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時間: 1097年
史家對於王安石變法的內容頗多爭議,然而有一點卻是不容否認的,王安石變法的最大成就不在經濟和政治,卻在軍事上。從王安石變法開始,宋朝軍事改革特別是西北地區的軍事改革就成為了變法的重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宋朝西北軍鎮是王安石變法的“特區”,西北軍隊擁有了獨立的指揮權與統兵權,士兵的作戰素質和將領素質也隨著變法的深入而日益提高,終於漸漸扭轉了宋朝在宋夏戰爭里的被動局面,並為宋朝打造出一支難得的精銳之師,遺憾的是,這一切的成果,皆因為北宋最終的敗亡和王安石變法的是非爭論,一直被史家所忽略。
常人往往把公元1041年西夏與宋朝締結和平條約作為宋夏戰爭的結束,而在真實的歷史中,那紙和約不過是一個短暫的休止符而已。西夏開國君主元昊病逝後,宋夏之間維持了20年和平,然而宋仁宗去世後,宋夏戰爭終於風雲再起,這也成為了王安石變法的一個動因。而在宋朝新舊兩黨的爭執中,西北軍事改革也成為新法中碩果僅存的獨苗。宋朝始終將整頓西北軍務當作了國策的重點,這一政策很快也收到了回報。之後的三十多年裡,宋朝與西夏在西北連年征戰,互有勝負,卻漸漸扭轉了仁宗時代被動挨打的局面,甚至能夠主動出擊,在與西夏硬碰硬的較量里不斷蠶食西夏的戰略要地。在這場漫長的消耗戰中,國力不及的西夏終於漸漸走向了下坡路。而發生在公元1097年的宋夏平夏城之戰,則是西夏人軍事進攻里最後的瘋狂。
公元1097年,宋朝在好水川地區修築城防,號平夏城,這個堅固的要塞仿佛一把鐵釘嵌入西夏的國土中。西夏隨即做出了反應,派遣四十萬大軍攻打平夏城,以此作為進攻北宋的跳板,可他們沒有想到,在之後的十三天裡,小小的平夏城仿佛一台巨大的攪肉機,將好水川變成了西夏人的死亡之地。西夏人將平夏城重重圍困,並採用了攻城戰車等先進武器,卻在宋軍的頑強抵抗下無法前進一步。西夏人屍骨成山,傷亡慘重,宋將郭成抓住有力戰機,採用輕騎兵突襲戰術,在西夏人最疲軟的時候突然發動攻擊,一舉打掉西夏軍的指揮部,西夏四十萬大軍頃刻崩潰,宋軍乘勝追殺,大破西夏軍,此戰後,西夏軍被迫求和,宋朝的西部邊境暫時平靜了一段時間。
平夏城之戰並非是一場簡單意義的城池攻防戰,此戰是金兵南侵前西夏對宋朝最後一次大規模的軍事進攻,此戰的勝利,使宋夏之間的攻守徹底易形,也拉開了此後宋朝步步為營,逐步蠶食西夏國土的序幕。在之後的20多年中,曾經猖狂的西夏人徹底變成了防守一方。而宋朝則開始了對西夏的一系列進攻戰。儘管西夏數次打退宋朝的大規模進攻,但卻無力改變邊境上的被動局面,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後,至公元1119年,宋朝已經徹底奪取了西夏的橫山地區,使西夏失去了防禦北宋的最後屏障。如果不是金軍南下事件,我們可以預言,西夏的提前滅亡和北宋奪取河西地區,或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而平夏城之戰更讓人驚訝的,則是宋朝西北軍強悍的戰鬥力,宋軍一向因軍力素質孱弱而被人輕視,然而平夏城之戰中,宋軍一方面延續了他們善打城池防禦戰的傳統優勢,另一方面卻用宋朝人最不擅長的騎兵戰最終解決了問題,這實在是宋朝軍事戰術中的一個突破,而這個突破恰恰好北宋的西北政策分不開的,平夏城戰前,宋軍與西夏軍在西北地區互有攻守,奪取了相當多的產馬地區,為建立高素質騎兵軍團提供了保證,另一方面,王安石的軍事改革也使宋朝西北邊軍的戰鬥力提升了一個檔次。在兩宋並不光彩的外戰史上,北宋後半段的西北爭奪戰,當是一個為數不多的亮點。而如果歷史真能夠給北宋充分的時間平定西夏,並利用河西地區的資源優勢繼續打造一支強悍的騎兵,或許整個兩宋的歷史,都會換一種寫法。
遺憾的是西北軍力的強大卻並沒有讓北宋免於滅亡,對此我們只能很遺憾的說,這是北宋軍事大戰略上的失誤,澶淵之盟以來,北宋戰略防禦的重點漸漸的西傾,宋遼之間漫長的邊境基本處於不設防狀態,而一直為宋朝統治者所倚重的“八十萬禁軍”,也早已腐化不能戰,終於使北宋的國土防禦出現了“失重狀態”。宋朝西北軍的強悍只能算是北宋軍事中的異類了。到遼國滅亡金朝南下的階段,宋朝的北方防線不堪一擊,被金軍很快兵臨汴梁城下,而強悍的西北防線卻面臨著金軍與西夏軍的兩面夾攻,終於被西夏和金聯手擊破瓜分,葬送了大好的西北形勢,也使王安石的最後一絲心血付之東流,這不能不說是一件痛心的事,地方邊軍的強悍終究無法挽救國家軍事大戰略上的無能與失誤。值得一提的是,在北宋滅亡到南宋初立的這個大轉折階段,起重要作用的也同樣有原北宋的西北軍,南宋抗金名將吳階和岳飛的部隊里,都有大量來自西北軍的戰士,他們也在戰場上給金軍以沉重的打擊,證明了那支遠去部隊的輝煌與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