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家用康復機使用方便,移動輕巧,性價比高、適合家庭社區康復的使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主任李建軍教授在第九屆北京國際康復論壇開幕式上指出,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各類殘疾人為8500萬人,涉及2.6億家庭人口,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有5000多萬;60歲以上老年人有1.67億,約7000多萬老年人有康復需求,但殘疾人基本需求與已經提供的服務之間存在較大差距。 流行病學統計數據表明,我國腦卒中患病率已由上世紀80年代的0.27%迅猛增長到2012年的1.82%,估算我國40歲以上的腦卒中患者已有1036萬人。 針對如此龐大的人群需要康復訓練,家用康復機便應運而生,主要功能有:被動訓練,助力訓練、主動訓練,適合腦卒中患者先“被動”後“主動”康復訓練。
家用康復機運動康復機理
生命最重要的標誌和體現是運動。運動的終止就是生命的終結。運動的表現不僅在於物體的物理性位移,也表現為各種生物體內部結構的動態變化。運動既是生命的表現,又反過來促進和發展生命活動。因此“生命在於運動”成為世界的至理名言。運動療法是運動在醫學中的套用,是以運動學、生物力學和神經發育學為基礎,以改善軀體、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功能障礙為主要目標,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為主要因子的治療方法。運動療法既包括主動軀體活動訓練,也涉及被動性軀體活動,其作用包括:改善運動組織(肌肉、骨骼、關節、韌帶等)的血液循環、代謝和神經控制,促進神經肌肉功能,提高肌力、耐力、心肺功能和平衡功能,減輕異常組織壓力或施加必要的治療壓力,改善關節活動度、放鬆肌肉、糾正軀體畸形和功能障礙等。運動療法與醫學同時誕生和發展,成為醫學的重要組成。
使用觀念
康復(rehabilitation)這一名詞是從西方傳過來的。“中國人一說康復就想到的是癱瘓、骨折,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需要康復。”中國康復學會常務副會長、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醫學中心主任勵建安談起國人的康復理念,直指認識有點偏。“康復不僅是8700萬有殘疾證的人的事,只要有功能障礙,都算是康復醫療的對象。” 康復不僅僅是疾病康復而應該是最終的功能康復。很多患者和家屬當疾病已經痊癒,出院時對醫生要求來門診定期複診的醫囑不以為然,甚至有認為是醫院想搞經營的過度醫療之舉,殊不知是疾病痊癒後功能康復的醫療要求。很多患都認為症狀消失了,疾病就痊癒了,至於對疾病遠期功能的影響缺乏認知。功能康復要早期介入:功能康復治療應該早期介入而不是疾病痊癒以後,康復是由醫療部門、社區、家庭和個人共同參與的一個長期的過程。隨著生活水平是的提高,人們對康復的認識也不斷深入,康復理念也不斷改變,家庭康復訓練也被越來越多的肢體運動障礙的患者所接受。張家口500套康復體育器械入殘疾人家庭,讓殘疾人享受個性化、精細化的居家康復服務。
使用人群
家用康復機適用於肢體運動障礙的人群運動康復訓練:
1、腦卒中、三癱一截人群家庭康復訓練腦中風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見的難治性疾病,祖國醫學將其列為“風、癆、臌、膈”四大疑難病之首,存在著明顯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現象。根據統計中國每年發生腦中風病人達200萬。發病率高達120/10萬。現倖存中風病人700萬,其中450萬病人不同程度喪失勞動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殘率高達75%。中國每年中風病人死亡120萬。已得過腦中風的患者,還易再復發,每復發一次,加重一次。所以,更需要採取有效措施預防復發。腦卒中家庭照顧者實施護理指導,能夠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 腦卒中病人偏癱不用氣餒輔助技術助您生活自理。
2、殘疾人家庭康復訓練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殘疾人。任何學科的產生和發展都源於社會的需要。兩次世界大戰,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使數以千萬計的人不幸殘疾。為解決急劇增加的殘疾人的康復需要,導致了現代康復醫學的發展。現代康復醫學在概念上和體系上是對傳統醫學的革新,它的工作對象不是疾病而是障礙,它的工作目的不僅是治療疾病和保存傷病員的生命,而主要是強調功能訓練,整體康復,最終重返社會。現代康復的概念是:綜合地協調利用醫學的、工程的、教育的、職業的、社會的和其它一切可能利用的措施,使殘疾者的功能復原到儘可能達到的最大限度,最終目標是使殘疾人成為自立於社會的人,與健全人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