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班教師手冊

學前班教師手冊

《學前班教師手冊》是2002年01月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慕菊。本書主要介紹了學前班老師的心理素質和工作任務。

內容簡介

學前班是對入學前一年兒童進行學前教育的機構之一,是現階段農村學前教育的一種主要形式。辦好學前班,糾正學前班國小化現狀,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對推進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提高基礎教育質量有重要意義。

學前班正處於學前階段與國小階段的過渡期,是學前階段與國小階段的銜接階段,是對兒童後繼學習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承擔著為兒童進行入學準備教育的重要任務,因此,學前班迫切需要加強管理,改進教育、教學工作。

原國家教育委員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1 990—1994年周期合作項目——《幼稚園與國小銜接的實驗研究》,揭示了我國廣大地區幼稚園(學前班)與國小銜接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並通過教育實驗提出了切實有效的教育指導意見。研究認為,入學準備應是“雙向準備”。就學前準備教育而言,在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教育的同時,還需要對入學前一年兒童進行專門的(特殊的)準備,要培養兒童適應新環境、進入國小正規學習所需要的各種能力,即學習適應能力和社

目錄

學前晚期幼兒生理、心理發展的主要特徵

一、學前晚期幼兒生理髮展的主要特徵

二、學前晚期幼兒心理發展的主要特徵

第二節 入學準備教育的現狀與研究

一、入學準備教育的現狀

二、正確認識幼小銜接的實質,全面提高

幼兒素質

三、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

學前班教育的內容和途徑

第一節 合理組織教育內容

一、選擇教育內容的主要依據

二、注意教育內容的綜合性和循序漸進

第二節 綜合運用多種教育途徑

第三節 設計和組織教育活動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活動應有明確的目的性、計畫性

二、教育活動要發揮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三、教育活動要注重幼兒的參與性

四、教育活動的形式應靈活多樣

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環境

第一節 創設豐富而適宜的物質環境

一、物質環境應符合教育目標和幼兒發展

水平

二、物質環境應是安全、衛生的

三、物質環境應經濟而實用

四、物質環境應是開放的

第二節 營造和諧的精神環境

一、建立平等、融洽、親密的師生關係

二、營造和諧的幼兒集體

三、建立工作人員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

的良好關係

各類教育活動的目標、內容和指導要點

第一節 健康教育

一、健康教育的目標和內容

二、健康教育的指導要點

附:教育活動實例

第二節 認識自然和社會教育

一、認識自然和社會教育的目標和內容

二、認識自然和社會教育的指導要點

附:教育活動實例

第三節 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一、培養口語表達能力的目標和內容

二、培養口語表達能力的指導要點

附:教育活動實例

第四節 讀、寫準備教育

一、讀、寫準備教育的目標和內容

二、讀、寫準備教育的指導要點

附:教育活動實例

第五節 數學教育

一、數學教育的目標和內容

二、數學教育的指導要點

附:教育活動實例

第六節 社會性適應教育

一、社會性適應教育的目標和內容

二、社會性適應教育的指導要點

附:教育活動實例

第七節 藝術教育

一、藝術教育的目標和內容

二、藝術教育的指導要點

附:教育活動實例

學前班一日活動的組織指導

第一節 合理地組織一日活動

一、一日活動應有明確的目的性、計畫性

二、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三、合理安排一日活動

第二節 寓教育於遊戲和日常生活之中

一、堅持開展遊戲活動

二、寓教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