懸棺、雙鷹戲屏、飛雲洞等。“赤壁摩天”是一片高達數百米的峭壁,如刀削一般,直插雲天,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真是名副其實的赤壁。
滴翠峽中群峰競秀,林木蔥蔥,瀑布凌空,兩岸滴翠,有水盡飛泉,無峰不峭壁,峽中既有磅礴的氣勢,又有玲瓏剔透的小景,故有“無限秀美處,最是滴翠峽”之譽。
地理環境
巫山小三峽由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組成,全長50公里。她一池碧水,奇峰壁立,竹木蔥蘢,猿聲陣陣,饒有野趣。小三峽的特色是秀美、神奇,令陳運和為之寫詩《大寧河小三峽》。有人認為它有六奇,即山奇雄、水奇清、峰奇秀、灘奇險、景奇幽、石奇美,可稱為“天下奇峽”。小三峽與長江大三峽風景區毗鄰,是國家重點名勝風景區,1991年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
常言道,兩山間必有一水,不知是大寧河水孕育了兩岸的奇峰聳翠,還是兩岸的秀麗山峰滋潤了清澈碧綠的大寧江水,在小三峽遊覽,就如同蕩舟在一個玲瓏奇巧的天然盆景之中,會令你如痴如醉。小三峽不僅是一處名不虛傳的風景名勝區;還有迷存千古的巴人懸棺、船棺,令人難解的古棧道石孔等珍貴歷史遺蹟。這一奇特的峽谷風光,把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是長江三峽黃金水道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在飽覽了巫山小三峽之後,不禁發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寧河不是峽。五嶽歸來不看山,寧河歸來不看峽”的感慨。
三峽工程
三峽工程三期水電,回水到長壽以上,大壩以上形成500多公里的河道型水庫近1000平方公里。高峽平湖美景呈現,使長江三峽的景觀發生了些變化,一些自然的、人文的景觀被淹沒水下,但一些新的自然、人文景觀又出現,總體上無多大變化。三峽大壩的興建,不僅具有防洪、發電、改善航運條件的三大主要功能貢獻於人類,造福於人類,而且也為三峽旅遊快速發展掀開了新的歷史篇章。
有“回歸大自然一游”的小小三峽,遊客乘坐自我參與、自我操作槳柄的橡皮艇漂游,是一處“擋不住誘惑”的最佳漂游區;有千餘只攀樹縱岩的嬉戲猴群,百餘只成雙成對的結伴鴛鴦,各種水鳥展翅紛飛,多種魚類暢遊碧水,百鳥啼鳴隨時可聞,是一處名不虛傳的風景動物區。有迷存千古的巴人懸棺、船棺,令人難解的古棧道石孔,是一處珍貴的歷時遺蹟。這一奇特的峽谷風光,自然景觀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是長江三峽黃金水道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龍門峽從龍門峽口至銀窩灘,主峽區3公里。雄壯巍峨。兩山對峙,峭壁如削,天開一線,形若一門,素有“雄哉,龍門峽”之譽。峽中有傳為中國最長的古棧道遺蹟的起點處及龍門橋、龍門泉、青獅衛門、九龍柱、靈芝峰等勝景。出峽口便是急流驚險的銀窩灘,船行其間,有著“巴水急如箭,巴船去如飛”之感。
此峽的延伸部分是一段山舒水緩的寬谷地帶,經過琵琶州,闖過抹角灘。巴霧峽從烏龜灘至雙龍,長十公里,山高谷深,雲霧迷濛,鍾乳密布,千奇萬狀,怪石嶙峋,峰迴路轉,石出疑無路,拐彎別有天。貫有“奇哉,巴霧峽”之稱。峽中有猴子撈月、馬歸山、虎出、龍進、回龍洞、仙女拋繡球、仙桃峰、觀音坐蓮台、八戒拜觀音、懸棺等景觀。滴翠峽從雙龍至塗家壩,長20公里,是小三峽最長、最幽深、最秀麗的一段峽谷。峽中無峰不峭壁,有水盡飛泉,群峰競秀,林木蔥蔥,翠竹綠綠,瀑布凌空,兩岸滴翠,一江碧流,鴛鴦戲水,群猴攀援,猿聲陣陣,饒有野趣,常有“幽哉,滴翠峽”之贊。絢麗多彩的景點有水簾洞、摩岩佛像、天泉飛雨、羅家寨、綿羊灘、馬渡河、小小三峽、登天峰、棧道、索橋、赤壁摩天、船棺、雙鷹戲屏、飛雲洞等。
小三峽之美薈萃與此,故有“無限秀美處,最是滴翠峽”之譽。隨著旅遊事業的蓬勃發展,巫山小三峽這顆深山明珠向世人展露真容,吸引、招徠了眾多的海內外旅遊者。凡親臨遊覽小三峽的客人,仿佛回到了大自然的懷抱,無不為雄奇秀麗的風光所陶醉、所傾倒,紛紛拍照、錄像、撰文、賦詩、作畫,向外界廣泛宣傳介紹這一旅遊勝地,如今已蜚聲中外,遐邇聞名。這一切,構成了小三峽美麗奇特的峽谷風光,成為絕妙的旅遊勝地,被譽為“中華奇觀”、天下絕景。著名的巫山小三峽,也稱大寧河小三峽。有人讚頌它“不是三峽,勝似三峽”,“神矣絕矣,嘆為觀止矣”。還有人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寧河不是峽;五嶽歸來不看山,寧河歸來不看峽。”
氣候特徵
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地段屬溫濕的中亞熱帶氣候,氣候受峽谷地形影響十分顯著。其中巫峽谷深峽長,迂迴曲折,顯示出典型的峽谷氣候特徵,可作為三峽氣候的代表。這裡,年平均氣溫18.4℃,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為7.1℃,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為29.3℃;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1400毫米之間,多集中於七八月份。冬季溫和,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這都和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沒有多大差別。但是,由於峽谷深邃,因而谷底接受日照時間短。冬天僅中午前後二三個小時可見陽光,夏季日照也僅五六個小時。峽谷里風力較強,風向固定,多是順峽方向的東風或西風。峽谷地形封閉,濕氣蒸郁,極易成雲致霧,夏季這常有雷鳴電掣,大雨傾盆,是全國的暴雨中心之一;秋多晴日,雲淡天高;冬季則多“蒙蒙峽雨”,常連綿數日;春夏之交,天氣變化無常,“朝雲暮雨”,又是一番景色。
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河道狹窄,江水流量變化很大,水位漲落懸殊。洪水期流量一般達每秒4萬到5萬立方米,枯水期流量一般為每秒3000立方米,最高水位與最低水位的差值可達50餘米。洪水期間江水上漲異常迅猛,往往一日之間水位上漲10餘米之多。河床坡度大,平均每5公里要下降1米,水勢湍急,漩渦千轉;流速變化也很大,枯水期平均流速為每小時4公里,洪水期每小時11公里,急流險灘處每小時竟達16到25公里之速。夏季豐水期間,波濤洶湧的江水,從彎轉曲折的峽谷中奪路而出,一瀉千里。枯水季節,江流又蜿蜒迴蕩在群山峽谷之中,使三峽的航道顯得格外艱難。
歷史文化
幽深之趣
峽道狹窄,河窄更顯峰高,峰高更顯河窄,遊人乘舟行其間,抬頭只見一線天,峽壁擦身而過,使人更覺幽深。
碧水之趣
河水碧澄透綠,清可見底,色若翡翠,明如琉璃。乘遊輪暢遊大三峽,其水可觀而不可撫。游小三峽由於乘坐小船,伸手就可撫到船外碧水,煞是有趣。遊人與山水這觸覺的交流和快感,使你覺得這山水更親近。
山野之趣
兩岸猿聲啼不住的情景在大三峽已不再有,但在小三峽仍可見到。人游其中,時常可見一隻只猴子在岸峽壁上攀越,還不時發出叫聲,向遊客做鬼臉,打招呼。而清碧水面上,一對對鴛鴦悠閒遊盪,理也不理擦身而過的遊船,似為遊客助興。
峽石之趣
小三峽中有幾段寬谷,寬谷的河床上布滿了各種卵石,有暗紅的、淡黃的、淺綠的、深灰的,也有透明無色的。許多石上花紋好似山水花卉,此乃著名的“三峽石”。許多遊客上岸“撿石”,把撿來的石頭帶回去,是很好的裝飾品。
古風之趣
由於大寧河小三峽開發較晚,人們的衣食住行 仍舊保留著古樸習俗,加上小三峽中那些保存完好的古棧道與古懸棺等,都使小三峽旅遊古風盎然。
實用信息
門票價格
120元/人
特別提示
七八月較熱,短袖衣即可。巫山雲雨,巫山經常下雨,一定要帶傘,雨衣也行。
交通信息
在朝天門碼頭乘坐高速水翼船8小時抵達巫山,轉乘公共汽車前往小三峽龍門渡口
遊覽小三峽,一般是從巫山縣城邊的大寧河口上船,逆水而上,進龍門峽,經巴霧峽,至滴翠峽,然後折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