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孫福有(1882—1945)河北吳橋人。吳橋為我國歷史上雜技藝術的發源地,孫福有六歲拜師學藝,十歲隨師北上京津並闖關東下高麗,十七歲獨自搭班闖蕩江湖。1904年和1913年先後在哈爾濱和上海應邀參加俄羅斯巴羅斯基馬戲團和伊扎克馬戲團兩次赴俄演出,十月革命後他隨團去南亞各國演出,歷時14年之久。1920年孫福有從印度回到吳橋,於次年6月正式組建中國馬戲史上第一個馬戲團——中華國術馬戲團,同時仿照歐洲馬戲團的樣式首創了演出大棚,他的茄莉夫人(原為能歌善舞的著名演員)幫助訓練了一支銅管樂隊,在我國馬戲史上,第一次將西樂用於為馬戲雜技演出作伴奏,自1923年起先後在滬、皖、贛、鄂等長江流域一帶作巡迴演出,當時“大鞍子馬上丟球”、和“馬背上火棒子”以及“空中飛人”等一批高難度節目令人瞠目,馬戲團開始進入鼎盛時期。1928年起他帶了馬戲團又先後二次走出國門,在香港、澳門和南洋等地巡迴演出,歷時4年,獲得巨大成功和聲譽。泰國國王授予金質勳章一枚。此時的大馬戲團己擁有演職人員120多人,演出節目50多個,並有大象10頭,獅虎馬猴50多隻,兩台發電機和汽車14輛,鐵路運輸達16節火車車皮,規模和影響之大為世界少有
人物生平
孫福有少年時代家中貧苦,父親早亡,跟著母親艱難度日。從小在吳橋民間雜技的薰陶下自練雜技,由於無師指點,孫福有吃了很多的苦頭。有一次,他看見一個耍馬叉的藝人表演馬叉,認為這是一個少吃苦頭的技藝,便潛心練習。
約九歲時因與母親賭氣扛著馬叉隻身出門賣藝。孫福有在外一待就是十數年,回家時掙回了三十塊大洋。約在1902年孫福有跟范屯兩個姓王的雜技小班到京、津、東北、高麗演出,一年後去了俄羅斯。在俄羅斯加入了一個名叫巴羅斯基的馬戲團演出,後轉到伊扎克馬戲團。1904年孫福有回家,給母親帶回來約三百塊大洋,母親為他娶了一房媳婦。
1910年,孫福有從俄國再次回到吳橋,帶走女兒孫玉香、侄子孫吉堂等人,以“孫家班”的形式在伊扎克馬戲團演出。孫福有自身經過多年演藝活動,又學習了俄羅斯的馬戲、空中節目等,成為一位出色的演員。
1918年起,孫福有從俄羅斯繞道阿富汗、印度,於1920年回國。1928年,南下廣州、香港一帶。在香港時,得到香港商人資助,進一步擴大班底,建起了中國第一個大蓋篷,並將團名改為“中華國術大馬戲團”。
1929年,從香港到越南西貢,演出四十天,收入二十萬。後又到新加坡、緬甸、印度等地,期間馬戲團購進馬24匹、大象9頭,以及一些其他動物。在吉隆坡購置了動物大篷和小篷。在印尼購買了3輛轎車、5輛摩托、2部發動機。馬戲團陣容不斷擴大。孫福有在國外演出活動一直進行到1932年。
1933年,黃河決口,數十萬災民饑寒交迫、流離失所。黃河賑災委員會電請中華國術大馬戲團回國賑災義演。孫福有率中華國術大馬戲團經香港、汕頭到上海,在上海虹口扎篷演出。不到一旬收入二十多萬大洋,悉數賑濟災民。此時的馬戲團已有120餘人,馬40匹,象12頭,獅、虎、熊等50多隻。
抗戰爆發後,在戰亂中馬戲團正常演出無法進行,只能勉強維持,先後在江西、貴州、四川等地活動。1943年,在桂林結識了田漢,經田漢和桂林市長陳恩元的提議,將團名改為華僑國術馬戲團。
1945年,華僑國術馬戲團流動演出到了重慶,孫福有病故。一代雜技宗師離開了他為之貢獻了畢生的雜技事業。重慶各界為孫福有舉行了極其隆重的葬禮,當地軍界、政界、演藝界及其他各界近萬人參加了葬禮。
孫福有故去後,該團由其夫人余慧萍率領。1947年余慧萍離團定居上海。該團由孫吉成率領,1948年由於戰後環境艱難,該團無法維持而解散。
成就及榮譽
1928年,南下廣州、香港一帶。在香港時,得到香港商人資助,進一步擴大班底,建起了中國第一個大蓋篷,並將團名改為“中華國術大馬戲團”。 並於1942年經田漢倡議,把“中國國術馬戲團”改稱“華僑馬戲團”。
出演
半個多世紀以來,馬戲團先後四次出國演出18年,巡迴演出30多個國家和地區,曾輝煌一時。但經過八年抗戰,損失慘重,馬戲團從30年代“應有盡有、樣樣精彩”的頂峰而逐漸垮了下來,年過花甲的孫福有於1945年2月突發心臟病離開了人世,劇團由余慧萍夫人苦苦支撐,1948年初華僑馬戲團宣告解散。作為中國第一個大馬戲團雖然結束了,但他創造的劇團組織結構等形式被繼承了下來,孫福有的弟子和傳人在解放後成為全國各大城市雜技團的骨幹。在1997年由河北省政府等四個單位聯合主辦的“中國吳橋雜技藝術節”上,召開了“孫福有雜技藝術研討會”,孫福有的半身塑像屹立在河北吳橋雜技大世界的廣場中心,底座上刻有莫克萊爾先生法文親筆題詞“紀念世界現代馬戲之父——孫福有先生”。
個人作品
演出開始主要以《飛刀》、《馬叉》、《鑽刀門》等十幾個節目為主。他的演技既有濃厚的中國特色,又吸收了俄國雜技的精華,後來增加了《空中飛人》、《跳板》、《大車輪》等10個大型節目
個人其它信息
孫福有有妻子,一是1904年孫福有回家,母親為他娶了一房媳婦--余慧萍。第二是在俄羅斯莫斯科與當地女藝人嘎麗結婚。
孫福有故鄉孫龍村屬溝底鋪鄉,在縣城東北20里。一進村就給人異樣的感覺,多見房屋少見人,村民多數出外走江湖了,只把他們的身影留在村里,那就是布滿大街小巷牆壁上形形色色的雜技藝術造型。
孫福有故居在村東路北,一團大院,滿園樹木,綠陰托起一座灰色小洋樓,與村里其他紅磚平房相比,真是羊群里跑出來一隻駱駝。小洋樓是孫福有為他的俄羅斯妻子所建,水泥圓柱,拱門尖窗,門楣雕刻圖案,房檐上有瓶形欄桿,三面木製迴廊,一派十足的俄式建築風格。1933年施工時花費1.4萬塊大洋,水泥從天津漕運而來,磚瓦石灰當地定做,工料講究,磨磚對縫,70多年過去依然光彩如初。據說落成那天,來看熱鬧的人山人海,風傳雜技之王為他的俄羅斯妃子蓋起了一座小克里姆林宮。這般豪華家宅當然會引起一方眼紅,不久便招來一次土匪綁票,孫福有的女兒被打死,母親被劫走,贖資花了500塊大洋。
眼前這座小洋樓已經接待過數十萬名參觀者,其中包括上千名世界名國雜技界知名人士,大家對這位雜技大師獻上了無限的敬意。
社會評價
《世界馬戲史》主編莫克萊爾先生譽為“世界現代馬戲之父”
世界現代馬戲之父----孫福有
人們稱孫福有為“現代雜技之父”
人們稱孫福有為現代雜技之父,不僅因為他超人的技藝和組織才能,還因為他有兩項重大發明,對世界雜技事業的發展產生了劃時代的作用。一是他研製的大蓋棚,使雜技自古以來撂攤演出走向舞台藝術。二是他發明的保險繩,使雜技藝人由危機四伏進入了文明和人性化時代。大蓋棚和保險繩,一直沿用至今,在成千上萬名雜技藝人眼裡它們是孫福有大師的化身,是雜技人的保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