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女五桶

從前,潮汕人嫁女,有錢的十箱八囊,嫁金嫁銀嫁奴囝(隨嫁婢僕),嫁田嫁房嫁壽板(六片油上紅漆的棺材板)。總之,什麼都可以陪嫁,不嫌其多,越多越風光。

簡介

當然,貧窮人家日子難度,只有幾件自身紡織剪裁的粗布衣服,但有些東西卻是必備的,這就是面桶、水桶、腳桶、屎桶、旗桶。這是女兒一進夫家便急切要用之物。這“五桶”,反映了過去潮汕人的一套生活方式。

五桶詳解

面桶即洗臉盆。那時沒有塑膠陶瓷製品,洗臉和洗碗一樣,各用一隻矮木桶。有錢人用的是銅面盆。其餘幾樣桶呢?說起來有點可笑。潮汕人天天要洗澡,也人人要上廁,可是,老式房屋從來沒有浴室廁所。不管你住的是“四點金”,還是“下山虎”,是“雙背劍”還是“四馬拖車”,一律在屋後放個屎缸,或再加個尿缸。屎桶即北方人的馬桶,放在房間陰暗角落,供方便之用。大清早把屎尿倒進缸里,隔幾天便有人從後門挑走。因而倒馬桶可謂潮汕一景。入夜,遙聽鈴聲已響,家家的女人們都提著馬桶在門前恭侯,有紅有黑,還有白胚只上桐油,形態也各異。倒糞的農民兄弟一走,娘們都在門前沖刷馬桶,有些人不願立即把馬桶提回屋裡,還要放在門外晾乾,讓臭氣揮發掉,路人此時只好掩鼻疾走。倒馬桶的景象,今天老上海的里弄還可見到。生活之需,難說不雅。

南方沒有澡堂,潮汕人那時洗澡都在房間裡,用水桶提水倒在腳桶里。腳桶有兩個,男人洗澡的兼洗男衣及童衣,女人洗澡的洗女衣,界限分明,不可移用。旗桶也稱腰桶,為一高度和直徑各50厘米的木桶,桶底隔在桶牆的黃金分割處,上淺下深,倒轉過來也可用,此為女人專用物,“上層洗褲,下層洗布”。褲者,女人之褲;布者,從纏腳布、產婦蓐布到馬布等物都是,人們視為穢物,故置之最下層。現代人大多不識旗桶為何物,男女平等了,男衫女褲放進洗衣機一起洗,馬布也進化為衛生棉,再進化為眼前的一次性安樂巾了。名曰“旗桶”,不知是否與旗袍一樣,傳自旗人。

馬桶的功能其實是一樣的,不管貧富尊卑,但有錢人總要挖空心思把它做成一件藝術品,縷金鑲玉,像要放在公眾場合讓大家瞻仰似的。
潮州歌冊《英台行嫁》寫祝英台的妝奩多不勝數,其中有一個錫尿壺,偏與錫酒瓶放在一起。這種尿壺球狀而有把,是男人的溲器。不過潮人普通用陶製的。
由於洗澡大小便更衣等一應事務都在房間進行,為避免被人窺見,舊式建築講究“光廳暗房”,廳要光亮,房要幽暗。今人參觀某些古老建築,常會詫異於房裡為何不開窗。

過去常用的桶不止這些,比如飯桶,便不要女方陪嫁,以免被人笑話靠媳婦家吃飯。說白一點,可以嫁一百畝田,卻不要嫁一隻飯桶,這是潮汕人很看重的面子。還有眠床被席,潮汕人稱為“花棚”。這是傳宗接代、瓜瓞連綿之所在,男方也一定要自備,以示清淨。今人出嫁,已不用那么多桶了,只保留一隻搪瓷臉盆,裡面放些面巾、洗滌及化妝用品罷了。
許多事物都和歷史有關。想當年,糞肥是農家寶,農民兄弟爭著要,甚至要用錢買,連水溝也被舀得乾乾淨淨,糞肥土雜肥都回歸大自然,這樣,衛生條件雖差,也不見大便蛆蟲遍地。今天,各人的洗手間修飾得香氣襲人,簡直可當書房用,卻常嘆抽水馬桶漏水,排污管堵塞,下水道也不配套,污水溢出地面等等,但這已是題外,屬於城市管理的學問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