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王台街道

定王台街道

定王台街道隸屬於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因轄內西漢定王劉發遙寄思母之情所築高台----定王台而得名。2012年1月1日,由原瀏正街街道、都正街街道、解放路街道、府后街街道4個街道合併組建而成。定王台街道所轄區域是芙蓉區CBD中央商務區所在地。 定王台街道下轄12個社區:馬王街社區、定王台社區、金沙里社區、藩后街社區、瀏正街社區、寶南街社區、東牌樓社區、豐泉古井社區、化龍池社區、走馬樓社區、黃泥街社區、南陽街社區。

得名由來

定王台為漢景帝之子劉發所建。因劉發之母唐姬,原是程姬的侍女,出身微賤,漢景帝乃於公元前155年,封劉發為當時視為“南蠻之地”的長沙為王。西漢初期,長沙人煙稀少,被看成“卑濕貧國”。過了14年,諸王晉京上朝,向父皇稱壽歌舞,劉發只是略略張袖,低低舉手。王宮裡的侍臣都笑他笨拙。景帝也怪而問他,劉發回答說:“臣國小地狹,不足迴旋。”景帝乃以武陵、零陵、桂陽增封給他。從此長沙王的封地就包有今湖南全省了。

傳說劉發由於掛念他的兩個母親程姬和唐姬,就派人運米去長安,再從長安運土回長沙,選擇城東的高地築台,以便時刻登台遙望。由於劉發死後,追謚為長沙定王,故名定王台。後來台廢址存,又稱做定王岡。岡前建有定王廟,歲時香火不絕。到了宋代,廟已廢圮,又在這裡建立長沙學宮。

建制沿革

定王台街道 定王台街道
府后街街道 1950年為府后街居委會,1952年改府后街街道,1960年為天心閣公社長治路分社,1961年復改府后街街道。位於區境西北部。面積0.3平方千米,人口1.5萬,辦事處駐府后街,轄府后街、長治路、南陽街、新安巷、玉泉街、犁頭街、黃泥街、儲英園、順星橋、省供銷社大院宿舍10個居委會。楚怡學校為毛澤東、何叔衡等早期革命活動地。紀念地有徐氏宗祠。
解放路街道 1949年設東茅街居委會,1952年改街道,1960年更名天心閣公社解放路分社,1961年復設東茅街街道,1971年改解放路街道。位於區境西南部。面積0.3平方千米,人口1.7萬,辦事處駐蔡鍔中路,轄文廟坪、化龍池、東茅街、登隆街、解放路、藩正街、魚壙街、東牌樓、蘇家巷、豐盈里10個居委會。
瀏正街街道 1949年設車站路居委會,1952年改街道,1960年更名天心閣公社長治路分社,1961年復改車站路街道,1981年改瀏正街街道。面積0.4平方千米,人口1.5萬。辦事處駐建湘路,轄建湘中路、建湘里、寶南街、先進里、肇家坪、東慶街、瀏正街、水月林、平地一聲雷、市政府宿舍10個居委會。名勝古蹟有定五台、魯班廟舊址。

都正街街道 1950年設居委會,曾屬南區,1951年劃入東區,1960年為天心閣公社解放路分社,1961年建都正街街道。位於區境西南部。面積0.3平方千米,人口1.3萬,辦事處駐古稻田,轄都正街、和平巷、織機街、古稻田、桂花井、古家巷、鳳凰山、建湘南路,鮎魚套9個居委會。

1996年,東區撤銷,成立芙蓉區,瀏正街街道、都正街街道、解放路街道、府后街街道隨隸。

2012年,瀏正街街道、都正街街道、解放路街道、府后街街道成建制合併設立定王台街道。

行政區劃

馬王街社區東臨天心閣,南接縣正街,西至蔡鍔南路,北靠解放中路,總面積0.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67戶3866人,流動人口1100餘人。社區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圍繞“打造健康社區、構建和諧家園”的宗旨,首創了全市第一家社區“老街坊”免費影院,組建了一支“老街坊”藝術團,創辦了《老街坊》社區報,修建了科普實驗室、成立青少年心理諮詢站等,為廣大居民民眾文化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近年在上級各部門的指導下,先後獲得衛生示範社區、年度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模範村(社區)、黨員服務中心示範點、開放式社區物業服務樣板社區等。

金沙里社區位於長沙市CBD核心區域,東臨芙蓉路,南接人民西路,西連建湘南路,北依解放路,占地面積約0.02平方公里。現有居民住戶534戶,常住人口1466人,流動人口2000多人。轄區內樓宇林立,工商企業多達387家,社區交通便利,商務繁榮,經濟活躍,文化底蘊豐厚,是長沙市經濟和文化核心區域之一。近年來,社區本著“為樓宇服務,當白領之家”的服務宗旨,以“以人為本、服務居民、安居樂業”為服務原則,立足社區、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地開展社區特色創建工作,榮獲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範社區、省充分就業社區、市級衛生示範社區、市黨員服務中心示範點、區黨建示範社區、區紅旗黨支部、區計畫生育五星級、科普社區、計生協會模範社區、平安社區等。

藩后街社區位於繁華鬧市中心,南臨解放中路,北靠五一大道,東以東慶街、落星田為界,西達蔡鍔中路,轄區面積0.093平方公里,其中宿舍樓12棟,住戶947戶,常住人口3204人,直管黨員62名。主要由人民銀行大院、市委老乾局大院和湘域城邦大院組成。社區創新社會基層管理機制,先後榮獲了省級“兩型社區建設先進單位”、“廉政文化進社區特色單位”、“綠色社區”;市級“黨員服務中心示範點”、“節能環保示範社區”、“物業化管理示範點”“和諧示範社區”、“計畫生育模範社區”;區級“紅旗黨支部”等光榮稱號。

瀏正街社區地處長沙市芙蓉區繁華地段,北臨五一大道,南至解放路,東接芙蓉路,西靠東慶街、落星田。轄區面積0.198平方公里。住戶2058戶,總人口5201人,流動人口3114人。其中社區直管黨員有101人,預備黨員2人,入黨積極分子2人,居民宿舍樓42棟。轄區內有長沙東方男科醫院、長沙市價格認證中心、湖南華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長沙市長房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東強工貿有限公司、長沙市圖書館、交通銀行等單位21家。瀏正街社區先後獲得了科普文明社區、文明創建先進社區、綠色社區、優質服務社區、長沙市文明社區、最充分就業社區、人口與計畫生育協會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寶南街社區地處繁華鬧市中心,東起芙蓉中路,西至蔡鍔路,南臨五一大道,北接中山路。社區內樓宇林立,商賈雲集,經濟繁榮,是瀏正街地區商品經濟、文化娛樂、餐飲消費、金融通訊最為活躍的集中地域。轄區面積0.249平方公里,常住戶數為1983戶,常住人口5698人,流動人口約12426人。其中居民宿舍樓和單位宿舍樓有38棟,社區黨員及各轄區單位黨員786人,有6座大型的大廈樓宇,有大中小型各類性質的區地單位34家,有13個大型商業經營主體市場。 社區自成立以來,沿著以黨建鋪路,靠服務升華,促管理到位的思路,改革創新,服務民眾。社區文化、衛生、法律、計生、綜合治理、文明創建、勞動保障等工作等蓬勃開展,並取得了明顯成效。先後為獲得了“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市級文明社區”、“城市管理工作先進單位”、“計生五星級社區”等榮譽稱號。

豐泉古井社區地處蔡鍔南路與人民西路交匯處,轄區面積0.08平方公里。堅持以建設人民滿意社區為目標,將民眾工作“直通車”工程與社會管理創新相結合,探索出“格線一張表,隊伍一體化,工作一盤棋”的格線化民眾工作模式,“我是黨員我帶頭”、“愛心門鈴”等特色化工作得到了民眾的廣泛肯定。社區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化先進社區、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湖南省文明社區等140多項榮譽。

化龍池社區地處繁華的長沙市中心內,是一個典型的核心老城區、新型生活區、歷史文化區、休閒娛樂區。社區面積約0.1平方公里,有居民住戶1729戶,人口6400餘人,分34個居民小組。社區也先後榮獲湖南省文明社區、省“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示範點”、省“民主法治示範社區”、長沙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集體等100多項榮譽稱號。

走馬樓社區成立於2001年7月,位於長沙五一商圈核心地帶,東臨蔡鍔中路,南至東牌樓,西接黃興南路,北達五一大道,占地0.07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908戶,2001人,流動人口2530人,商務樓宇8棟,入駐企業總計300餘家,是一個樓宇、商鋪、人口密集型的城市商務型社區。社區圍繞文明創建這一中心,打造了“外來人員安居港工會”、“城市候鳥俱樂部”、 “白領小紅帽”等一系列品牌,創建成績顯著,先後獲得湖南省省級文明社區、湖南省最充分就業社區、全省建設和諧社區示範社區、全省創建和諧社區先進居委會、長沙市文明社區、芙蓉區紅旗黨支部等榮譽。

黃泥街社區位於繁華的五一商圈,東臨蔡鍔中路,南抵五一西路,北達中山路,西接文運街。面積0.09平方公里,轄區內有大成酒店、湖南省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浦發銀行等24個駐街單位,有居民住戶1375戶,36棟居民樓,人口6547人。

地理位置

北起黃興北路中心線向北,至中山西路中心線向東,至芙蓉北路中心線向南,至人民路中心線向西,至古稻田巷口向南,沿天心公園北牆向西,至大古道巷中心線向西,至黃興南路中心線向北,至中山西路中心線止合圍的區域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