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拔根·紮根:90年代以來鄉土小說的流變

新鄉土小說的演變 (一)“新鄉土小說”概念的提出 (一)生態批評與鄉土小說的精神對接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1月1日)
叢書名: 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
平裝: 28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06351126
條形碼: 9787506351126
商品尺寸: 21.2 x 15 x 2.2 cm
商品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趙允芳,女,1970年生,浙江豐縣人,文學博士。現供職於江蘇新華日報報業集團
對鄉土的興趣似乎與生俱來,這或許與出生在鄉村有關。但興趣僅僅是一種感性的力量,如何把對鄉土以及鄉土小說的個人感性轉化為學術理性。並進而嘗試尋求自己的理論關懷視點與視線?在導師朱曉進先生的指導下。近幾年來一直埋首於此,苦樂並行。茲為此篇論著的來歷。
有歌者云:我是你的一片綠葉,我的根在你的土地。無論我停在哪片雲彩,我的眼總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風中歌唱。那歌聲也是為著你……每一個遊歷在外的人都有獨屬於自己的那份鄉愁,這本書,正是為了表達一片綠葉對根的情意。

內容簡介

《尋根·拔根·紮根:90年代以來鄉土小說的流變(2009年卷)》內容簡介:趙允芳的研究對八十年代尋根文學和九十年代以來鄉土小說精神脈胳的銜接,取得了某種開創性的成果,而方法、觀點、態度,構成了她對“尋根、拔根、紮根”以及九十年代新鄉土小說流變開創性研究的出發點和動力。
她的論著提出的是一個世界性的課題。閱讀是創作的延展,讀者是作家的延展,但理論還需要提供更高的理性認識和追求。趙允芳的論著達到了“美學觀點和歷史觀點”的統一,因而同時具有文學史意義、文學批評實踐的意義和理論建設的意義。

目錄

總序:
序:美學的歷史的批評
緒論從“根"性母題研究九十年代以來
新鄉土小說的演變
一、鄉土母題的根性內涵
二、鄉土母題在九十年代的內涵演變
(一)離鄉與還鄉
(二)拔根與紮根
(三)尋找故鄉、回到故鄉、超越故鄉
三、關於新鄉土小說的認知與研究
(一)“新鄉土小說”概念的提出
(二)九十年代以來關於新鄉土小說的認知與研究
第一章 新鄉土小說的發端:繞不開的“尋根”話題
一、對尋根文學的重新認識:注定要走的
一段“彎路”
二、從尋根文學開始的理由:尋根,九十年代
鄉土小說的“酵素”
三、“尋根”與“後尋根”的比較:
精神向度的接續與背離
(一)“後尋根”對“尋根”精神向度的接續
(二)“尋根”與“後尋根”的相互背離
第二章 新鄉土小說的崛起:小說敘事
類型的多元與流變
一、現實鄉土小說:“集體性潰退”(拔根)後的文學潮湧(紮根)
二、家園鄉土小說:‘咕舊夢境”中的精神獨守
(一)“不苟且”、“不展覽”——詩意的書寫與沉重的翅膀
(二)闖入“意識暗區”——對八十年代中期文化尋根的美學延宕
三、生存鄉土小說:對生存狀態的新寫實
(一)書寫原生態的常態——“新寫實”與鄉村世界的精神對接
(二)“一縷凡俗的土豆花香氣”——對鄉土苦難主題的一次婉約制衡
四、生態鄉土小說:文學史意義上的“恢復生態學
(一)生態批評與鄉土小說的精神對接
(二)生態美學的呈現及其文學史意義
五、移根鄉土小說:擴大了的鄉土
(一)城市“候鳥”:奔走於城鄉之間
的雙重尷尬
(二)鄉音無改:“精神”性的返鄉敘事
(三)都市圈裡的鄉土——亦城亦鄉的悲劇命運
第三章 新鄉土小說文化命題的幾種演變
一、文學與即將、肖失的村莊
(一)被拋荒的土地與被拋棄的母親——拔根書寫的兩個重要意象
(二)從故鄉到“廢鄉”,從鄉愁到鄉痛——鄉土中國敘事的告別性書寫
(三)鄉村、被重新發現的審美領域
二、“房屋意象”在當代鄉土小說中的寓意演變
(一)從“造屋精神”向“空屋意象”的演變
(二)“空屋意象”與鄉村倫理的畸變
三、九十年代以來新鄉土小說中的村長形象演變
(一)鄉土小說中關於村長權力的隱喻
(二)“無訟”傳統在當代的過渡性演變
(三)鄉村權力的失落與旁移
四、關於新鄉土小說苦難主題的解讀與誤讀
(一)苦難主題與現代性反思
(二)鄉土苦難敘事的風格化呈現
(三)對於苦難主題“超現實”轉型的藝術爭鳴
(四)苦難主題書寫的精神拘囿與掙脫
第四章 毀約,或者越軌——九十年代以來新鄉土小說的語言意識
一、以方言土語對抗國語話語體系
二、對公眾話語系統解構與破壞的激情
第五章 九十年代以來鄉土小說家的風格化書寫
一、從“貓腔”到《秦腔》——在民間“腔調”里尋根
二、歷史的根本性位移——李銳鄉土小說的風格流變
……
結語
參考文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