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與民族文化(第一輯)

內容介紹本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何星亮研究員主編,收入其主持下的研究室多位學者撰寫的論文和調查報告。 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宗教文化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委員,中國民族學會副會長。 主要譯著:《哈薩克族》、《圖騰崇拜》等,主編《民族學研究》、《民族服飾與文化遺產研究》等書,撰有研究生講義《文化學原理》、《文化人類學理論》等。

內容介紹

本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何星亮研究員主編,收入其主持下的研究室多位學者撰寫的論文和調查報告。內容涵蓋古代民族、現代民族的宗教信仰與民族文化的關係;宗教信仰與民族傳統節日及民俗的關係等。作者從人類學和民族學研究的角度,從理論探討、歷史研究與現實考察等層面,研究並解釋“多元宗教”、“多元信仰”、“文化多元性”的和平共處的方式與途徑。

作者介紹

何星亮,廣東省興寧市人,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宗教文化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委員,中國民族學會副會長。主要著作:《中國圖騰文化》(1992)、《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1992)、《龍族的圖騰》(1991)、《圖騰文化與人類諸文化的起源》(1991)、《邊界與民族——清代勘分中俄西北邊界大臣的察合台、滿、漢五件文書研究》 (1998)、《新疆民族傳統社會與文化》(2003)、《蒼龍騰空》(1998)、《維吾爾、柯爾克孜、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俄羅斯、裕固、撒拉族文化志》(1998)、《哈薩克族簡史》(合著,1987)、《中國民族學50年》(合著,2004)等書。主要譯著:《哈薩克族》、《圖騰崇拜》等,主編《民族學研究》、《民族服飾與文化遺產研究》等書,撰有研究生講義《文化學原理》、《文化人類學理論》等。

作品目錄

《宗教信仰與民族文化》前言
文明與衝突
象徵的類型
解析民俗
傳統節日的性質、作用及其發展
河南西水坡蚌殼龍與新石器時代的龍崇拜
古代突厥語族諸族的家庭組織
突厥語族歷史上的氏族—部落宗教
克孜爾石窟69窟、新1窟探討
甘肅永登感恩寺金剛殿栱眼壁畫圖像考釋——兼論其空間布置及十忿怒尊與十大明王的區別
民間祭祀活動中的農民——河北趙縣范莊“龍牌會”淺析
遼東滿族的儀式與象徵研究
謠言與捲入恐慌事件的人們——對發生在一個北方小城的三個事件的人類學分析
現代文身的人類學透視
韓國薩滿教印象
韓國薩滿教和外來宗教之間的文化相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