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上海市領軍人才, 第五屆上海市十大青年法學家。 兼任中國案例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上海市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會長、 上海市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國際刑法協會中國分會理事、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金融檢察專業委員會理事。 近五年來,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法學》、《中外法學》、《政法論壇》、《法學家》、《法學評論》、《法律科學》、《現代法學》、《法商研究》、《環球法律評論》等法律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多篇文章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光明日報》等轉載。曾獲得最高人民檢察院“金鼎獎”一等獎,中國法學會全國優秀刑法論文一等獎,上海市法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研究方向
刑法學、刑事政策學
獲得榮譽
上海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4-2015)論文類一等獎 、最高人民檢察院“金鼎獎”一等獎和上海市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上海市領軍人才; 第五屆上海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家 。
學術成果
一、近期出版主要書籍情況:
1、《刑事政策合法性的歷史》,專著,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2、《刑法學基本原理的理論展拓》,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3、《在制度和秩序的邊際:刑事政策的一般理論 》,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4、《論國家刑權力》,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5、《刑事法治的人道主義路徑》,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6、《檢察權的規範運作與人權保障》,合編,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
二、近期發表主要論文情況:
1、《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應回歸為司法政策》,載《法學研究》2014年第4期;
2、《刑事政策研究的理論自覺》,載《法學研究》2013年第1期;
3、《死刑案件可以並需要和解嗎?》,載《中國法學》2010年第1期;
4、《生產、銷售假藥行為刑事違法性之評估》,載《法學家》2017年第2期;
5、《中立的幫助行為》,載《法學》2016年第1期;
6、《違法相對性理論的崩潰——對刑法前置化立法傾向的一種批評》,載《政治與法律》2016年第3期;
7、《慎終如始的民刑推演——網路服務提供行為的傳播性質》,載《政法論壇》2015年第1期;
8、《刑事指導案例與刑法知識體系的更新》,載《政治與法律》2015年第4期;
9、《民眾心態與死刑存由分析——以魯迅思想為藍本進行的考察》,載《法學評論》2015年第4期;
10、《刑法中的“應知”引入的濫觴及標準限定》,載《法學雜誌》2015年第9期;
11、《公開固然重要,說理更顯公正——“公開三大平台”中刑事裁判文書公開之局限》,載《現代法學》2014年第2期;
12、《限制減刑的性質、適用標準及其最終解決》,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14年第4期;
13、《風險刑法的現實風險與控制》,載《法律科學》2013年第6期;
14、《刑法應當理性應對網路謠言——對網路造謠司法解釋的實證評估》,載《法學》2013年第11期;
15、《刑事立法過度回應刑事政策的主旨檢討》,載《青海社會科學》2013年第2期;
16、《買賣毒害性化學品的對象性質——以刑法解釋的協調性原則為視角》,載《法學雜誌》2013年第1期;
17、《罪刑關係法定化困境與人道主義補足 》,載《政法論壇》2012年第1期;
18、《保險詐欺共同犯罪的實踐難題及合理解決》,載《法學家》2012年第6期;
19、《刑事正義的宣諭——寬容》,載《環球法律評論》2012年第5期;
20、《儒家刑事理念是如何被原教旨化的?》,載《東方法學》2012年第5期;
21、《有毒有害食品犯罪的量刑反制思維應摒棄》,載《人民檢察》2012年第19期;
22、《 論民意在刑事司法中的解構》,載《中外法學》2011年第1期;
23、《以實體與程式協調性為視角看刑事和解舉措入法》,載《法學》2011年第12期;
24、《挪用公款罪判例體系中的司法展拓》,載《法學評論》2011年第6期;
25、《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何以成為口袋罪 》,載《現代法學》2010年第5期;
26、《從李莊案看辯護人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罪的認定》,載《法學》2010年第4期;
27、《互易毒品行為的刑法性質評析》,載《法律科學》2009年第2期;
28、《國際刑法成長的根基——人道主義訴求》,載《中國刑事法雜誌》2009年第5期;
29、《死刑存在的悖論與廢止的根本動力》,載《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30、《法定犯拓展與刑法理論取代》,載《政治與法律》2008年第12期;
31、《偽造華南虎照片獲取獎金是否構成詐欺罪》,載《法學》200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