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建設
據中國鐵建二十局集團副總經理兼安哥拉工程指揮部指揮長劉峰介紹,作為中國標準成功運用於非洲地區鐵路建設的典型案例,該項目在啟動之初,究竟採用歐洲標準還是中國標準,曾產生過很大爭論。歷史上曾是葡萄牙殖民地的安哥拉比較信任歐洲標準,但最終中國企業憑藉更低的報價、更合理的工期和更高的質量承諾成功說服了他們,將羅安達、本格拉等鐵路大修工程交由中國企業負責。
中國鐵建二十局集團董事長雷升祥表示,在近十年的鐵路建設過程中,中國企業共聘用近10萬人次從事羅安達和本格拉兩條鐵路工程建設,有1萬多名當地工人掌握一技之長。此外,還有20餘名中國工人因交通事故、疾病、地雷等原因喪生。
對此,安哥拉總統多斯·桑托斯同意在首都羅安達附近建設一座中安友誼紀念碑,以緬懷為安哥拉戰後鐵路重建做出犧牲的中安兩國工人。
歷史資料
歷史資料顯示,本格拉鐵路最早由葡萄牙殖民者於1902年開始修建,1929年通車至剛果邊境,建設過程長達近30年。受制於沿線沼澤、原始森林等特殊地形影響,開通後火車運行時速僅30公里左右。1975年安哥拉獨立後,在長達27年的內戰中,安哥拉境內所有鐵路線路幾乎全部被炸毀。
業內人士認為,剛剛竣工的本格拉鐵路作為剛果(金)、尚比亞等內陸國家重要出海通道,將極大降低這些國家銅礦等資源出口成本。同時,通過連線尚比亞、剛果(金)、莫三比克等周邊國家鐵路網,將構建從大西洋直通印度洋的鐵路大通道,極大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