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獻

宋慧獻

宋慧獻博士論文《著作權保護與表達自由之關係研究》,在中國法學會智慧財產權法研究會與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共同舉辦的2010年度“優秀智慧財產權博士論文”評選活動中獲獎。

宋慧獻
其個人部落格 
*博士論文著作權保護與表達自由之關係研究》,在中國法學會智慧財產權法研究會與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共同舉辦的2010年度“優秀智慧財產權博士論文”評選活動中獲獎。
*策劃、編輯中國智慧財產權藍皮書》,該系列由吳漢東教授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首部於2007年初面世。
*參與《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之“著作權戰略研究”,起草小組核心成員;
*參與《瀋陽市智慧財產權戰略研究》之“瀋陽市著作權戰略”,任首席專家、核心撰稿人。
《著作權保護與表達自由》,智慧財產權出版社。《著作權保護與表達自由》,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學術觀點摘要:
Δ倡議“著作權生態”的理念和方法論。
“著作權生態”是指著作權生長的環境以及著作權與各種環境因素相互之間的制約與促進性關係。著作權生態包括外部生態與內部生態,即著作權的制度生態與產業生態兩個層面。外部生態的構成因素是文化、制度、技術和經濟;內部生態的構成因素是作品、技術和業態。著作權生態為揭示著作權制度的生長規律、考察著作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模式與進路。同時,它也具有實踐價值,對變革著作權制度、引導產業發展具有指導意義。(《著作權生態與著作權創新初論》,本文被《新華文摘》2007年第4期轉摘。)
Δ較早研究智慧財產權與人權之關係。
智慧財產權不屬於人權。智慧財產權是一種身份性的特權。人權是目的性的權利;而智慧財產權則具有工具性。甚至,智慧財產權還是工具的工具。(《衝突與平衡:智慧財產權的人權視野》)
Δ系統研究“著作權保護與表達自由之關係",撰寫系列文章,並以此為題撰寫博士論文。
 表達自由要求表達能夠自由傳播,而著作權則允許權利人壟斷其表達,由此,著作權保護與表達自由因“表達”而相關聯,並難免發生衝突。著作權法已經為表達自由價值的實現預留了充分的空間,儘量在法律規則上避免邏輯上的衝突,其制度設計主要是:區分作品的思想與表達;合理使用制度等。即使如此,各國、尤其是在美國,一系列典型案例涉及到表達自由與著作權保護的衝突。進入網路時代,網路的自由文化與不斷擴張的著作權保護似乎處於空前緊張的矛盾之中,成為著作權法、乃至憲法學和法理學界必須正視的問題。(《著作權保護與表達自由:衝突與協調》)
Δ剖析英國現代著作權制度誕生的過程。
從16世紀初到18世紀初的200年間,英國現代印刷業、出版審查制度與印刷出版特權三位一體,同時經歷了產生、演變與發展的歷程,從而為現代著作權法的制定作了充分的觀念、法理與制度上的準備。英國著作權制度的產生經歷了一個從文化與出版管制(regulation)向財產權(property)轉變的過程。其間,書商公司發展了現代著作權的基本制度如登記等,孕育了書商特權,成為現代著作權的前身。財產權意識對於現代著作權制度誕生的必要條件;著作權制度作為出版審查的工具,表明了其固有的限制性;而言論自由思潮的流行結束了出版審查,成為現代著作權得以誕生的最後的推動。(《出版審查與英國著作權制度的誕生》)
Δ深入揭示蘇聯著作權法的制度生態。
西方著作權制度史表明,現代著作權法主要是自由主義與私權文化的產物,只有在充分肯認私有產權、意思自治與契約自由,允許言論自由與出版自由的制度環境下,著作權——個人就其創作成果所擁有的排他性使用權才具有得到承認與保護的基礎。
蘇聯國家為著作權法提供的,卻是一種惡性的生態——專制、擅權的,非法治、無憲政的政治環境。其惡性表現為,一方面,蘇聯的政治體制與現代著作權規則在性質是根本對立的;另一方面,蘇聯體制上解決此種對立的方式,只是單向的消解與異化,即蘇聯政治體制異化了著作權制度的功能、消解了其應有效力,而不是尋求相互的協調與平衡,更不是政治體制的讓步與著作權制度的勝出。
總的來看,200年前,在英格蘭自由主義思潮與實踐中,出版商特權演變為現代著作權;200年後,在蘇聯專制主義的輿論審查下,來自歐洲的現代著作權畸變為政治獎勵下的特權。(《蘇聯輿論審查與著作權法的畸變》)
Δ智慧財產權特性研究。智慧財產權的幾種特性呈現出這樣的關係鏈:客體的無體性→可複製性→共享性,最終導致,權利的觀念性→法定性→有限專有性。……我認為,智慧財產權法已在許多方面突破了民法的傳統性。我們需要建構一種既屬於民法大類,又突破民法傳統規則的智慧財產權法律制度,在智慧財產權法與傳統民法原則之間,把握好既遵守又超越的關係——遵守基礎上的超越、超越前提下的遵守。(《無中生有,有亦無——論智慧財產權之特異性,兼與物權比較》)
Δ深刻揭示智慧財產權制度對於民間文學保護的不適應性。
民間文學保護應該超越智慧財產權的狹隘視野,其最終的目的還是要有助於人類文化的多樣性。以私權保護民間文學,必須注意協調它與文學藝術傳播、創作自由等各方面的關係。(《民間文學保護:從立法宗旨到著作權制度的引入》)
Δ提出產業企業的著作權經營。
傳媒產業的深入發展提出了雙重性的著作權要求,即著作權保護與著作權經營。著作權經營是把著作權作為財產權進行開發利用,並充分運用市場策略與商業方法,使著作權增值。為此,傳媒產業需要確立完全意義上的著作權財產觀,進行從消極到積極、從保護到經營的著作權觀念轉變。著作權經營的基本路徑是利用法律規則、創新經營策略,具體方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產品鏈開發、資本化經營以及技術的產業化等。(《傳媒產業的“著作權經營”初論》)
Δ提出著作權產業乃至智慧財產權之產業價值對有限產業的依賴性和附屬性。
 著作權是一種無形資產,其價值的實現離不開相關的有形產品與產業。換言之,無形產權必須依附於有形產權,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著作權的價值歸根結底要依附於、寄生於具體的有形產品與產業的經營狀況。無論何種著作權產業門類,著作權的價值最終都要體現為產品的價值,並在產品的生產、銷售中得到實現。(《脆弱的著作權產業》)
Δ應該對某些種類的軟體著作權進行特別限制,進行弱化。
 縱觀各種限制制度,可發現一共同點:越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權利客體,其所受限制就越大。“標準化”已成為微軟作業系統為代表的某些“優勢程式”的客觀趨勢。它們已經在客觀上具有了某種程度的“通用性”。“通用性 + 實用性——標準化”。對於標準化的東西,賦予專有權保護等於以法律保護其絕對壟斷,其對社會的消極影響可想而知。(《套用軟體:從“標準化”到權利“弱化”》)
Δ造成微軟獨霸天下之壟斷格局的原因可能有多種,而以著作權保護軟體的法律制度設計定難辭其咎。——工具軟體的特性在於,一旦某種產品藉助某種力量進駐絕大多數計算機,這種占據市場的絕對性與普遍性必然對用戶的自由選擇形成控制和束縛,用戶對此種產品產生嚴重依賴。這就是市場壟斷。在壟斷的市場上,除了壟斷產品,用戶可能別無選擇。這對用戶、對其他軟體生產者都構成威脅,進而還將威脅技術進步與文化發展。(未刊文)
發表文章:
主要論文:
1.《著作權生態與著作權創新初論》/《智慧財產權》2006年第6期。本文被《新華文摘》2007年第4期轉摘。
2.《輿論控制對蘇聯著作權法效力的影響簡論》,《中國政法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3期。
3.《蘇聯輿論審查與著作權法的畸變》,《法律科學》2008年第3期。
4《著作權保護與表達自由:衝突與協調》/《智慧財產權年刊》2007年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5.《“硬幣的兩面”:著作權保護與表達自由關係初探》/《中國著作權》2006年第6期。
6.《出版審查與英國著作權制度的誕生》,《智慧財產權法研究》,系列出版物第6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即出。
7《衝突與平衡:智慧財產權的人權視野》/《智慧財產權》雜誌2004年第2期。
8《商標保護與藝術表達自由》/《中華商標》,2007年第3期。
9《是保護著作權,還是違反憲法?——黑客網站挑戰美國著作權法》/《電子智慧財產權》2001年8期。
10.《滑稽模仿與著作權保護》(合著)/《出版發行研究》2006年第6期。
11.《“著作權產業”實證研究的基礎框架:WIPO<著作權產業的經濟貢獻調查指南>解讀》/ 《中國著作權》2006年第3期;《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6/15。
12.《傳媒產業的“著作權經營”初論》/《當代傳播》2007年第3期。
13.《政府支持下的著作權社會管理:韓國模式評介》,《中國著作權》2007.2。
14.《無中生有,有亦無——關於智慧財產權特異性的思考》/《智慧財產權》雜誌2003年專題增刊。中國智慧財產權研究會學術年會徵文三等獎。
15.《民間文學保護:從立法宗旨到著作權制度的引入》/《電子智慧財產權》2002年第11期
16.《因應時代的著作權管理制度革新:日本《著作權與鄰接權管理事務法》評介》/《智慧財產權》2002年第5期
17.《套用軟體:從“標準化”到權利“弱化”》 /《中國著作權》2002年第3期
18.《中美著作權產業比較研究》/《出版發行研究》2002年第8期
19.《著作權:從規則意識到策略意識》 /《出版參考》2001年第20期
20.《今日叫好賣座,明天風光依舊?——關於著作權貿易與著作權產業的斷想》《中國著作權》2003年第1期
21.《<哈里?波特>:今日寶貝明日垃圾?》/《中國智慧財產權報》2002年11月13日
22.《走向體系化的智慧財產權: <無形財產權制度研究>評析》 /《中國著作權》2005年第6期;《智慧財產權年刊》(2005),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相關評論:
23.《網路著作權:塵埃落定會有時》 /《著作權》2000年第3期;《法制日報》等轉載
24.《十年風雨鑄輝煌:紀念<著作權法>頒布十周年座談會側記》/《著作權》2000年第5期
25.《2000書界著作權糾紛評點》 /《光明日報》、《出版參考》等
26.《好萊塢DVD著作權保護,“軟”“硬”兼施》 /《出版參考》2001年第14期
27.《蘭等書屋緣何敗北?》/《出版參考》2001年第16期
28.《尋求利益的平衡:<著作權法>修改的若干問題備忘》/《著作權》2001第6期
29.《著作權產業:世界與中國》 /《出版參考》2002年第10期
30.《制定中國民法典:要不要智慧財產權》(學者專訪) /《中國著作權》2002年第6期
31.《<網路條約>:開啟“後Trips”時期著作權制度革新》 /《出版參考》雜誌2002年第9期。
32.《軟體保護引發震盪》/《出版參考》雜誌2002年第4/5合期
33.《綜述:WIPO與亞太地區共同研討“網路條約”》/《著作權》雜誌2001年第3期
34. 《著作權貿易·著作權行銷·著作權經營》(專家訪談) /《中國著作權》2003年第3期
35. 《部長的專著與著作權》(雜文 /未刊)
* 《中國著作權》雜誌2003-2006多期卷首語,其中觀點具有創新性的有——《深入產業》;《把根紮下》;《開放的著作權管理》;《人權、私產與著作權保護》;《戰略,首先是理念與思維》《著作權產業與創新》《多維的著作權》《文化規劃與著作權保護》等。
*策劃並參與編輯《中國智慧財產權藍皮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任編輯部主任。主編吳漢東教授。
*《智慧財產權領導幹部讀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本人撰寫國際保護與外國制度兩章。
*《智慧財產權法律讀本》(約30萬字,黨建讀物出版社出版。本人作用為框架設計、核心撰稿)。
老遠先生補充:
宋慧獻,
男,河南省濮陽縣人.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學士\1988年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碩士\1996年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智慧財產權、競爭與稅法研究所 訪問學者 \2009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法學博士/2009年
曾在大學中文系任教,教授文學理論與美學課程,
新聞出版報社記者編輯,
中國著作權雜誌編輯部副主任.
中國著作權保護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