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一中

宿州一中

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學是安徽省重點示範高中。1906年留日學生、中國同盟會早期會員王雪漁先生在舊時書院的基礎上創辦官立正宜中學堂,成為皖北地區第一所近代中學,1952年定名為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學,1960年被確定為首批省重點中學,1999年10月被省政府命名為“安徽省示範高中”。

學校簡介

學校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大力提高辦學水平。校黨委明確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圍繞一個中心(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深化二項改革(教育教學管理改革;學校內部人事制度改革);營造三個環境(營造能夠使人才脫穎而出,發揮每個教師聰明才智的工作環境;營造能夠使學生刻苦努力的學習環境;營造和諧的校園人文環境);抓好六項工程(體育館建設工程;百年校慶工程;教師隊伍建設工程;育人工程;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加強安全教育系統工程)。 正確的辦學思想,明確的辦學目標,科學的管理方法,濃郁的學習氛圍,結出豐碩的辦學成果。

宿州一中宿州一中

歷屆英才

2005年

2005年高考,本科達線總人數2152人,考取清華、北大等重點大學人數565人,兩名同學進入全省文科前十名,以上三項指標均居全省前列,為此市政府專門發賀電以示祝賀,宿城一中連續25年應歷屆本科達線率,重點達線率均居全省前列。

2006年

2006年高考再創輝煌,本科上線總人數2368人(不含藝體),再居全省第一。其中全市理科前十名,宿城一中占6人;全市文科前7名,宿城一中占6人,李梁同學以649分位居全市文科第一名,被北京大學錄取。

2007年

2007年高考中,宿城一中本科上線總人數為2687人(含藝體類),比去年增加319人。600分以上的考生共有165人,其中,文科高考總分600分以上的考生有7人;理科高考總分600分以上的考生全市共有445人,該校占158名。該校一本上線總人數為635人,比去年增加了35人,再次居全市第一。 該校臧雨晴同學以627分獲得宿州市文科第一名,進入北京大學學習;劉堯同學以673分獲得宿州市理科第一名,進入清華大學學習。

2008年

2008年高考再創佳績,本科上線總人數(含藝體)突破3000人大關,再次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全市文、理科第一名再次雙雙花落宿城一中。在2008年高考中,宿城一中應屆本科上線突破1000人(含藝體),應屆本科上線人數占全市20所省、市示範高中達線總人數的20.52%。據市招辦數字統計,宿城一中為全市2008年高考達線人數全市增幅最高的學校。該校高三(1)班蘇東睿同學以632分摘取市文科第一名,被北京大學外語學院英語專業錄取;高三(28)班宋良豐同學以671分摘取市理科第一名,被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錄取。

2009年

2009年高考本科達線總數再次突破3000人大關。應屆本科達線再次突破1000人.應屆計畫內本科達線率96.8%,其中高三(27)班本科達線率100%.高三(24)班本科達線率100%.全校600分以上461人,比去年增加251人,其中高三(40)班魏方方同學以628分的優異成績,獲全市文科狀元,居全省第5名,赴港求學;高三(33)班陳昌國同學以688分獲全市理科狀元,名列全省第29名,被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錄取;高三(27)班杜禹賢同學以687分名列全市理科第二名,名列全省第38名,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錄取。

2010年

2010年的高考中,應屆本科達線人數1199人,居全市第一。其中,孔魯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王成林(671分)同學和曹方圓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張凱琳同學以642分獲全市文科第一名,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全市高一期末考試中宿城一中高一(22)班葉雨翔同學以958分的高分奪取全市第一名。、

2012年

2012年高考再創輝煌!應屆本科上線人數1282人,600分以上考生占全市總數的35.64%,全市文科前10名,宿城一中占7人。高三(1)、(14)、(15)、(16)、(17)五個班二本達線率均100%;其中高三(1)(文科)50人參加考試,600分以上26人,高三(15)班50人參加考試,600分以上31人,48人達一本線,重點達線率96%。高三(1)班張碩同學以653分的優異成績摘取2012年高考全市文科第一名;高三(16)班呂淳樸同學以671分的優異成績獲取2012年高考理科全市第一名。

校園文化

【傳統文化】

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復、酒令、歇後語等等。

【領導文化】

領導文化是指領導者群體或個體在領導實踐中形成並通過後天學習和社會傳遞得到發展的,關於領導活動的過程、本質、規律、規範、價值以及方式方法等各方面內容的綜合反映形式,是客觀領導過程在領導者心理反映上的積累或積澱,是領導者開展領導活動和從事領導行為的內驅動力和精神導向。

領導文化作為文化的一種類型,無疑具有不同於物質、制度的文化特徵;領導文化作為文化的某種類型,又必然具有不同於其他文化類型的領導文化特徵。其具體表現如下:

模式性:一定時期、時代或一定社會、國家由於歷史背景、民族性格、地理環境和生活狀況等條件的不同,其領導文化也將表現出各自的特色。這種特色就是領導文化的模式性。就時期、時代而言,革命時期的領導文化強調激情,建設時期的領導文化注重理性;傳統領導文化封閉守舊,現代領導文化開放創新。就社會、國家而言,東方社會的領導文化注重等級,西方社會的領導文化強調平等;美國領導文化表現為民主化、分權化、專業化;德國領導文化傾向于軍事化、官僚化、集權化、理性化;中國領導文化積澱為官治主義和德治主義。

連續性: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任何具體的領導文化,都是以往存在的領導文化的某種延續、繼承或揚棄,同時又都具有時間與空間上的推移性,具有向其他類型領導文化滲透、轉移和演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作為人類社會整體的領導文化,從量上看,只要存在領導活動,領導文化的延續便是無限的,其發展也是不可間斷的;從質上看,優秀的領導文化最終將能沙裡淘金,得到人們的繼承、弘揚和發展。

變化性 :領導文化雖然是前後相繼、相對固定的取向聚集和取向模式,但是,這種取向聚集和取向模式並非僵化不變的“ 死”的物質,而是能夠發展變化的“活”的文化。從根本上說,一定的領導文化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適應一定方式的領導活動而產生、形成的,當然也要隨著歷史條件和領導活動的變化而變化。領導文化的變化性可以是滯後的,也可以是前瞻的。滯後的變化往往是被動的,有時是由於難以及時適應社會的變革而成為歷史前進的阻力。前瞻的變化往往是主動的,一般是對社會走向的自覺意識和適應,並對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起著積極的引導、促進作用。

政治性:在國家誕生之後直至國家消亡之前的一切社會中,領導文化往往與政治密切相關,表現出濃郁的政治性特徵。領導文化的政治性特徵是與民眾文化或低層管理文化相比較而突顯的。一方面,政治領導文化、行政領導文化固然與政治直接相關;另一方面,即使是非政治、行政領域的領導文化,如企業、事業單位的領導文化甚至於私人企業、私立學校的領導文化,雖然不一定具有政治性,但也與政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領導者的職位、職權和職責,決定了領導者必須具有敏銳的政治意識、政治嗅覺和政治頭腦,總是能夠站在政治的高度高屋建瓴地處理問題。

構成領導文化的主要心理要素――信念和態度。

信念:是一個人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對某一特定對象的恆久的觀念、指向和信仰,是構成人們心理導向的核心要素。從領導文化的意義上理解,信念是指人們對組織及其發展以及領導過程的一種恆久觀念、指向和信仰,它不是一種簡單的對外部事物的反映,而是人們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一種複雜的價值判斷和情感趨向。信念主要表現為對組織和領導的歸屬感、認同感、信任程度等。

態度;是人們的價值取向和情感取向的心理表現。它可以通過一定的外顯表現被外部對象所感知,是人們心理傾向中的一種直接顯現。從本質上看,態度是在信念體系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心理傾向和心理表現,包含認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評價因素。

【環境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也是德育工作的主陣地之一。環境文化又可以分為自然環境文化和人文環境文化兩大部分。自然環境文化的構建,折射著教育者的智慧和教育藝術,有著特殊的號召力和感染力。人文環境的構建,主要是教室環境;文化牆、畫框;圖書閱覽;校報、校刊、校園廣播、電視和網路;勵志條幅等。把環境文化作為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力爭讓每一棵花草樹木,每一塊牆面、每一塊黑板等諸多元素都成為育人的載體,讓環境蘊含文明與德育。

【制度文化】

文化是人類為了自身生存、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主動創製出來的有組織的規範體系。主要包括國家的行政管理體制、人才培養選拔制度、法律制度和民間的禮儀俗規等內容。是文化層次理論要素之一。所謂文化層次理論包括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人類在物質生產過程中所結成的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社會的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經濟制度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係準則等,都是制度文化的反映。制度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學校辦學、治校的基本保證,具有導向、約束和規範作用。

【教師文化】

學校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教師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代表教師群體共性的價值取向和和職業行為特徵,並成為維繫教師團體的一種精神力量,它甚至於決定著學校及其師生的發展走向,通常教師文化表現出的獨特的、具有傳統色彩的特點:

教學的封閉性。教師們一般不歡迎他人介入自己的課堂教學,同事之間也往往不願意去干預別人的課堂,他們恪守“互不干涉”的原則。顯然,這種封閉性的教師文化潛在地排斥開放與合作,使教師的教學趨於彼此孤立的狀態。

教學的保守性。由於傳統的教師工作依賴的是經驗的積累,而不是專業智慧型的提升,因此教師也不希望自己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受到挑戰和衝擊,於是並不主動追求革新,因而教師文化便呈現出一定的保守性。事實上教育改革的理想也會因此而並不容易落實。教師形象的神聖化。從孔子開始,人們把教師看得非常神聖,強調“師道尊嚴”,教師形象被刻畫為沉穩老練的“完人”、君子,卻缺乏情感,至少是不苟言笑,表達含蓄;要求教師對學生全面負責,保障學生全面發展。這樣的教師文化對於教師的要求過多過全,教師承擔的責任也遠超過他們的能力和條件。教師是教學的中心。在傳統教學實踐中,教學是承傳知識的過程,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活動,這種活動強調知識信息的傳遞,學生是被動的接受

【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是每個班級所特有的。它具有自我調節、自我約束的功能。班級文化涉及到與班級有關的各類人群,既包括我們以往比較關注的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師生之間的關係,也包括我們容易忽略的教師之間以及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係。而教師與教師之間是合力的關係,教師與家長之間是互補的關係。班級文化可分為“硬文化”和“軟文化”。所謂硬文化,是一種“顯性文化”,可以摸得著、看得見的環境文化,也就是物質文化,比如教室牆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畫像;擺成馬蹄形、矩形、橢圓形的桌椅;展示學生書畫藝術的書畫長廊;激發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長廊;表露愛心的“小小地球村”;懸掛在教室前面的班訓、班風等醒目圖案和標語等等。而軟文化,則是一種“隱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觀念文化和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種班級規約,構成一個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環境;觀念文化則是關於班級、學生、社會、人生、世界、價值的種種觀念,這些觀念瀰漫在班級的各個角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因制度和觀念等引發出來,從學生身上表現出來的言談舉止和精神面貌,則是行為文化。

人類在從事物質文化基礎生產上產生的一種人類所特有的意識形態。是人類各種意識觀念形態的集合。精神文化的優越性在於一是具人類文化基因的繼承性,還有在實踐當中可以不斷豐富完善的待完成性。這也是人類文化精神不斷推進物質文化的內在動力。由於文化精神是物質文明的觀念意識體現,在不同的領域,其具體文化精神有不同的表現和含義。學校文化主要凝聚在學校所擁有的理念、制度、管理、行為、校風、教風、學風等深厚底蘊之中,能夠促進一種良好的教育氛圍和綜合力量的形成。這種能夠為學校和個人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和支持力就是學校文化力。

學校精神――是一所學校的整體精神面貌,是學校群體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積澱起來的、共同的心理和行為中體現出來的理念、價值體系、群體心理特徵及精神價值傳統。它構成了學校文化的核心,決定著學校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態度,決定著學校的校風、學風和教風,歸根到底決定並制約著學校文化系統的取向和性質。這種精神是學校辦學傳統與辦學經驗的文化積澱,它植根於其悠久的歷史進程與深厚的校園文化內涵之上,是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一種群體意識,是學校的一種“教育場”,是學校的“精、氣、神”。它賦予學校特有的個性魅力,是學校群體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的“核動力”。

學校精神――就是一種團隊精神。學校精神一旦形成,就會像一面迎風招展的旗幟,展示出強大的內聚力,它能夠把學校所有成員都團結在這面精神的旗幟下,真正發揮鼓舞士氣、凝聚師生力量的作用;它能使群體的每個成員產生一種精神的認同感和歸宿感,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齊心協力,服從群體,服從大局;它能使學校每個成員都產生強烈的義務感和責任感,具有主人翁意識和榮譽感,覺得自己的進退榮辱與群體息息相關,整個群體成員互幫互學,共同進步。

學校精神――具有強大的薰陶功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說,薰染和督促兩種力量比較起來,尤其是薰染更為重要。俗語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為什麼一屆又一屆不同時代、不同經歷、不同個性的學生,都能從本校的學校精神、校風教風中受到陶冶和啟迪,甚至終生受益,銘志不忘呢?其重要原因就在於學校精神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力。一個學校的校風決定了該校群體的心理定勢,群體中的多數成員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一致的態度、共同的行為方式,通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對個體的心理和精神領域產生影響。這種影響不是立竿見影、一蹴而就的,而是隱性的、長效的、綜合的,常常是“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學校教育的真正價值就在於通過這種薰陶和感染,引領學生獲取感受、體驗情感、理解觀點、生成智慧、積澱文化,最終形成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因此,學校教育的過程,也就是充分發揮學校精神,為師生的精神生命鋪墊底子的過程。

一所精神爽、風氣正的學校,還猶如一座春風化雨的熔爐。一個學校如果有井然有序的教學環境,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校紀,優美整潔、文明禮貌的校園環境,嚴謹刻苦、鍥而不捨、孜孜不倦的心理環境,對教師和學生的成長進步,無疑會產生有力的群體促進效應。

【物質文化】

為了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需要所創造的物質產品及其所表現的文化,包括飲食、服飾、建築、交通、生產工具以及鄉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觀的物質表現方面。與“物質文化”相對的非物質文化,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各種精神文化。大體上可分為三個部分:一是與自然環境相配合和適應而產生的,如自然科學、宗教、藝術、哲學等;二是與社會環境相配合和適應而產生的,如語言、文字、風俗、道德、法律等;三是與物質文化相配合和適應而產生的,如使用器具、器械或儀器的方法等。

【生態文化】

21紀是世界歷史的大變革時代,它面臨許多重大抉擇。選擇一種新的生存方式,建設生態文化,這是人類最重要的抉擇。從狹義理解,生態文化是以生態價值觀為指導的社會意識形態、人類精神和社會制度。如生態哲學,生態倫理學,生態經濟學,生態法學,生態文藝學,生態美學等等:從廣義理解,生態文化是人類新的生存方式,即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存方式。生態文化是從人統治自然的文化,過渡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化。

人類的文化創造,對自然界採取了兩個主要行動:一是把大自然作為索取資源的倉庫,向自然界索取越來越大量的自然資源。二是把大自然作為排放廢棄物的垃圾場,向自然界傾倒數量越來越多、性質越來越複雜的廢棄物。其結果造成以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與資源短缺為表現的自然價值的嚴重透支,出現嚴重的生態危機。這是傳統文化發展的後果,是人類文化的消極和落後方面的表現。這些以全球性問題形式,表現為人類生存的重重危機,導致一個大變革時代的到來。有變革就會有選擇,我們認為,生態文化是21世紀人類克服生存危機的新的文化選擇。

【廉政文化】

人們關於廉潔從政的思想、信仰、知識、行為規範和與之相適應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會評價,從根本上反映著一個階級、一個政黨的執政理念、執政目的和執政方式,是廉潔從政行為在文化和觀念上的客觀反映。主要內涵是從政的思想和道德、從政的社會文化氛圍、從政人員的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廉政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理論和思想的新發展、新探索,它的核心價值是清廉為民做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