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父母都是回響黨中央的號召從北京來到西北支寧的醫生,母親在孫萍年少時便不幸意外去世。因其天真活潑、能歌善舞、音色清亮,孫萍被老師選中進入寧夏京劇團學員班,憑著自身的靈性和艱苦磨鍊,孫萍很快脫穎而出。15歲時,孫萍主演現代京劇《賽駝之後》在全國戲劇匯演中獲三項大獎,一舉成名。孫萍扮演的女主角娜布琪引起了文化界的廣泛關注,該劇也被西安電影製片廠拍為電影。之後,孫萍又在全國戲劇匯演中連續4屆獲得優秀表演獎,成為令人矚目的藝術界新秀。在電影《霸王別姬》中,戲班的老師傅對一幫剛入行的小孩子說,“要想成角兒,就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這句再樸素不過的話道出了京劇這門藝術的真諦,除了刻苦用功外,天賦和機遇都非常重要。孫萍說,我一直感激命運對我如此的垂青。1978年,還不滿18歲的孫萍以總分第一的成績被中國戲曲學院錄取,成為該院首批20名本科生之一,同時也是中國京劇歷史上的第一代大學生。
人物生平
孫萍在大學讀書期間虛心求教,認真鑽研,在史若虛院長和京劇表演藝術家李維康、艾美君、杜近芳、張君秋等人的精心栽培下,學業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習之餘,她還撰寫有關戲劇方面的理論文章,被藝術界老前輩稱為“知識型京劇演員”。她剛剛從戲曲學院畢業就被分配到中國京劇院,當時她剛出校門進到團里,很快就擔任了重要劇目的重要角色,她的名字常常出現在戲牌上,和袁世海、杜近芳、張春華等著名表演藝術家並列在一起。當時她先後同諸多名家聯袂,演出過《霸王別姬》、《龍鳳呈祥》、《秦香蓮》、《打漁殺家》等經典劇目,受到藝術同行們的讚賞。孫萍說,那些老先生、老前輩對她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他們也是中國京劇最後的一批老先生了,那種從老戲班上帶來的“做戲”和“做人”的言傳身教使她獲益匪淺。
孫萍的先生葉金森出身於我國著名的梨園世家,曾祖父率徽班進京,形成京劇的濫觴;祖父葉春善創辦的“富連成科班”開我國京劇教育的先河,不僅聲名遠播,更深受人們崇敬,奠定了京劇國劇的地位。葉金森的父親葉龍章繼承其父衣缽,發展了“富連成戲曲學校”的事業,葉金森則得到其叔父、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葉盛章的真傳,從小練就一身武生及醜生的真功夫,集唱、念、做、打高超技藝於一身。兩個人由師徒到夫妻自然地走到一起,可謂珠聯璧合。而成為一個傳統猶存的梨園世家一員,孫萍表示,除在京劇技藝方面獲得直接營養之外,更多的是在家庭氛圍上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匈牙利演出
1990年匈牙利布達佩斯室內劇院院長和藝術總監到中國訪問時,觀看了孫萍的演出。他們完全被中國的古老藝術迷住了,對孫萍的表演更是讚不絕口。不久,孫萍與葉金森就收到匈牙利發來的邀請函,邀請他們赴匈進行文化交流。不久,二人受文化部及中國京劇院委派前往匈牙利。這一去就是9個春秋,也正是這段時間裡,孫萍力圖把京劇推向歐洲藝術舞台,並取得可喜的成就。
匈牙利有非常好的音樂傳統,是裴多菲、李斯特等藝術巨匠的故鄉,具有濃厚的藝術氛圍。匈牙利人視戲劇為非常高雅的藝術,把看戲當作最美妙的享受,劇院是集中體現他們文化修養和審美趣味的重要場所。在這樣的國度,孫萍認識到文化藝術受尊重的程度。在與諸多當地藝術家的交流過程中,孫萍發現,作為世界三大戲劇體系之一,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派與布萊希特體驗派為一爐的“梅氏京劇體系”在表演和審美情趣上同歐洲的“動作戲劇”流派有著相通之處。比如都注重演員的表現能力和手法,以形體動作來表現時空的轉換和人物內心的情感變化,力求充分調動觀眾的想像,而在道具和布景上則不求奢華。孫萍夫婦意識到,如果能將京劇藝術的精華融入“動作戲劇”中,在這種藝術形式中生根發芽,或許是京劇表演體系走向世界的一小步。他們與匈牙利裴多菲劇院合作的第一部動作戲劇是《聖·拉茲洛國王》,這個劇目在匈牙利有相當於《卡門》在歌劇中的地位。孫萍夫婦把中國戲曲的旋律和唱法以及京劇的表演程式、武打技巧引入該劇,大大豐富了角色的表現力。
主要作品
在改編《聖·拉茲洛國王》成功的基礎上,孫萍夫婦還編排了《西遊記》、《藝術家的節日》、《中國姑娘圖蘭朵》等劇目,孫萍介紹道,《西遊記》一共只有9名演員,劇中不用臉譜而改用面具,並使用高科技燈光技術,把孫悟空三借芭蕉扇鑽進鐵扇公主肚子這一段表演得出神入化,在1994年第10屆國際動作戲劇匯演中,《西遊記》獲得最佳編劇和最佳表演獎。孫萍自豪地說,現在歐洲許多國家已成立動作戲劇表演團,而要學習動作戲劇,首先就要學習中國的京劇。匈牙利總統曾四次接見孫萍夫婦,熱情地稱讚他們是“中匈文化的大使”。
1999年,孫萍應美國數所院校邀請赴美講學,她的講學得到了熱烈反響,這更增強了她把京劇藝術推向美國主流社會的信心。孫萍說,京劇講究的是“有規律的自由節奏”,與西方音樂講究“一板一眼”有所不同,剛開始他們還不是很能理解,經過努力,我們已經能讓西洋的交響樂來伴奏我們的京劇唱腔了。2000年秋,她同費城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交響樂團商定,排練交響樂伴奏京劇清唱,作為探索東西方兩大藝術融合的開端。2001年3月29日,即將訪華的賓大交響樂團舉行了匯報演出,孫萍以她美妙的嗓音演唱了《紅燈記》和《杜鵑山》中的選段,引起了轟動,更征服了西方的觀眾。對於這次演出,紐約、華盛頓和北京的媒體都給予了好評,這是孫萍探索把東西方兩大藝術瑰寶——精湛的京劇藝術與宏大的交響樂結合的大膽實踐,也是把京劇藝術推向世界藝術舞台的又一種嘗試。
京劇走上世界
她10歲開始學習京劇,與京劇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2001年3月29日,她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首次以交響樂伴奏清唱了《紅燈記》和《杜鵑山》等京劇名段,深深征服了美國的觀眾。她就是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孫萍。“外國人都覺得京劇是東方瑰寶,對京劇有一種神聖和崇拜的感覺……”當她講述起外國人對中國京劇藝術的痴迷時,她似乎也陶醉其中。
文藝沒有國界。京劇是我國的國粹,更是世界的藝術。前幾年,孫萍委員為推動中國京劇藝術走向世界而做了積極的努力,成年累月往來於美國、匈牙利等國家之間,人都消瘦了一圈。但說起那段日子,孫萍不僅沒有叫苦,反而非常自豪。她興奮地對記者說,你看歐洲的話劇表演“殺人”時,舉著刀子捅過去,就結束了。但是在中國京劇里,要先舉著刀,圍著被殺之人繞幾個圈子,然後再唱,以優美的動作刺下去,最後抽出刀來,慢慢抹去上面的血跡。這樣的藝術之美,讓歐洲人十分折服,他們從來沒見過這樣豐富的表演藝術。不過,自豪歸自豪,在幾十年的交流推動中,孫萍一直深深記得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說過的一句話:中國不會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因為中國出口的是電視劇而不是思想觀念。“她的意思很清楚,中國的文化能量不足以讓西方人擔心。”孫萍如是說。如今,中國的文化正在得到世界的認同,京劇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支力量。然而現在京劇卻面臨著“走出國門的煩惱”。
孫萍委員講了一個令她記憶尤深的事情。“在國外講學的時候,有一種深深的感觸,就是我做一個講座或者每一次講課的時候,想找一些輔助的資料,但圖書館沒有什麼太多的資料可供我參考,我只能拿我自己研究的東西,來寫成我的教案。當我講完課的時候,有很多同學問我去哪裡弄到教材,我很無奈,因為中國京劇的表演形式還沒有真正理論上的體系化,所以找不到教材。而在美國的圖書館裡,像《莎士比亞全集》、《布萊希特戲劇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都是擺得整整齊齊的,學生隨時可以去瀏覽。京劇是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可是這種表現形式確實沒有系統地介紹到國外去,因為翻譯跟不上,很遺憾。”
其他信息
孫萍曾粗略做過統計,我國京劇目前大概有1000多部,可是翻譯出去的劇本卻不到30部,而且是不全的,有的劇本只翻譯念白,而不翻譯唱詞。她舉例說,京劇《牡丹亭》裡面出現的“相公”、“愛人”、“官人”等辭彙,在英文裡用“先生”一個詞就全表達了,這樣就把中文豐富的表達和生動的文學性給抹去了。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這種狀況似乎將要改變。全國兩會期間,孫萍曾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溝通,決定成立中國人民大學國劇研究中心,目的是要把京劇表演藝術理論化、體系化,同時加大對京劇翻譯人才的培養力度,力爭使中國的京劇藝術讓世界人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