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小孩子玩的彩色橡皮泥嗎?工匠們把黑白或褐白相間的泥料,像小孩玩泥一樣交替疊摞,互相糅合,再經盤卷、切割滾壓,紋飾入胎。成型之後紋理多變,如木理紋、野雞翅紋、羽毛紋、曲折紋、團花紋等,給人一種夢幻般感覺。”焦作市博物館副館長袁愛民先生解釋道。這件瓷罐,產於焦作修武的當陽峪窯。這種瓷器又稱絞胎瓷、絞泥瓷、透花瓷,焦作百姓叫它花饃瓷。這種陶瓷裝飾方式,起於唐,盛於宋,據說靈感來自於古漆器的一種工藝。
當陽峪窯的絞胎瓷,掛透明釉或綠釉,花紋有自然紋和規整紋兩類。自然紋如流水潺潺、群嵐疊翠、大漠孤煙,有中國畫潑墨韻致。規整紋則神秘端莊,更貼近人們的生活,有羽毛紋、草編紋、花卉紋、麥穗紋、漩渦紋、放射紋等。
絞胎瓷器線上條變幻間,完成了花紋構成,更蘊含了天地間循環輪迴的深沉哲理。圖像入其胎泥,內外相同,表里如一。線條宛轉,輾轉迴旋。起止玄妙,畫面寫實寫意共存,與中國傳統人文思想息息相通,充分展示出中國陶瓷文化的特有韻味。
完整的絞胎瓷器存世很少,袁愛民先生說:“當陽峪宋代絞胎殘片,指頭大的就能賣幾十塊,稍大一點的成百上千。”縱觀中國陶瓷發展史,能在坯胎上做文章的,除去絞胎瓷,便是景德鎮的青花和醴陵的釉下彩繪。當陽峪絞胎則是兩種或兩種顏色以上的泥在胎體中的內外通體裝飾,燒造短暫,存世稀少,焦作以外很多搞古瓷收藏的人聽都沒聽過,更談不上見到器物了。
窯還在,燒窯人何往?
這種奇妙的瓷器,因何會誕生於焦作的修武縣呢?
焦作古屬“三河”地區之“河內”,“九州”中央之“冀州”,太行山南之“山陽”,是黃帝統一中原、百族交匯融合、孕育中華文明的搖籃。修武縣是黃帝所封陶正(主管制陶之官職)寧封子誕生地,是我國陶瓷文化的一個根源地,此處“陶事”較景德鎮不知要早上多少年。
絞胎瓷創燒於唐代,產地主要在河南鞏縣窯和陝西耀州窯。入宋以後,河南焦作修武當陽峪窯繼續燒造,成為絞胎瓷的鼎盛時期。
距焦作市區3公里之處,焦作的後花園縫山公園東部,有一個依山傍水的小村莊——當陽峪村,人家不過百戶,雞鳴犬吠,歲月流長,乍一看,是個普普通通的北方小村。但你繞著村子走走,就能撿到釉面開著細紋的宋代古瓷片。每年六七月間,暴雨還會沖刷出古瓷殘片。
據1933年的《修武縣誌》記載,當陽峪附近裸露於地面的宋代古窯址有四百餘座,是我國宋代瓷窯中風格變化最多、造型與裝飾品種最為豐富、做工特別精細的大規模窯場。
小村東南角有一個荒涼小院,院裡立著窯神碑,這是目前我國僅存的三座窯神碑之一,另兩座一在陝西耀州黃堡鎮,一在河南禹州神篨鎮。窯神名百靈翁,是東晉一位神奇的制瓷工匠,北宋熙寧年間被封為德應侯,成為行業供奉的神靈。
窯神碑上記載:宋崇寧四年即1105年,當陽峪人遠赴山西耀州黃堡鎮恭請窯神百靈翁德應侯至當陽峪立廟,護佑當地發展。當時的當陽峪窯燒窯者有百餘家,以此為生者萬餘戶。
當陽峪窯出產多種瓷器,其中的絞胎瓷器,尤為時人所重。宋朝人對它的追求已近“癲狂”,達官顯貴以擁有一件為榮,兩件為富,三件為貴。
北宋“靖康之亂”後,瓷業漸衰,絞胎瓷也成了人們記憶中的“玉香飄渺”。之後,當陽峪窯和絞胎瓷都消逝於歲月深處。
絞胎瓷重新進入世人視野,緣於幾個到中國淘金的“老外”。
上世紀30年代,居住於開封的英國大收藏家司瓦洛(R·W·SVALOW)到設於焦作的英國公司任職,他到當陽峪遺址調查,以行家的眼光意識到窯址的價值,他又邀請瑞典工程師卡爾貝克(O·KALBECK)前來,兩人雇用當地農民多次挖掘,得到大批瓷器及碎片,取走大量文物標本,並發表了《關於焦作陶瓷器的記錄》。
1941年,日本陶瓷專家小山富士夫看到該文章,對精美的當陽峪瓷器激賞不已,發表了《北宋修武窯》一文。從此,修武當陽峪窯在文博界名聲大噪,文物商不斷將收購的完整器和瓷片運到北京。
1951年及1962年,故宮博物院曾兩次派陶瓷專家陳萬里等人到當陽峪實地調查,陳先生髮表了《談當陽峪窯》,指出:“黃河以北的宋瓷除了曲陽之定、臨汝之汝以外,沒有一處能與當陽峪相媲美。”
到了2003年10月至2004年5月,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對當陽峪窯址進行了首次考古發掘。2004年5月22日,國內外50餘位知名考古專家匯聚焦作當陽峪窯發掘現場,再度認定“當陽峪瓷窯堪與汝窯、鈞窯、定窯等著名瓷窯相提並論”。
失傳數百年,誰人復活?
當陽峪絞胎瓷器技法,自宋代之後至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已失傳數百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種技藝是在日本復活並用在陶藝上,復活者就是日本的小山富士夫。
小山富士夫上世紀30年代曾來焦作,但卻與當陽峪古瓷窯址擦肩而過。因為,當時小山從日本到焦作,是為了考察焦作西部月山一帶宋代古窯遺址。那時的他,並不知道當陽峪窯的存在。好幾年後,卡爾貝克給他寄去了《關於焦作陶瓷器的記錄》,還有當陽峪絞胎瓷的殘器和一些碎片的照片,本意是想請他看一看那是不是失傳已久的古中國的一個瓷種——絞胎瓷。
小山富士夫慧眼識珠,他僅憑考察報告和照片上的殘器碎片,便感受到當陽峪絞胎瓷技藝的獨特魅力和價值,撰寫了《北宋修武窯》一文,把當陽峪絞胎瓷介紹給了日本陶藝界。
這件事有點不可思議,三個外國古陶瓷專家的交流陰錯陽差,考察過當陽峪古窯遺址的司瓦洛和卡爾貝克,只是做了做學問。沒考察過當陽峪古窯遺址的日本人,卻讓當陽峪絞胎技藝在日本開花結果,絞胎技藝最終成為日本陶藝界引以為榮的一種技法,還有了一個日本名字——“練上手”。其中兩位陶藝大師——松井康成和伊藤赤水,藝術成就最為顯赫,他們在享有國際聲譽的同時,也被日本當做“國寶”。
與日本相比,國內是另一種情形。當陽峪古窯遺址及其歷史文化價值由於陳萬里等專家的考古發現,逐步被人們所認知,古窯遺址表層的瓷器碎片,被收藏愛好者席捲一空。但絞胎瓷技藝的復活,卻無人問津。
直至上世紀80年代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梅健鷹教授及焦作本地的多家企業和個人,才先後投入到復活絞胎瓷的工作中。
超乎自由抵達自在
絞胎瓷器很特別,但誕生於中國並不意外。一個能將一把黏土玩到出神入化的民族,絞胎瓷不過是其隨心所欲的小遊戲而已。
絞胎工藝最早誕生於唐代,至宋代發展到極致,元以後逐漸衰亡。
專家們經過分析,發現唐代絞胎殘片在時代、窯口、質地、器型和裝飾特徵等方面和唐三彩有著密切關係。唐代絞胎瓷是貴族日用品,傳世極少。唐三彩是殉葬品,較易保留,傳世量就比唐絞胎瓷大太多。
宋代統一後,經濟大發展,全國窯場紛立,絞胎陶瓷在北方多個地區都有出產,鄭州收藏專家張楊先生告訴記者:“山東淄博也產絞胎器,但時間短,數量極少;河南寶豐段店絞胎器工藝較為粗糙,主要表現在兩種或幾種胎泥顏色對比度較弱、所施顏色釉較混沌。修武當陽峪窯及其附近礦山、恩村諸窯的絞胎產品數量最大,且質量、紋飾也最為精美。”
絞胎瓷的製作方法是:用黑、白多種顏色的胎泥,交替糅合、摺疊、盤卷、切刮,經拉坯或模壓成型,再貼上、鑲嵌、拼接而成。坯體上出現兩色或多色相間的美麗圖案,之後施以透明釉或黃、綠、棕、翠藍、三彩釉入窯燒成(也有先高溫素燒,施釉二次入窯燒成)。
絞胎瓷既可整體絞胎,也可按構圖需要將絞好的胎料,貼塑於成型器物之上。目前,已發現的燒造絞胎瓷器窯址大多在河南境內。山東諸地所見絞胎瓷器,系由河南輸入或在河南影響下仿製。
“當陽峪絞胎瓷,羽毛紋對稱整齊有序,木理紋似木紋流暢,水波紋如行雲流水,編織紋如草編、竹編般逼真,還有條帶紋、石理紋、樹葉紋、麥穗紋、蒂紋、渦紋等,開創了我國陶瓷胎變裝飾的先河。絞胎裝飾,由胎而生,表里如一、五彩滲化的效果,構成了絞胎瓷的特有韻律。”袁愛民先生說。
除絞胎瓷外,還有一種絞釉瓷,兩者幾乎同時出現。所謂絞釉瓷,絞的並不是釉,也不是絞的化妝土,而是“絞花”,是各種彩料的綜合運用。施彩方法不難想見,是運用各種特殊技巧,或藉助外力,使胎體在不同角度傾斜的狀態下,或在旋轉運動中,使彩料形成絞花紋飾,具有流動韻律之美。常見品種有白釉黑絞花、翠藍釉黑絞花、三彩黑絞花、綠釉黑絞花、棕黃釉絞花等。
當陽峪絞胎瓷的鼎盛時期是在北宋,當時,官、民兩大系統都蓬勃發展,“和光同塵,分外妖嬈”。據陳萬里先生分析,當陽峪窯的鼎盛時間,正和北宋北方瓷業同步。也就是說,北方當陽峪窯和耀州窯兩處民窯最發達時期,定窯汝窯,也正發展到最高點。定瓷“雲蒸霞蔚如冰如雪”,汝瓷“瑪瑙為釉,珍如拱璧”,它們都洋溢著令人低眉的尊貴華美。與它們同生同在的民窯如當陽峪窯,卻充滿著隨心所欲的逍遙意趣,藝人們越樸素越篤實,越有無上之美,因其無心,反留下美的深深烙印。超乎自由,抵達自在。
專家點評
絞胎瓷有著獨特的文化特質,它表里如一被稱為“瓷中君子”,每一件絞胎瓷紋飾都不盡相同,被詮釋為“君子和而不同”。
焦作館藏的宋代絞胎紋瓷罐,直口、豐肩、圓腹、矮圈足,胎質堅硬細膩,口沿為白釉,其餘部分用棕白兩色瓷土,糅合成棕白相間的孔雀羽毛紋樣。罐體為上下兩段拼接而成,致使上下兩部分圖案互相交錯,富有變化,極為別致。這種工藝複雜、風格別具的絞胎瓷器是當陽峪窯的獨特裝飾手法。
點評專家:
焦作市博物館館長 羅火金
“所處時代:宋代器物規格:高8.7厘米 口徑4.7厘米底徑5.2厘米腹圍31厘米來 源:公安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