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民族存在於社會之中,社會也存在於民族之中。漢族、少數民族、歸僑乃至外國僑民與海外世界,都可以在這一框架中獲得更深入的理解。社會、民族與國家、全球已處於相互聯繫、互為因果的整體之中,因此對任一部分的研究,都需要在此整體性框架下進行。本叢書收錄的各項精彩研究,採取比較的視角、田野工作的方法,從諸多角度探討不同民族與社會的機理及其相互關係。這些研究不僅體現出人類學在認識民族與社會方面經驗研究的可貴積累,,還體現出整體方法論上的可喜突破。從中也體現出費孝通先生所倡導的“從實求知”、“多元一體”、“和而不同”、“文化自覺”等理念,進而推動中國人類學與民族學的發展。
本書為“民族與社會叢書”之《娘家與婆家》,以作者在山東一個村莊的田野調查為基礎,從實踐和性別的角度重新考察中國社會的親屬關係體系。
內容簡介
在被界定為父系父權親屬制的中國社會,為什麼會存在普遍的“妻管嚴”現象?為什麼眾多家庭在日常往來中與母系親戚保持著更為密切的關係?本書以作者在山東一個村莊的田野調查為基礎,從實踐和性別的角度重新考察中國社會的親屬關係體系。作者指出,婦女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親屬關係經營活動,構建出了不同於正式父系譜系關係的實踐性親屬關係網路,並使婦女在父系體制內創造出自己的生活空間和後台權力。
目錄
導言 實踐與性別視角下的親屬關係
兩個分家事例
為什麼分家?
主流視角遮蔽了什麼?
新視角下的婦女親屬關係實踐
第一章 村莊生活:“為人”中的關係網路
張村一日
親屬結構:“自家”和“親戚”
“為人”:鄉村生活中的人際交往
第二章 閨女:婚姻預期下的娘家生活
“為閨女”的生活
家譜外的家庭成員
說親和定親
第三章 從娘家人到婆家人的過渡
待嫁的日子
婚禮上的新娘
兩棲的初婚生活
第四章 小媳婦:生活家庭的建立
生育
作為子輩訴求的分家
作為兒媳婦訴求的分家
新的生活家庭的建立
第五章 老娘們:生活家庭的經營
生活家庭的內部關係
誰在當家
家庭的“為往”網路
第六章 老媽子:在變化中重新適應
生活家庭的巔峰階段
生活家庭的衰落
老年婦女的贍養
第七章 喪禮:交接完成與身份確認
喪禮的基本過程及其意義
娘家權力的交接與延續
婦女的身份確認
延伸的討論:女性的身份歸屬及其文化意象
討論 女性的後台影響力
女性的生活空間與鄉村社會網路
隱蔽的情感權力
走向前台的後台權力
參考文獻
後記
英文內容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