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義蘇家莊

孝義蘇家莊

蘇家莊位於孝義市西郊,東與桃園堡交界,西與宋家莊接壤,南與賈家村相連,北與汾陽交界。村域面積約2.5平方公里,全村人口約2010人。

簡介

蘇家莊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民風淳樸,素有金蘇莊之稱。村莊呈正方形,有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三巷,即南巷、武巷、寨巷(寨名清風寨,傳說尉遲恭鎮守白壁關時曾在此屯兵紮寨)。兩宅,即王宅、廳坊院;一寺,即慈勝寺。

名勝

慈勝寺

又稱法性禪院,始建於金天會九年(1131年),明中葉遷址北移,後世又進行過修葺。

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單檐硬山頂,斗栱為三踩單下昂。殿內供有彩塑8尊,與建築同慈勝寺,又名法性禪院(金泰和七年敕賜),明中葉遷址北移。清康熙、乾隆、嘉慶、同治年間都曾進行過和度不同的擴建成和修葺。該寺建築計有:釋迦正殿三間:內為拱型無梁,外形硬山頂式;東西偏殿各四間:皆為拱型窯洞庭湖;天王前殿三間,亦為拱型窯洞,頂部建有鍾、鼓二樓。因正殿內現存明代彩塑佛像11尊,殿頂為明代琉璃脊獸,1963年,被公布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宅

王宅(俗稱石頭院),位於蘇家莊西街,據說是一王姓巨商的宅第。該宅占地面積較大,二進院,內置窯洞三十餘間,。正宅院為正品型磚石三層樓,緊靠正宅西側是該富豪的莊園,占地約五畝,園門大匾額及楹聯字為磚刻,系本邑清代舉人秦龍觀書寫。字跡完好,楷法爐火純青今人莫能及比,匾額四字為“德發農莊”,該富豪以德取財,商農兼尚,持家之道可見一斑。

石宅門,蘇家莊王家宅院大門,高3.2米、寬2.8米,造型雄偉,令人稱絕,堪稱“呂梁第一門”。其門框、門額、門匾、門柱、檐檁、插枋、花芽等全部用青石雕刻築構,據匾額所記,為清乾隆年間雕品。

石碑樓,位於蘇家莊村蘇氏墳,樓體坐北朝南,平面方形,單檐歇山頂式。全部石雕坐落於長2.36米,寬、高各0.6米的長方形石台上。樓中立一墓碑,上書“皇清例贈登仕郎鄉飲耆洪王蘇公之墓,清道光十三年(1833)歲次癸已初夏中。

廳坊院

王宅西側是廳坊院,該大院為坐北朝南三進大院。占地約七畝,內有走廊磚窯計四十三間。分正門、偏門、後門等,各門都設有檐廊、影壁、隔屏牌坊、匾額。該院有文雅清淡、莊重、考究的大家氣派,據此疑是宋代官宦員外之類之府第。從前院拾階而上,進了中門便是寬敞的“抱廈廳”,廳坊居多,廳坊院由此而名。

魁星樓

魁星樓也稱奎星樓,位於蘇家莊村東、西北二環路邊,始建於清代,2005年被評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魁星樓高20米,磚構四層,四層均為室,平面方形、寬深均為7.8米。下兩層體量相等疊置,形同茶座,均朝南開半圓形券門。上兩層明顯收分,東向辟拱券門,頂層為六邊形,並於南北兩面辟有六角形窗,木構額枋搭交,六角攢尖瓦頂。

魁星樓一、二層均為長方形窯室,三層為六邊形磚室,疊澀出檐,四層為木製建築六角攢尖頂式,起脊翹角,六角飾銅製響鈴。二、三、四層均留有繞廊,供遊人憑欄眺望,居高臨下可鳥瞰遠處景色。傳說中魁星是主宰文章興衰的神,其塑像右手高舉一支斗筆,左腳蹺起,據說那斗筆點到誰的頭上,誰就能中狀元,這不僅令讀書人對其頂禮膜拜,連平民百姓也向其焚香叩求,以祈禱本地文人輩出,文風昌盛。.

魁星樓東側有樂樓,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卷珊簡瓦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