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陸市德安中學

安陸市德安中學

德安國中創建於1958年,原名安陸縣民辦中學,1965年更名為安陸縣城關鎮東方紅中學,1981年更名為城關鎮中學,1987年撤縣建市後更名為德安中學。

基本信息

校園概況

該校是安陸市規模較大、師資雄厚的一所視窗學校。位於城區經濟文化中心地帶,交通方便,地利人和,占地面積10660m2,建築面積8828m2,綠化面積280m2,校內教學區、生活區布局合理,環境幽靜,設施良好,設備齊全,有國家A級檔案室,有國家二類標準理、化、生實驗室,有藏書3.4萬冊的圖書閱覽室,有裝備32座的微機室和72套語音系統的語音室,有德育室、廣播室、多功能電教室、多媒體課件製作室、美術室、音樂室、衛生室等,還有標準的籃球場及各種文體設施。

校園一景 校園一景

校長簡介

工作時的楊帆偉 工作時的楊帆偉

楊帆偉,男,1968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1989年畢業於安陸廣播電視大學並參加工作,2002任安陸市太白國中校長,2007年任安陸市德安國中校長。

他熱愛教育事業,愛崗敬業,多次被上級組織評為“優秀黨員”、 “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校長”。

他自2002年開始擔任國中校長至今,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形成了自己的校長辦學思想,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德育為首,教學為主,全面育人,培養特長”的辦學理念。在他的帶領和管理下,學校已獲得了“孝感市示範學校、安陸市級普通中國小示範學校、孝感市普法依法治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德安治校

建設人文校園

李嵐清同志曾指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涉及的問題很多,情況很複雜,我們既要有全面系統的政策導向,又要抓住核心問題和關鍵環節。採取有力措施,力爭取得突破性進展。”他提出要突出抓好四個方面的核心問題和關鍵環節:一是積極推行課程改革,二是加強德育工作,三是改革考試評價制度,四是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怎樣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學校在新的課程改革實施中,把德育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為德育工作提供有效保障。在評價體系上,一改過去以教學質量一方面考核為德育工作優先考慮,堅持以人為本,強化對人的培養,學校的各方面工作都體現以“德”育人,為育人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德安圖冊 德安圖冊

一線教師是新一輪課改的實施者,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學校要求教師轉變角色,要成為德育工作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要做到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關心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師生關係。做好表率作用,注重個人修養,提高個人道德素質,在各方面起到模範帶頭作用。把社會道德素質要求內化成學生的自我要求,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怎樣把德育教學工作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之中,學校結合學生的實際和地方特點,開展了豐富多彩,寓教於樂,學生喜聞樂見的德育活動。學校針對一些留守兒童,空巢學生性格內向,情感淡漠,悲觀厭學,調皮貪玩的現狀,不失時機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利用校廣播站、班會、黑板報廣泛宣傳“感恩教育”內容。組織收集感恩故事和圖片,開展感恩宣言和演講比賽,讓學生每周向家長匯報一次學習情況,問候一句長輩身體,體驗一次感恩行動,真正理解父母的苦衷,尊重父母的勞動,常懷感恩之心。學校以紀念向雷鋒同志學習47周年和第11個“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為契機,組織學生深入開展以“弘揚雷鋒精神”為主題的學雷鋒活動月志願服務活動。學校以班為單位深入大街小巷,打掃清潔衛生,清理城市“牛皮癬”,清洗街道護欄及電話亭,使街道變靚了,生活變美了。

安陸是一塊紅色的土地,李先念曾率部在此留下深深足跡,“第四軍五師建軍”舊址、“五師司令部”、“五師政治部”、“五師醫院”、“七七報社”舊址等一大批紅色建築依然青磚瓦砌,古風依舊。這裡已成為德安中學愛國教育的基地,每年清明節,學生們都要來這裡緬懷革命先烈,立下報國之志。

法制教育是學校實施德育工程的重要一環。學校聘請了法制副校長,邀請市公、檢法等法務部門的法學專家定期來校為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講座,學習《未成年保護法》、《預防未成年犯罪》等相關法律法規,教育學生加強防範,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學校實施多方聯合,形成了學校、家長、社會全方位的德育網路,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育人氛圍,促進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從而實現了德育培養的目標。

碧山溳水,鍾靈毓秀,李白故地,翰墨飄香,在楚文化的發祥地——安陸市,有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她就是德安初級中學,這所歷經半個世紀的老校秉先哲之遺風,承先烈之弘志,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發展為本,德育為首,教學為主,全面育人,培養特長”的辦學理念。在激烈的教學競爭中長處不敗之地,一批批雛鷹從這裡豐羽起飛,展翅萬里雲天。從這裡畢業的學子,有的進入北大、清華等學校深造,有很多成為祖國棟樑之材。近幾年來,在以校長楊帆偉為首的校委會一班人的帶領下,教育教研、師德校風新月乍現,學生成績穩步攀升,社會好評如潮。讓我們一起走進德安國中,共同感受這裡的一切……

“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唐代大詩人李白在安陸白兆山隱居十年,對這裡的美景贊口不絕,當我們走進位於安陸市古德安府所在地的德安初級中學,飽覽如詩如畫的校園風光,瀏覽內容翔實的文化長廊,聆聽抑揚頓挫的琅琅書聲,接觸生機勃勃的教師隊伍,頓感如浴春風,催人奮進,如飲甘醇,沁人心脾。對這所半世紀老校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今天的德安國中緊跟時代步履,與教育改革創新的脈搏一起跳動。經過全校師生的不懈努力,使之成為安陸市規模較大、師資雄厚的一所視窗學校。

打造高效課堂

時下,全省義務教育階段新課改到了攻堅階段。然而一方面,受考試指揮棒的影響,應試教育“濤聲依舊”,另一方面,由於受教師素質偏低、課改資源短缺的限制,致使很多地方遇到不少困難。怎樣真正轉變學生傳統的學習方法,培養他們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素質和能力?德安中學集思廣益,多次召開校長辦公會、科主任會,大家一致認為:想推進新的課程改革,徹底改變應試教育中教師唯分而教,學生唯考而學的弊端,首先必須建立和諧的評價模式,在考試考核方法上,以“五育”評價代替單純的“智育”評價,以全面能力評價代替單純的分數評價,把“集中考試”改為“分項考試”,在對學生的評語上,應著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對學生的評價不局限于思想品德及文化課學習上,還應評價學生的意志、興趣、習慣等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情況,評價突出個性,凸顯特點,給每一個學生指出努力方向。在激勵評價上,應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個性的形成和特長的發展,對有特長的同學開設“閃光獎”,對助人為樂的學生設立“愛心獎”,對文體方面有特長的學生設立“小孔雀獎”,“小健兒獎”、“金畫筆獎”等等。讓每一位學生樹立自信,享受成功的喜悅。

基於這一理念,學校成立了構建高校課堂的領導小組,確立了以有效的教、促進高效的學為指導,通過學習、實踐、反思、交流、合作的實踐策略,提高教師設計、實施、評價、反思教學的能力。學校制定並實施了高效課堂的基本標準,即:教學設計精巧,講課精煉高效、主體作用發揮、分層教學落實,師生關係和諧,教學任務完成。在具體實施中,學校十分注意高效教學的準備環節,要求每位教師備內容,除備教材重點難點外,還要備歷史,備地理,備古今中外,增強知識的厚度和高度,讓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其次備學生,要求全面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根據學情有的放矢進行備課。

三是備訓練,要求根據學生個體實際,精心選擇和設計課堂練習,當堂訓練,快速反饋,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意識。怎樣抓實集體備課?學校要求做到“四到位”,即時間到位、地點到位、內容到位。備課主講人到位,備課導學案必須提前一周完成,各科任教師在使用導學案時,根據班級實際情況適當的補充和完善。這樣提高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教學交流、教學手段、問題設計、訓練檢測、課後輔導、教學評價的高效性。為讓教師開闊視野,2009年11月28日,學校派出部分教師赴江蘇海安中學、栟茶中學、洋思中學學習交流,赴山東杜郎口中學學習考察,赴荊州北門中學參觀學習。通過參觀學習,回校討論交流,全校教師受益匪淺。3月11日,在太白中學舉行的安陸市國中英語展示活動中,學校青年教師陳丹獲一等獎。青年教師趙俊翔在安陸市2010年九年級地理優質課競賽中贏得全體聽課教師的好評,目前,教師撰寫課改論文激情高漲。校長楊帆偉撰寫的《赴南京參加校長資格培訓體會》一文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對新課改很有指導意義,受到教育同仁的首肯,迄今,學校教師撰寫各類論文達200餘篇。

五十載風雨輪迴,幾代人同心共創,德安初級中學走過了艱難與曲折,如今化蛹成蝶,向世人展示的卓約風姿和迷人魅力。作為安陸市明星學校,德中人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學校在校長楊帆偉為首的一班人的帶領下,正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描繪學校發展的宏偉藍圖。

安全大於天

安全無小事,抓好安全工作是維護學校正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怎樣把學校安全工作落到實處?學校全面落實省、市相關會議精神,成立了以校長楊帆偉為組長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首先,學校針對校舍、食品等家長、學生關注的問題,組織總務處、政教處等部門組成的檢查專班,對所有校舍安全狀況及食品安全情況進行拉網式大排查。對校舍陳舊、場地狹小等安全隱患,制定了相應的整改方案。從2009年開始,學校籌資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校舍進行抗震加固,重點對北教學樓頂層進行維修,對教學樓實施防水工程,並對電教室進行維護,對校園老化的水、電路進行了改造。今年,學校決定對被鑑定為C級危房的北教學樓進行加固改造。工程規劃、申報等前期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在抓好校舍改造的同時,學校根據市教育局創建“平安校園”的精神,成立“平安校園”領導小組,制定並落實《學生安全保障制度》、《突發事件應急制度》、《安全責任追究制度》。為讓安全工作制度化,學校派專人定期對教學樓樓梯、扶手、照明燈等設施進行檢查維修,每天對食堂和超市進行檢查,防止不合格食品進入校園,每天對進入學校人員進行審核登記,定期對教學樓進行消毒,針對春季流行疾病,認真做好晨、午檢、日報告等日常工作。

為提高學生防範學校安全事故的意識和技能,學校圍繞“學校安全教育”這個主題,利用專題報告、校園廣播站、國旗下講話、班會、黑板報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安全知識,經常性進行應急逃生演練,提高學生防範安全事故的意識和技能。由於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一些安全隱患全部控制並消滅在萌芽狀態,自2009年以來學校未發生一起安全責任事故。

校園榮譽

半世紀櫛風沐雨,半世紀薪火相傳,一代一代的德中人衣帶漸寬,無怨無悔,用心智和勤勉書寫了學校的輝煌,近半個世紀以來,學校歷經了創業、發展和振興的過程,其間先後榮獲“湖北省電教試點學校”、“電教先進學校”,“孝感市教育教學管理規範化學校”、 “孝感市文明單位”、“孝感市示範學校”、“綠化先進學校”、“中學物理STS教育示範學校”、“教師實習示範基地”,“安陸市十星級文明學校”、“安陸市示範學校”“綜合治理先進學校”、 “先進黨支部”、“先進團總支”、“先進教工之家”、“雙擁先進單位”等20多項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