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中耳炎

寶寶中耳炎

中耳炎尤其是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多見於兒童,臨床常表現為耳區脹痛、耳內悶脹感或堵塞感、聽力下降及耳鳴,有時頭位變動可覺聽力改善。有自聽增強。兒童常表現為聽話遲鈍或注意力不集中。可伴有發熱、頭痛、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一旦鼓膜穿孔,可見膿液從耳中流出,此時腫脹的症狀反而減輕。常發生於感冒、扁桃體炎、急性傳染病時,或不知不覺中發生。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若急性期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一旦轉變為慢性中耳炎,不僅會導致聽力下降,甚至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寶寶中耳炎-病因

1.小兒咽鼓管發育特點

正常人鼻咽部和耳朵是相通的,從鼻咽部到中耳之間的這條通道叫咽鼓管,小兒的咽鼓管比較短、寬且直,呈水平位,病原體及分泌物很容易經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急性炎症。

2.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

比如感冒、鼻炎、咽炎等,而某些傳染病如麻疹、猩紅熱、流感等常常會引起鼻咽部的分泌物增多,當鼻咽部存在大量細菌的時候,這些病原體就很容易進入耳部。

3.嬰兒餵奶不當

如嬰兒平躺著喝水、喝奶,水或奶會向鼻咽方向流入,有導致中耳炎的危險。所以,寶寶喝奶或其他飲料時,要將他的頭抬高一些,並隨時給他擦掉流出來的水或奶。

4.外耳蔓延

給小兒掏挖耳朵,不小心損傷了外耳道黏膜或鼓膜導致了感染,也有可能蔓延到中耳發生炎症。

5.敗血症

少數中耳炎是由於敗血症引起的,常見的病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和肺炎雙球菌等。

6.不潔環境

如吸菸、通風不好、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孩子接觸感冒病菌或病毒的機會大大增加,從而增加患中耳炎的可能性。
7.疲勞、睡眠不足或體力消耗過大
引起免疫力下降,易發生呼吸道感染。

8.治療中斷

通常急性中耳炎在吃了幾天藥後症狀就會得到緩解甚至消失,這時不要根據自己的判斷就認為寶寶已經好了,停止吃藥和治療。中途停止治療是急性中耳炎長期不愈甚至轉為慢性的原因之一。

寶寶中耳炎-檢查

1.血常規

白血病總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

2.乳突部影像學檢查

小兒因乳突發育不成熟,故要雙側同時照,以便對比,有利於診斷。影像學可提示:乳突氣房呈密度增高影,均勻如雲霧狀,或可有骨質破壞,鼓室、乳突均不含氣。

寶寶中耳炎-診斷

根據病史、體徵及檢查即可診斷。但在嬰兒,雖鼓室檢查無明顯病變,如發生顱內併發症,也要高度警惕是中耳炎引起。外耳道癤:中耳炎症在中耳,外耳道皮膚應正常,膿液是從鼓膜穿孔中滲出的,可與外耳道癤腫破潰出膿鑑別。

寶寶中耳炎-治療

1.積極治療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

如慢性鼻竇炎、慢性扁桃體炎。

2.小兒推拿治療

常用手法
(1)以拇指對準耳垂後翳風穴,先點後按1~3分鐘。
(2)以拇指峰反覆彈撥雙側太溪穴各15次,再按揉1分鐘。
(3)以拇、中指點揉風池穴1~3分鐘。
(4)患兒俯臥,家長以掌根直推脊柱兩側,重點推腎俞穴。反覆操作1~3分鐘。

3.藥物治療

單純型以局部用藥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與類固醇激素類藥物混合液,如0.25%氯黴素液、氯黴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治療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

4.局部用藥注意事項

(1)用藥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內膿液,可用3%雙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後用棉花簽拭淨或以吸引器吸盡膿液方可滴藥。
(2)膿量多時用水劑,量少時可用硼酸酒精。

5.手術治療

鼓膜大穿孔影響聽力,可行鼓膜修補術或鼓室成形術。

寶寶中耳炎-預防

1.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注意休息,保證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堅持鍛鍊身體。

2.防治呼吸道感染

預防感冒是預防中耳炎的基礎,若不慎感冒應及時治療。在感冒期間鼻腔內的分泌物會增多,此時不可用手捏緊鼻孔擤鼻涕,因為這樣可增加鼻和咽部的壓力,使鼻涕和細菌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感染中耳炎。孩子感冒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他的耳部是否有異常,尤其是對得過中耳炎的兒童更要引起重視。

3.注意耳部衛生和保持耳部乾燥

游泳時選擇乾淨的游泳池,不要在骯髒的水域游泳。若不慎將水流進耳朵里,應及時吹乾耳朵,將外耳向上及向外拉,使耳道伸直。讓吹風機距離耳朵5—10厘米之遠,向耳內吹。以暖風或冷風吹30秒。如此可以消除細菌及黴菌生長的溫濕環境。

4.鼻腔、鼻咽部疾病要及時適當地處理

小兒肥大的增殖體,要及早醫治。得麻疹等急性傳染病時,要多注意口腔、鼻腔的清潔衛生,以防止中耳炎。

5.合理飲食

飲食要清淡、容易消化、營養豐富,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酒、蔥、蒜等,以防熱毒內攻。平時,也應該多吃一點清火敗毒的食物,如金銀花露、綠豆湯等。

6.避免嬰幼兒嗆咳

給孩子餵奶時避免過急或奶嘴上的孔較大,寶寶來不及吞咽而引起嗆咳,使乳汁通過咽鼓管上行引起中耳感染。

7.避免耳外傷

如給孩子挖耳朵時,動作要輕柔,避免損傷耳內的皮膚黏膜而引起感染。

寶寶中耳炎-生活調理

(1)積極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傳染病。
(2)嬰幼兒在哺乳餵養時,不宜採取平躺仰臥位。
(3)患兒要注意安靜休息,減少活動,對於嬰兒要減少搬動,以便減輕疼痛。當鼓膜穿孔後,要讓病兒向患側臥位,以便使患耳膿汁排出。
(4)飲食上宜給予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湯、爛面片、牛奶等,以免因咀嚼而致疼痛。
(5)按摩治療本病主要起輔助治療作用,家長要遵照醫囑,按時給病兒吃藥打針,不可延誤病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