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威省 (英文Province Wellesley;馬來文:Seberang Perai),全名威爾斯利省,中國譯威斯利省,是馬來西亞州屬檳城州在馬來半島上的屬地。此地原稱馬來名Seberang Perai,屬於吉打王國。1800年,英國殖民此地,改稱英文名Province Wellesley ,當時的華人譯為威爾斯利省,簡稱威省。馬來亞於1957年8月31日獨立後,此地即恢復馬來名Seberang Perai,但Province Wellesley 還是有人繼續使用,而華人至今仍然沿用中文名威省。
交通
“檳島中部”和威省之間有一座長達13.5公里的檳威大橋連線。
根據計畫,“檳島南部”將建設另一座橋:檳城第二大橋,與對岸的威省連線(此座東南亞最長的橋是由馬來西亞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興建)。
另外,兩地也有渡輪服務。
行政區
威省分成以下三個縣:
縣名 | 馬來文 | 縣城 | 馬來文、英文 | 簡介 |
北區縣 | Daerah Utara、Seberang Perai Utara | 北海 | Butterworth | 北區縣 工 商業 比其他二縣發達,主要工業區有位於南部的北賴工業區。縣城北海是馬來半島北部的重要海港。北部 農業 發達,有大片 稻 田。 |
中區縣 | Daerah Tengah、Seberang Perai Tengah | 大山腳 | Bukit Mertajam | 工商業尚算發達,有油山村工業區(Bukit Minyak)及柔府工業區(Juru),縣城大山腳是北馬的 交通 要道,有 列車 經過。 |
南區縣 | Daerah Selatan、Seberang Perai Selatan | 高淵 | Nibong Tebal | 農業發達,有大片 油棕 園。 漁業 也很發達,南區縣的小鎮淡汶(Tambun)是吃 海鮮 的勝地。 |
歷史
威省和檳島原屬吉打。1800年,吉打蘇丹把威省割讓給當時已管轄檳島的英國東印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