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臨床解剖學圖譜

主要從事臨床解剖學研究,近幾年來在針灸經穴的數字解剖學研究方面有新的見解。

基本信息

書名:婦產科臨床解剖學圖譜
原價:120.00元
作者:原林主編
出版社: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6-1
ISBN:9787533138851
字數:120000
頁碼:258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鍾世鎮院士作為總主編、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現代臨床解剖學叢書》問世6年來,受到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該《叢書》已成為目前許多臨床工作者的案頭必備參考書,但書中以文字和簡圖為主的寫作形式,對於形態結構的描述受到一定的限制,鑒於臨床工作的特點,迫切希望有一目了然的實物圖像資料指導臨床實踐。為此,我們以南方醫科大學(原第一軍醫大學)臨床解剖學研究所(所長為鍾世鎮院士)為依託,聯合有關臨床解剖學研究的學術帶頭人及臨床知名專家,用2年時間完成了這套臨床解剖學圖譜。“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鍾世鎮院士開創的臨床解剖學新領域,為我國的顯微外科和其他臨床外科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形成了完善的學術理論體系和治學思想,為體現學界對學科開拓奠基前輩的尊重和學術思想的延續性,參加編寫的專家一致要求將新出版的臨床解剖學圖譜命名為《鍾世鎮臨床解剖學圖譜全集》。我們編寫的這本《婦產科臨床解剖學圖譜》,為《婦產科臨床解剖學》的姊妹篇,兩者之間有一定的延續性,又有近年來婦產科臨床發展中關注較多的解剖學結構,既互為補充,又別具一格,以適應婦產科臨床新技術套用和發展對解剖形態學的需求。
本圖譜在編著過程中,遵循科學性、實用性、針對性和創新性這一臨床解剖學的指導思想,將解剖學知識與臨床套用實際緊密結合,儘可能做到科學內涵與藝術觀賞性有機的統一。
本冊圖譜在編寫的過程中,堅持符合臨床實用需要,標本設計和簡要文字表述力求解剖結構的系統性與臨床實踐的多變性有機的結合。圖中的標本多數是在王興海高級實驗師的帶領下,由解剖學教研室的技術人員重新製作,其中臨床手術中的圖像,主要由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珠江醫院婦產科何援利教授提供。  《 婦產科臨床解剖學圖譜》共有四章,分別為婦產科相關結構,內生殖器,外生殖器和乳房、胎兒、胎盤。全冊共有300多幅圖。解剖學名詞以國家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1991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為準。 圖譜初稿完成後,主編作了統審和整理,最後由總主編鐘世鎮院士終審。圖像由解剖學教研室吳濤和王煥平同志負責技術處理。作者們都是在繁重的教學、醫療、科研之餘擠時間完成各自任務的,付出了辛勤勞動。解剖學教研室的同仁們為圖譜的編著給予鼎力支持。編寫時參考了丁自海、原林主編的《系統解剖學彩色圖譜》等資料。在此向所有為本圖譜問世做出貢獻的同道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錯誤或不妥在所難免,懇請同道和讀者指正。

目錄

婦產科臨床解剖學圖譜第1章婦產科相關結構圖1-1 女性胸腹部標誌線(腹側)圖1-2 腹部常用切口圖1-3 腹壁層次圖1-4 腹直肌的3個水橫切面圖1-5 腹壁的層次(示意圖)圖1-6 腹前外側壁層次(1)圖1-7 腹前外側壁層次(2)圖1-8 腹外斜肌圖1-9 腹前外側壁層次(3)圖1-10 腹前外側壁層次(4)圖1-11 腹前壁血管和神經圖1-12 腹直肌內動脈吻合圖1-13 腹壁內面觀圖1-14 腹直肌鞘後層圖1-15 腹壁上、下動脈吻合(內面觀)圖1-16 腹股溝淋巴結群圖1-17 髂內、外淋巴結 圖1-18 髂、腹股溝淋巴造影圖1-19 腹股溝區淺動脈圖1-20 腹股溝區的血管圖1-21 腹股溝區的動脈和靜脈圖1-22 女性骨盆圖1-23 男性骨盆(前面觀)圖1-24 骨盆後面觀圖1-25 女性骨盆(前面觀)圖1-26 男性骨盆(側面觀)圖1-27 女性骨盆(側面觀)圖1-28 男性骨盆上口圖1-29 男性骨盆下口圖1-30 骨盆內側面觀圖1-31 女性骨盆上口圖1-32 女性骨盆下口圖1-33 骨盆軸、平面、傾斜度和徑線……第2章內生殖器第3章外生殖器第4章乳房、胎兒、胎盤
作者介紹
原林,1953年生,河南開封人。現任南方醫科大學(原第一軍醫大學)解剖學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解剖學會副理事長,全軍解剖和組胚專業組副主任委員。《中國臨床解剖學雜誌》副主編和《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rmy》副主編。國家“863”課題中國數字人課題組組長,主持國家和省部級重點課題5項。主要從事臨床解剖學研究,近幾年來在針灸經穴的數字解剖學研究方面有新的見解。發表論文60餘篇,主編專著3部,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專利3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