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強[海口宣藝畫院名譽院長]

宋永強[海口宣藝畫院名譽院長]

宋永強,男,1979年出生,河南開封市人。自幼酷愛丹青藝術,進修於河南大學工藝美術系,曾任教海口市經濟技術學院(現海口大學)講師、海口雙島學園藝術講、開封大學五專藝術講師,現為開封市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海口宣藝畫院名譽院長、開封市炎黃書畫院理事。在藝術領域中師承周河河先生學習國畫,並深受藝術大師孫炳吾先生,郭欣,劉艷會等指導並探索學習。

所獲榮譽

宋永強[海口宣藝畫院名譽院長] 宋永強[海口宣藝畫院名譽院長]

2007年3月海口市——濟寧市書法聯展金獎

2007年11月海南省第二屆臨書作品展金獎

2007年12月寫生作品《曙光》被編入大型系列叢書《寫生》(香港當代藝術雜誌社)(香港人民藝術出版社)一書

2007年12月作品入編《華夏藝術人才書畫博覽》一書

2008年1月作品《永遠的豐碑》入編《當代書畫愛國妙墨大典》一書

2008年2月書法作品獲《第四屆歐陽詢獎全國書畫大賽》金獎。同時作品被編入《德藝俱佳書畫藝術家作品精選》,並被組委會永久收藏。

宋永強作品圖冊(一) 宋永強作品圖冊(一)

2008年4月作品入編《奧運有我全國優秀書畫作品精賞》 一書

2008年10月作品榮獲“紀念彭德懷誕辰110周年全國書畫大賽”金獎。同時作品被編入《當代藝術家翰墨丹青頌忠魂》一書。

2008年11月作品入編《信仰——全國優秀書畫作品匯賞0》一書。

2008年11月為三亞“紅樹林度假村”繪畫熱帶雨林風情壁畫數百幅。

2010年應揚州大明寺“能修”大師邀請參加大型佛事藝術活動“中日藝術交流筆會”,並取得領導和日本藝友讚許。同年參加“開封市山水畫藝術大展”,作品被展出並收藏。

2010年3月作品編入北京紅旗飄飄文化傳播中心《全國書畫作品匯賞》一書。

宋永強作品圖冊(二) 宋永強作品圖冊(二)

2011 年10月作品被編入《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國書畫》一書。

2012年4月作品《詠梅》榮獲紀念毛澤東《延安講話》發表70周年全國書畫大賽金獎。

2012年6月接受《目標。生活》雜誌採訪“畫筆記下老開封”

2012年7月接受“鄭州教育電視台專訪”

近些年來,在不斷寫生,不斷創作,積累畫稿數千幅,在藝術領域中一直追求探索。作品遠銷美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國內等地。深受各界朋友的好評。

作品風格解讀

宋永強[海口宣藝畫院名譽院長] 宋永強[海口宣藝畫院名譽院長]

《讀開封青年畫家宋永強 的畫》

開封是一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富有魅力的古城,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書畫名家,宋永強便是其中之一。

剛過而立之年的他,一直在努力探索著中國畫的研習,在他畫的寫生作品中猶如酒至半酣回味無窮。。。。。

那一幅幅開封小巷老門樓歷經了多年滄桑,那種撲面而來的歷史印記,仿佛像電影一樣在講述著他的故事。那一幅幅古汴梁市井人物好像讓又回到了孩童時代“捏麵人,吹糖人,貨郎擔,賣五香蘭花豆,賣五香花生,賣豆腐腦,賣羊雙腸”的等等。

這些都是出自宋永強筆下的市井人物,他們鮮活而有趣,靜中而又能聽到那些叫賣聲,讓人拍手腳絕。

回看宋永強筆下那一幅幅花鳥渾蟲畫細微之處,能夠數清昆蟲腳上的毛刺濃筆點寫花鳥,生動活潑。

宋永強是一位詩書畫印全才的畫家了,我不得不為其才華所折服。至今他都不斷的寫生不逝的創作甚至半夜還能見到他操筆作畫,做所謂“藩籬扶然,優優督造”。他的這種堅韌的信念,促使著他的不懈的努力著…

作品個人解讀

宋永強[海口宣藝畫院名譽院長] 宋永強[海口宣藝畫院名譽院長]

漫談老開封與我的古汴梁市井人物傳記

我生在開封,長在開封,深深地熱愛著自己的家鄉,自古開封人傑地靈,其悠久的歷史為後人留下了濃墨重影,千姿百態的菊花,膾炙人口的美食,獨家特色的旅遊景色和我們開封被評為“中國書畫名城”及開封的那些“老字號”如:第一樓,又一新,馬豫興,路稿薦,王大昌,新華樓,樂仁堂,京古齋等這些正是我等下要描繪的對象。

當我信步走到包公湖畔,看到有很多老人他/她們在晨練,遛鳥,打太極拳等,我就萌發一種想法,為什麼不能用我們傳統的國畫形式去把這些我們身邊看似平常的生活方式表現出來呢。

於是我嘗試著畫,畫那些遛鳥的老人,賣水果的攤販。。。。當我一次次的看到那些小巷中賣胡辣湯,羊雙腸,豆腐腦,酸辣麵魚,黃燜魚,炒涼粉,豌豆糕等正是我要去繪畫的題材。

有時,我蹲在人家賣炒涼粉的攤主前,人家攤主問“要幾碗?”我說:我不買,就是看看。人家很不樂意的看了我一眼就去忙活去了。呵呵,我就這樣蒐集素材的。

宋永強[海口宣藝畫院名譽院長] 宋永強[海口宣藝畫院名譽院長]

在我兒時,那時還有一些走街串巷的叫賣人,有推車的,擔擔兒的等,每當我回憶起兒時的那些人物“五香蘭花豆”,“剔骨肉五香”,“雜菜五毛一碗”,“餛飩”,“黃燜魚熱咧”。。。。。於是,我的就憑著這些殘存的記憶繪畫出了一副又一幅的老開封市井人物畫。

在過去的走街串巷的叫賣人和那些為了生計打把勢賣藝的藝人如今在開封“鼓樓夜市”和“鼓樓食坊”還能嘗到那些逝去的味道,那些為了生計到處打把勢賣藝的老藝人,如今也只是在“清明上河園”中看到他們的身影了,當我拿著速寫本一遍遍的記錄著這些辛辛苦苦的絕活藝人時,不得不為了他們傳承我們中華民間雜耍絕活付出的艱辛而敬之!

所謂“藝術溯源於生活,又要高於生活”這個“高”指的是我們如何運用藝術形式去更好的把“生活”表現的更完美化,讓“藝術”在生活中升華!

人物畫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徵,衣著,神志,生活小景都是各不相同的。例“清明上河圖”不就是我們最好的古代寫生模本嗎?您看張擇端這位藝術大師,他把北宋年間那種繁華景象躍然紙上是多么的具有神韻啊!

我作為一個現代寫實風格的藝術追求者表達的是我所處時代的人物特徵。我需要如實的描繪他們的生活狀態,但如果把表現現實中的人物分毫不差的搬到畫面上來,卻又失去了繪畫的本來意義,這種寫實的人物畫在似於不似之間把握好一個尺度,讓畫面更有一個生命力,更生活情趣則卻為不易之事。

宋永強[海口宣藝畫院名譽院長] 宋永強[海口宣藝畫院名譽院長]

傳統中國畫向來是“重墨輕色”一些文人畫家在有意或無意之中往往把重彩與“俗氣”和“匠氣”相關聯,但要表現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僅僅以水墨為主的傳統畫法是遠遠不夠的。清代畫家惲壽平的“沒骨”寫花鳥得神采;近代畫家石魯,關良以“沒骨”寫人物得情趣都是很好的範例。“借名家手筆,畫今日市井”是我目 前所繪畫的路子。

現 在繪畫界派別眾多,而我們需要從各派別中汲取其長處為我所用“盡抉藩籬,優優獨造”。

在開封這片土地上,孕育了很多名家名人,我們要學會用前人的影子來塑造自我的風格。

雖這些年來取得點小小成績,但並不能代表我的藝術道路就到一定高度,往往有很多朋友尊稱我“宋大師”“宋畫家”等等。。。。。但我始終對別人說“我只是一個學畫畫的!”這句話我一直會堅持一輩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