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拉馬丁所作詩歌]

孤獨[拉馬丁所作詩歌]

該詩歌是法國十九世紀第—位浪漫派抒情詩人阿爾封斯·德·拉馬丁在1817年12月25日得知戀人朱麗不幸病逝後懷著悲痛寂寥的心情所作,以此紀念那份曾經的愛情,更有對人生短暫、幸福易逝的感悟。

詩歌譯文

當夕陽西下的時候,我常常滿懷著憂傷,

坐在高山上那棵老橡樹的濃蔭下。

我每每向原野極目遠眺,放眼四望,

只見從我的腳下展現出變幻無常的圖畫:

這裡,波濤洶湧而泛起浪花的大河發出低沉的呼喊,

彎彎曲曲地伸向前方,在迷茫的遠處隱去影蹤;

那裡,平靜的湖鋪開酣然入夢的微瀾,

黃昏的星辰從水中升向天空。

那鬱鬱蔥蔥的樹林所環抱的群山頂上,

暮色依然投下最後一縷光線,

披著輕紗的月亮這黑暗中的女王冉冉升起,

已經染白了天際的邊緣。

這時,從那哥德式鐘樓的尖頂直往外沖,

一陣莊嚴的樂聲向長空飛揚,

旅人止步不前,

田野的晚鐘把白天最後的餘音融入神聖的合唱。

但面對眼前一幅幅美妙的圖畫,

我這無動於衷的心竟然既不覺得入迷,也不感到激奮,

我出神地俯瞰著大地,猶如四處飄泊的幽靈。

活人的太陽再也曬不熱死去的人們!

從南到北,從東到西,

從一個山岡到又一個山岡,我的目光白白地搜尋。

我環顧這蒼茫大地的四面八方,

不禁嘆息:到處都沒有幸福在等待我。

這片幽谷,這群宮殿,這叢茅屋,對我有什麼意義?

啊,魅力在我心目中早已蕩然無存的幻象;

啊,河流,懸岩,森林,如此珍貴的遺世獨立之地,

你們僅僅少了一個人,整個世界就顯得滿目荒涼。

無論太陽的環行開始踏上旅程還是告終,

當它運動時我都向它投以冷漠的目光。

在它不是西沉就是東升的忽陰忽晴的天空中,

太陽與我有什麼關係?我對歲月可什麼也不再指望。

縱然能跟著它進行無止境的遠遊,

我的眼睛也只會看見到處都是荒漠與虛無。

對它所照耀的萬物,我一無所求;

對這無限的宇宙,我一無所圖。

然而越過它的軌道的界限,

啊,自有真正的太陽照亮又一片天空的樂土。

一旦我把自己的軀殼留給人間,

我的眼前也許就會出現我夢寐以求的幸福!

在那裡,我也許就會陶醉於我所渴望的清泉;

在那裡,我也許就會再度獲得希望與愛情,

再度獲得那引得每一個靈魂都在企盼

並且沒有寄居塵寰時的虛名的美滿的幸福!

既然我不能駕起曙光向你飛馳,

啊,我所憧憬的朦朧的幻象,

我為什麼還要滯留於塵世?

這塵世與我之間實在沒有什麼共同的地方。

當林間的黃葉紛紛飄落在草地上,

晚風襲來,頓時把落葉掃入幽谷中;

而我,我正像這枯葉一樣。

啊,你就把我像枯葉般捲走吧,狂暴的朔風!

詩歌鑑賞

1816年10月6日-26日,拉馬丁在埃克斯城布爾熱湖濱結識了朱麗·查理。聰明而有教養並熟悉巴黎文學界的朱麗,使嚮往榮譽的青年詩人傾慕不已。1817年1夕i 8日,拉馬丁赴巴黎與朱麗相會,在四個月的歡聚中又一次領略了結合的幸福。8月21日,拉馬丁赴埃克斯,但朱麗因纏綿病榻終未如約而至。12月25日,拉馬丁在米利突然得知朱麗當月18日在巴黎病逝,悲痛欲絕。1818年8月,拉馬丁在寂寥惆悵中寫成《孤獨》。

這首詩始而以浮現於內心深處的特別富有象徵意義的景物顯示出詩人對如煙往事的追憶與眷戀。那沐浴著斜暉的高山,那濃蔭如蓋的老橡樹,那任人遊目騁懷的原野,那變化不定的圖畫,那漾起漣漪的平湖,那代表光明的月亮,依然歷歷在目;旅人駐足諦聽的那莊嚴的鐘聲,依然素回耳際……可誰料而今,山河如故,玉顏不見;風景依舊,倩影無存/這物是人非的殘酷現實,怎不叫他柔腸寸斷呢?唯其創巨痛深,他才面臨良辰美景而無動於衷。終日凝眸,四處尋覓,伊人卻杳如黃鶴,了無蹤影,他不禁黯然神傷,萬念俱灰。既然幸福已隨伊人一去不復返,那么,無論雕欄玉砌,桂殿蘭宮,抑或蓬牖茅椽,繩床瓦灶,無論富埒王侯,貴為天子,抑或簞食瓢飲,鶉衣百結,他自然都置之度外;既然太陽只屬於活人而不能給死者以絲毫溫暖,那么,夕陽西下也罷,旭日東升也罷,陰雲密布也罷,晴空萬里也罷,他自然也都漠然置之,因為伊人消失,整個世界在他看來就只是一片空虛,滿目荒涼。他之所以對萬物一無所求,對宇宙一無所圖,是因為他夢寐以求的,僅僅是伊人而已。

詩人執著的追求進而從現實世界轉向幻想世界。他從痛苦的深淵中體驗到,在這塵世,他不過是個流亡者,而那自有真正的太陽照亮又一片天空的樂土,才是他的歸宿。只有在那裡,他才能與伊人重逢,再度獲得希望與愛情,再度獲得美滿的幸福。這種憧憬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他終於向呼嘯的朔風寄託了真誠的渴望。

作者簡介

阿爾封斯·德·拉馬丁 阿爾封斯·德·拉馬丁

阿爾封斯·德·拉馬丁(1790-1869)法國十九世紀第—位浪漫派抒情詩人。1811年秋漂泊義大利,在那不勒斯認識了一個叫格拉齊拉的姑娘,後來為她寫了一部小說《格拉齊拉》。1816年秋,他在法國東南都溫泉區療養,認識了一位老科學家的年輕妻子,兩人相戀。她次年的病故給他帶來懊喪的回憶,寫下了許多悲嘆愛情、時光、生命消逝的詩篇,後結集為《沉思集》,1820年發表後獲得上流社會的熱烈歡迎而一舉成名。他還著有詩集《新沉思集》、《詩與宗教和諧集》,小說《一個女僕的故事》、《聖普安的石匠》等。拉馬丁長於抒情,詩歌語言樸素,節奏鮮明,但情調低沉、悲觀。他認為詩是心靈的語官,是感情充溢時的自然流露。代表作《沉思集》給人以輕靈、飄逸、朦朧和淒涼的感覺,著重抒發內心深切的感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