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社火臉譜

寶雞社火臉譜

陝西寶雞地區,人們習稱西府,是陝西社火臉譜藝術具有代表性的地區之一。特別是隴縣和寶雞縣的社火臉譜,流傳歷史久遠,臉譜造型奇特,色彩質樸明快,紋飾嚴格講究,譜樣多而齊全,代表了西府社火臉譜的最高水準。

社火起源於原始社會的文面,文身、巫術、祭祀、宗教,古代的角牴、驅儺、祭社活動。社火臉譜的紋飾證明,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號,在臉譜上被完整的繼承了下來。

簡介

陝西寶雞地區,人們習稱西府,是陝西社火臉譜藝術具有代表性的地區之一。特別是隴縣和寶雞縣社火臉譜,流傳歷史久遠,臉譜造型奇特,色彩質樸明快,紋飾嚴格講究,譜樣多而齊全,代表了西府社火臉譜的最高水準。
社火起源於原始社會的文面,文身、巫術、祭祀、宗教,古代的角牴、驅儺、祭社活動。社火臉譜的紋飾證明,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號,在臉譜上被完整的繼承了下來。
寶雞社火臉譜寶雞社火臉譜

社火的種類很多,有山社火、車社火、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高芯社火、高蹺、地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等。大都在正月祭社、廟會迎神、祈雨時表演,而正月十五最隆重,聲勢最為浩大。80年代中的幾年裡,隴縣正月十五進城表演的社火隊就有一百多家,觀看社火表演的觀眾近十萬人。寶雞縣赤沙鎮的血社火是陝西乃至全國唯一保留的一個社火種類,它是每逢閏年表演一次。
社火常被人們叫著“看戲”,即“啞劇”。社火角色的表演者是以舞台亮相的形式進行游展,觀眾對扮相角色的辨認靠的是臉譜。社火臉譜是以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徵出發,用日月紋、火紋、旋渦紋、蛙紋等紋飾的不同組合表現人物的性格。以色彩辯識人物的忠、奸、善、惡,紅為忠,白為奸,黑色為正,黃為殘暴,蘭為草莽,綠為儀俠、惡野,金銀為神妖。寶雞社火臉譜,以它悠久的歷史,神秘、深厚的文化內涵,聲勢浩大的場面,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成為陝西春節民俗活動的最亮點。

基本內容

寶雞社火臉譜,人物眾多,開臉嚴謹,用色講究。僅臉譜的譜式就有很多種,如:對臉,破臉,碎臉,懸臉,轉臉,定臉等,最長見的是對稱形和旋轉形兩種。對稱形即是左右形與色都成對稱分布,以五官為準,飾以各色紋樣,頗似先秦青銅;旋轉形則放棄五官中線,向左或向右成一條斜線,並飾以盤旋遊走的紋飾,有很強的運動感。
寶雞社火臉譜寶雞社火臉譜

畫臉譜的顏色早期只用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暗合五行明辨忠奸。這也是表現社火臉譜人物角色性格的基本色彩和語言。黑代表忠誠、鐵面無私,白代表奸詐,紅代表俠義,綠代表草莽,金、銀代表鬼怪,粉代表蒼老,黃則代表殘暴。為便於記憶和傳承,民間藝人還專門編有口訣,曰:“紅為忠勇白為奸,黑為剛直灰勇敢;黃為猛烈草莽綠,藍為俠野粉老年;金銀二色色澤亮,專畫妖魔鬼神判。”此外,也還有畫眼、眉、口的口訣,畫眼訣里又分順眼、吊眼、環眼、三角眼、雌雄眼等。畫眉訣里有臥蠶眉、梳子眉、吊勾眉、瓦眉、疙瘩眉、獸角眉等。細緻全面,形成了一系列的紋飾、眼神、色塊等程式化的要求。民間藝人根據不同人物進行不同的臉譜設計,以誇張變形的藝術手法,加進象徵性、寓意性的紋樣,來表現人物不同的身份和性格。
寶雞社火臉譜,經過漫長的時光雕琢,如今已日臻精細和完美。無論布局、設色、繪畫、修整等方面,已有一整套成熟技藝和相對固定的程式,形成了鮮明地域文化特點和獨特的民間藝術風格。

歷史淵源

根據史料記載及學者研究,社火臉譜是從古代“假面”、“塗臉”發展而來的,堪稱我國最古老的臉譜之一。它不僅與遠古時期的圖騰崇拜、原始歌舞有著很深的關係,也與我國古代民間的祭祀活動密不可分。遠古時期,圖騰崇拜,在我國經歷了極為漫長的歷史過程,原始社會的人們,把本氏族的圖騰標誌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畫在臉上,有的還製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時節,人們在身上繪有圖騰圖案或戴上圖騰面具,邊擊打著勞動工具,邊跳著模擬圖騰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圖騰能給予他們一種神奇的力量。而《詩經?大雅?雲漢》有“祀年孔夙、方社不莫”;《禮記?禮運》有“祀社與國,所以列地利也”;“禮行與社,而百貨可極也”之記載,這說明在人類初期,為了祈求生存及期盼種植穀物糧食的豐收,很早便出現了祭祀社神土地的活動,也就是祭社的開端。以後,又出現了祭火活動,古人認為土生萬物,煙火通天,故祭祖祭天祭社都要點火。《論衡》又述:“炎帝作火,死而後社神”。如此,就從祭社到祭火產生了——“社火”這一古老而又豐富多彩、熱鬧非凡的民間民俗活動。
寶雞社火臉譜寶雞社火臉譜

寶雞,古稱陳倉,是炎帝故里,周、秦文化的發祥之地。因此,寶雞社火臉譜,是在漫長的歷史演繹和傳統的民俗文化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古老的民間造型藝術。它不僅有周文化“大儺”塗臉的遺痕,而且,從殷商青銅器上的饕餮、夔龍、夔鳳等圖案來看,也不乏商代遺風。寶雞社火臉譜,造型粗獷,紋樣稚拙,色彩濃烈。呈現出既簡練單純,又複雜細膩;既對比強烈,又和諧統一的民間藝術特點。不但具有濃烈的節日喜慶和自娛特性,更重要的是廣大勞動人民對它寄託著無限深情,希望用它來驅邪鎮宅,祈求五穀豐登,安泰吉祥。寶雞社火臉譜,歷史悠久,古樸神秘,是寶雞陳倉大地上一朵絢麗的民間藝術奇葩,也是我國珍貴的民族文化瑰寶。

主要價值

寶雞社火臉譜,是由古代“假面”、“塗臉”發展而來,它不僅與遠古時期的圖騰崇拜、原始歌舞有很深的關係,也與我國民間的祭祀活動密不可分,堪稱我國最古老的臉譜之一。如今,寶雞社火臉譜,已形成獨特的地域風格和極其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以及相對固定的表現模式。因此,在發掘、搶救和保護方面,有以下兩點很有價值:
(一)學術價值:在中國民間民俗文化史傳及品類記載中,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歸類和定性標準,但社火卻已在民間流傳上千年歷史,並已積累了很多譜系、會別和臉譜譜式以及承載各種臉譜譜式的各類器具。而這些,都有待我們進一步加大保護力度,下大力氣進行發掘、搶救和整理、傳承。如此,不僅對豐富和完善中國社火臉譜藝術史料,乃至將寶雞社火臉譜引向全國、推向世界藝術之大舞台都將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並且對民俗學的研究和保護工作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

寶雞社火臉譜寶雞社火臉譜

(二)實用價值:寶雞社火臉譜,在民間藝人和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如今已走出寶雞,走出陝西,甚至走向全國和世界各地。寶雞社火臉譜,已成為全人類珍貴的民俗文化遺產,向全世界傳播著中國古老而優秀的民間傳統文化的精華。因此,它不僅對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豐富對外宣傳視窗、提高政府和地區聲譽及知名度有很大作用,也將對建設人文陳倉和區域小康社會產生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寶雞社火臉譜,既有豐富的精神文化價值,亦有不可估量的經濟提升價值。

基本特徵

寶雞社火臉譜,從古至今,都伴隨著民間豐富紛繁的民俗文化活動,經歷了極其漫長和不斷漸變的發展歷史,在民間藝人世代珍藏、保護以及傳承過程中,逐步形成以下幾點基本特徵:(1)伴隨著民間喜慶節日、古廟會、民俗祭祀活動的產生和發展,形成了獨特的對區域民俗習慣的依存性特徵;(2)經過民間藝人長期實踐,在臉譜畫法上已形成具有獨特風格和固定模式的臉譜特徵;(3)具有民眾自發以及參與大型民俗文化藝術活動的群體性特徵;(4)人物眾多,開臉嚴謹,用色講究且複雜,遠至上古,近至現代,不同性格的人物均可吸納其中,具有臉譜內容的廣泛性特徵;(5)具有相對固定的模式,如:對臉,破臉,碎臉,懸臉,轉臉,定臉等等,具有造型社火藝術的鮮明特徵;(6)造型粗獷,色彩濃烈,紋樣稚拙、古樸,具有既簡練單純,又複雜細膩;既對比強烈,又和諧統一的民間藝術特點;(7)風格獨特,地域色彩鮮明,具有豐富的民俗文化承載和深邃的古歷史內涵;(8)譜式豐富,材料易得,製作精細,且形神兼備、色彩繽紛,具有極強的觀賞性特徵。

傳承譜系

社火臉譜,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不僅與我國遠古時期的圖騰崇拜、戲劇歌舞有很深的關係,亦與我國古代民間的祭祀活動密不可分。所以,社火臉譜,既是我國古代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最為絢麗多彩的民間藝術瑰寶之一。社火臉譜,是從古代“假面”、“塗臉”發展而來,堪稱我國最為古老的臉譜之一。寶雞,古名陳倉,是炎帝故里,周、秦文化的發祥之地。因此,寶雞社火臉譜,既有周文化“大儺”塗臉的遺痕,而且,從殷商青銅器上的饕餮、夔龍、夔鳳等圖案來看,也不乏有商代遺風。作為一項古老的民族文化遺產,寶雞社火臉譜,在經歷了久遠年代的時光雕琢和世代民間藝人的傳承、保護和發展之後,已經日臻精細與完美。無論是布局、設色、繪畫、修整等方面,都已自成體系,形成了一整套相對固定的程式,具有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和鮮明的民俗文化特色。

區域及其地理環境

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位於關中平原西端,東徑106°18′24″—107°34′58″,北緯34°7′24″—34°44′38″之間,南依秦嶺與太白縣毗鄰,北靠隴山余脈與千陽、隴縣、鳳翔縣接壤,西沿渭河與甘肅省天水市北道區、清水縣隔河相望。東與岐山縣連線,三面環圍寶雞市金台、渭濱兩區。東西長約119.49公里,南北寬約67.78公里,總面積約2489.49平方公里。區政府駐地虢鎮,城區規劃面積約27.25平方公里。西距寶雞市區22公里,東距省城西安147公里。所轄18個鎮,372個行政村,2225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9.2萬人。全系漢族。

寶雞社火臉譜寶雞社火臉譜

寶雞市陳倉區原名寶雞縣,2003年5月26日撤縣設區。其地理形態,南扼川蜀、西控甘隴、北鎮寧蒙、東屏關中、地處秦嶺緯向構造帶,與祁、呂、賀山字形成構造前弧之交吻部位。土質肥沃、氣候溫和、物產豐富,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古成語:“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出於此處。
寶雞市陳倉區是炎帝故里,舊志有:“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之記載,屬周秦王朝肇基、建功立業、發祥壯大之地,具有3000多年的人文歷史。陳倉大地,民風淳厚、儒雅禮儀,古風長存。尤其是民間傳統的祭年、鬧春、耍社火等民俗娛樂活動千姿百態、豐富多彩,且經久不衰,源遠流長,在我國民俗文化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主要分布區域:
寶雞社火臉譜,作為古老的由民間藝人世代傳承而保留下來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陳倉區各鄉鎮、村組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1、口傳社火臉譜譜式——天王鎮曹家溝村
2、古傳社火臉譜粉本——天王、潘溪、釣渭、周原、慕儀、香泉、赤沙
3、其它社火臉譜譜式——天王、虢鎮、周原、慕儀、香泉、赤沙、鳳閣嶺

保護計畫

目前已投入資金情況:演時也都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採取方式是村上補貼一部分,在外職工商戶捐一部分,村民集資一部分的籌款方式,累計投資已達百餘萬元。但對於十分龐雜的社火種類和分布區域非常廣泛的各級社火會來說也只是杯水車薪。因此區委、區政府制訂了計畫,在每年社火進城游演時都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並發動各行政、企事業單位,沿街商戶門店主動捐款捐物,少則幾百,多則幾千元不等,累計補助投入已達80多萬元。
一、主要保護內容:
為保護寶雞社火臉譜藝術,現已制定出十年保護計畫。此計畫由陳倉區委、區政府直接領導,區文化文物旅遊局負責組織實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負責管理、督導,寶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和文化局負責檢查、督促。保護計畫要求如下:
(一)靜態保護
1、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專門機構,抽調專業民眾文化骨幹投入工作,進一步全面深入細緻地開展普查,徹底摸清寶雞社火臉譜的起源、承傳、發展、沿革的歷史,以及各社火會社的班底、人員、器具及有價值的全部狀況。
2、將普查所獲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存檔,並建章立制,完善保護措施。

寶雞社火臉譜寶雞社火臉譜

3、深入開展社火臉譜藝術研究工作,不但要抓好寶雞社火臉譜的基礎理論研究,而且要注重抓好社火臉譜的史料、種類、譜系、臉譜化妝、妝扮形式內容等文字資料的研究和整理,並把這些研究成果編纂成書予以出版。
(二)動態保護
1、建立天王鎮天王村、曹家溝村、潘溪鎮雙基堡村、鳳閣嶺鎮毛家莊村赤沙鎮五大會社,七大派系的文化生態保護社火會組織機構,並對全區所有社火臉譜譜系納入保護範疇,對五大社火會的民間藝人和隨傳臉譜譜系做重點保護對象。
2、繼承、發展寶雞社火隊伍,建立一支能長期從事社火藝術承傳、妝演的社火表演藝術團隊,常年開展工作,進行培訓和研究開發。
3、對失傳的社火臉譜譜系,要組織專業人員對其深入調查、挖掘整理,並在適當的時機由政府投資組織妝演,恢復原貌,並錄像攝影,留下資料,以便沿續傳承。
4、文化管理部門和區文化館要聘請社火藝術老藝人舉辦各類社火妝演及社火臉譜藝術培訓班,吸納和招收年輕一代積極參與學習培訓,以解決後繼傳人難題,為寶雞社火培養新生力量,達到傳宗接代,後繼有人之目的。
5、加強區民間藝術家協會的日常管理工作,積極參加國內外及省地市級民間藝術大賽活動,積極選拔優秀臉譜藝術作品參加對外交流和展覽活動,促進社火臉譜藝術的承傳和發展。
二、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一)區委、區政府已將寶雞社火及社火臉譜藝術,列入10年民俗文化保護項目,並制定措施方案,加強領導機制,使各項任務逐步落實。
(二)區文化文物旅遊局和區文化館,每年都組織數次全區社火臉譜藝術展覽和全區社火臉譜藝術作品評比活動,使社火臉譜藝術不斷發展和延續。並著力培養後續力量,成立了專門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近年來區文化館專業幹部及社會有識之士注重發掘整理社火臉譜藝術資料,相繼發表、出版了有關社火臉譜藝術研究的專著和論文三部60多篇。
(四)成立了寶雞市陳倉區民間藝術工作者協會,文化館辦起社火器具、社火臉譜藝術展廳,常年對外開放,並為李繼友等十佳民間藝術家舉行了授牌儀式,頒發了聘書及獲獎證書。
三、十年保護目標:
1、全面普查寶雞社火臉譜藝術的源流、承傳、發展、沿革之歷史。
2、培養一批年富力強的民間社火及臉譜藝術傳承人。
3、建設一座寶雞社火臉譜藝術展覽中心。
4、組建一支高水平的寶雞社火表演藝術團。
5、出版一批寶雞社火及社火臉譜藝術論文專著;
6、努力把陳倉區打造成國家級民間社火及社火臉譜藝術之鄉。
四、五年保護計畫:
2006年保護措施:全面普查寶雞社火臉譜藝術的源流、承傳、發展、沿革之歷史。
2007年保護措施:抽調專業幹部深入基層、鄉間收集、挖掘、整理社火臉譜藝術資料。舉辦社火臉譜知識培訓班,以普及各類社火臉譜知識。

寶雞社火臉譜寶雞社火臉譜

2008年保護措施:培養一批年富力強的民間社火臉譜藝術家,促進社火臉譜藝術,在品種和數量上都能達到一個相當的規模,以實現多出人才、多出作品的目的。
2006—2008年預期目標:(1)完善普查資料為主的情態保護基礎工作。(2)在全區各村全面普及社火妝演知識,開展活動。(3)以建立民俗文化生態村,發動村民、城鎮幹部職工,積極參與,加大保護力度。
2009—2010年保護措施:建設一座寶雞社火、臉譜藝術大樓,集社火服裝、道具、把子、頭帽、臉譜、鑼鼓展出為一爐,並辦一所社火藝術培訓學校,使基礎教育走上制度化、規範化。組織專業人員對社火藝術長期進行深入研究。以社火藝術學校畢業生為主,組建一支具有高技能、高水平的寶雞社火表演藝術團,籌建藝術發展公司,使寶雞社火臉譜走向市場,達到經濟、社會效益雙贏之目的。

2009—2010年預期目標:

(1)撰寫、出版《寶雞社火臉譜》專著。

(2)編慕社火藝術教學課本,進入系統研究和基礎教學相結合的範疇。

(3)藝術學校及社會各界對社火知識掌握及普及率達到60%。

(4)發展產業化,為社火會社團體積累經費,以求更大發展。
五、主要保障措施:
(一)建設有專家指導的,以區政府主管區長為組長的寶雞社火及社火臉譜保護小組(現已建立),並在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抽調專業幹部投入各項工作。
(二)設立以文化文物旅遊局主管副局長為副組長,局文化股股乾長為主要成員的寶雞社火及社火臉譜研究、挖掘、開發教學工做組,進行社火及社火臉譜學術研究及培訓、輔導教材的編寫和整理工作。
(三)設立以區文化館館長為負責人的寶雞社火及社火臉譜普查工作隊(現已投入工作)。
(四)把陳倉區著力打造成“民間社火藝術之鄉”的品牌,使各機關、各單位都有一種濃厚的社火藝術氛圍,成為對外宣傳的視窗。
(五)把社火及社火臉譜藝術的繼承、發掘、開發工作列入各駐鎮單位幹部考核制度之列,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並實行崗位目標制及責任追究制。督促其儘快落實。
(六)發動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招商引資,組建以大型企業投資命名社火團隊,發展文化產業。調整組織結構。
(七)區政府每年投資50萬元,以保障社火及社火臉譜藝術挖掘、整理、妝演的保護經費落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