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供職於東京某建築公司的野野宮良多系出高等學府,他事業有成,家境優渥,與妻子和兒子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無論從哪一方面看都確鑿無誤是人生的勝者。
突然有一天,醫院來的一通電話讓良多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痛苦抉擇。六年以來朝夕相伴的可愛兒子竟然與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而這一切都始自當年在醫院陰差陽錯的誤抱。與野野宮夫婦面臨同樣窘境的還有齋木夫婦。分分秒秒,經年累月積澱下來的父子親情,早已超越了血緣的羈絆。如何抉擇,怎堪割捨。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福山雅治 | 野野宮良多 | |
尾野真千子 | 野野宮綠 | 簡介 良多的妻子 |
真木陽子 | 齋木尤加利 | 簡介 雄大的妻子 |
中川雅也 | 齋木雄大 | |
二宮慶多 | 野野宮慶多 | 簡介 良多的息子 |
黃升炫 | 齋木琉晴 | 簡介 雄大的長男 |
風吹淳 | 野野宮のぶ子 | 簡介 良多的母親 |
田中哲司 | 鈴本悟 | 簡介 律師、良多的朋友 |
國村隼 | 上山一至 | 簡介 良多的上司 |
夏八木勛 | 野野宮良輔 | 簡介 良多的父親 |
樹木希林 | 石關里子 | |
大河內浩 | 織間忠治 |
職員表
製作人 | 畠中達郎、龜山千廣、Tom Yoda、松崎薰、田口聖 |
導演 | 是枝裕和 |
編劇 | 是枝裕和 |
攝影 | Mikiya Takimoto |
配樂 | Takeshi Matsubara、Junichi Matsumoto、森敬 |
剪輯 | 是枝裕和 |
藝術指導 | 三松惠子 |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
角色介紹
| |
| |
| |
| |
| |
|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
音樂原聲
すなおな心 (25の練習曲より) | ある親子 | |
帰宅 | 入り口 | |
これから | 絆 | |
戻る | 清い流れ (25の練習曲より) | |
絆-拡張 | 絆-再生 | |
パルティータ第2番 ハ短調 BWV826 I.シンフォニア | パルティータ第2番 ハ短調 BWV826 II.アルマンド | |
パルティータ第2番 ハ短調 BWV826 III.クーラント | パルティータ第2番 ハ短調 BWV826 IV.サラバンド (劇中使用楽曲) | |
パルティータ第2番 ハ短調 BWV826 V.ロンドー | パルティータ第2番 ハ短調 BWV826 VI.カプリッテョ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アリア (劇中使用楽曲)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1変奏 (1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2変奏 (1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3変奏 同度のカノン (1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4変奏 (1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5変奏 (1段または2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6変奏 2度のカノン (1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7変奏 ジーグのテンポで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8変奏 (2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9変奏 3度のカノン (1段鍵盤) (劇中使用楽曲)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10変奏 フゲッタ (1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11変奏 (2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12変奏 4度のカノン (1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13変奏 (2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14変奏 (2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15変奏 5度の転回カノン (1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16変奏 序曲 (1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17変奏 (2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18変奏 6度のカノン (1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19変奏 (1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20変奏 (2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21変奏 7度のカノン (1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22変奏 アラ・ブレーヴェ (1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23変奏 (2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24変奏 8度のカノン (1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25変奏 (2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26変奏 (2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27変奏 9度のカノン (2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28変奏 (2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29変奏 (1段または2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第30変奏 クオドリベット (1段鍵盤) |
ゴールドベルク変奏曲 BWV988 アリア・ダ・カーポ |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
幕後花絮
•Lily Franky在片中有一場非常溫馨的戲,戲中他和孩子們洗澡,期間喝了一口洗澡水並吐出來。這一幕來自導演的真實經歷,是枝導演自稱和孩子洗澡時曾這樣玩過,但是被老婆罵不講衛生。
•片中有一句沒有用到的台詞,是良多找到離家出走的兒子後,雄大對良多所說的,"育兒的過程不是'擊球'而是'接球'"。福山自稱現實中的自己其實屬於接球手。
•史匹柏感動之餘,也與是枝裕和達成了翻拍美版的意向,並詢問是枝導演是否願意拍一部英語影片。是枝以語言問題婉拒,史匹柏則以"他的朋友"張藝謀和克里斯蒂安·貝爾為例遊說。
•飾演良多兒子的二宮慶多在《半澤直樹》中飾演半澤的兒子,僅在第5回出場。
•尾野和真木坦言最初十分困擾,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一個與自己朝夕相處又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尾野甚至說自己和真木的角色更貼近,因為其本人就是在山裡成長起來的,與Lily在一起更合適。
•為了照顧子役,連Lily Franky這樣的個性派也放棄即興表演的方式,轉而完全按照導演的劇本和要求表演。針對兩個男孩,是枝導演則棄用劇本,採取言傳身教的方式指導他們演出。
•齋木家的電器店借用的TSUTAYA的電器店,包括他們的家也由TSUTAYA提供。
•劇本創作階段,導演還參考了奧野修司的著作——記錄了日本20世紀70年代經濟高度增長時期發生在沖繩等地的多起嬰兒錯抱事件,是時任周刊記者的奧野取材創作的報告文學。
獲獎記錄
屆次 | 獎項 | 獲獎人 |
2013年第66屆坎城電影節 |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特別提及(獲獎) | 是枝裕和 |
2014年第37屆日本電影學院獎 | 最佳女配角(獲獎) | 真木陽子 |
最佳影片(提名) | ||
最佳導演(提名) | 是枝裕和 | |
最佳編劇(提名) | 是枝裕和 | |
最佳男主角(提名) | 福山雅治 | |
最佳女主角(提名) | 尾野真千子 | |
最佳電影配樂(提名) | 森敬、Junichi Matsumoto、Takeshi Matsubara | |
最佳攝影(提名) | Mikiya Takimoto | |
最佳燈光(提名) | ||
最佳錄音(提名) | ||
最佳剪輯(提名) | 是枝裕和 | |
2014年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 | 最佳男演員(提名) | 福山雅治 |
最佳導演(提名) | 是枝裕和 | |
最佳新演員(提名) | Keita Ninomiya | |
2013年第61屆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 | 觀眾選擇獎(獲獎) |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在受到記錄20世紀70年代日本多起嬰兒錯抱事件的報告文學啟發後,是枝裕和寫下了這個血緣疑雲的故事。影片以良多一家為主體,典型的中產階級價值典範,小孩為考入名校要練習鋼琴,父親要在外努力工作支撐家庭,回到家也威嚴理性不苟言笑,父子關係節制刻板。而雜貨店主父親代表的草根家庭,生硬切入良多一家生活所帶來的衝撞,不只存乎血緣身份層面,更帶來價值觀的震盪。中產階級教養良好的家教模式和簡陋鄉村的親子時光,兩者鴻溝,只有親情的本能可以穿透。血緣其實無力判定和左右情感所牽繫的方向,親情到底是由共同的生活記憶滋養所得。
製作發行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
日本Japan | 2013年9月28日 |
中國台灣Taiwan | 2013年10月25日 |
中國香港Hong Kong | 2013年10月31日 |
法國France | 2013年5月18日 (Cannes Film Festival) |
捷克Czech Republic | 2013年6月29日 (Karlovy Vary Film Festival) |
法國France | 2013年6月30日 (La Rochel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德國Germany | 2013年7月3日(Munich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波蘭Poland | 2013年7月20日 (New Horizons Film Festival) |
紐西蘭New Zealand | 2013年7月26日 (New Zealan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澳大利亞Australia | 2013年7月28日(Melbourn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波蘭Poland | 2013年8月1日 (Two Riversides Film and Art Festival) |
加拿大Canada | 2013年9月7日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加拿大Canada | 2013年9月15日(Cinefest Sudbu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日本Japan | 2013年9月17日 (Tokyo) (premiere) |
加拿大Canada | 2013年9月18日(Atlantic Film Festival) |
西班牙Spain | 2013年9月21日 (San Sebastián Film Festival) |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
影片評價
是枝裕和相當程度取巧般地選擇了這么一個虐心的題材,讓撫育了五六年的孩子從此與自己斷絕關係,交換回來一個雖是親骨肉但卻沒有接觸的孩子,這個故事無論怎么講,煽情元素都不會缺少。但是是枝裕和非常克制地使用了這些煽情元素,用一種從容不迫和隨處見真情的畫面,將一個欲哭無淚的故事娓娓道來。該部作品突出體現了是枝裕和的編導功力。細看之下,影片主要人物的修養、性格、經歷、思維方式等等都不一樣,導演在很多場戲裡都把幾位主角放在同一個鏡頭裡,讓他們說不同的台詞,做不同的動作,用最直觀的手段給觀眾展示他們的不同。同樣地,影片的心理戲也毫不遜色。( 新浪網評 )
《如父如子》探討了一個並不新鮮的倫理話題:血緣和相伴的親情,如何取捨?是枝裕和態度鮮明,但在表現手段上並不強硬,舒緩的節奏既給出觀眾思考的空間,又將導演的態度潛移默化代入。影片始終散發著甜美的氣味,就算憂傷也是淡淡的,讓觀眾面帶微笑的流淚,再加上很萌的小演員,整部電影充斥著暖暖愛意。( 網易娛樂評 )
該部影片是導演是枝裕和個人對於親情的思考。他對劇情和人物的控制一如既往地節制,小心翼翼地來講這個故事,避免影片過分戲劇化,從而表現出通篇的冷靜和細緻。山雅治的角色分量蓋過了其他所有演員,他剛開始穩重刻板,隨著劇情地發展越來越感性化,有幾個鏡頭非常感人。導演再次顯示出了其挖掘出非職業兒童演員潛質的能力,在影片中,孩子們完全搶了大人的戲。( 搜狐網評 )
整體上看該部片子在創作脈絡上有跡可循,有點像導演是枝裕和前作《奇蹟》的變奏。它的影像靜謐,情感溫和,淡淡然間,有一種脈脈不得語的真意,觸動人心。雖然乍一看,《如父如子》的故事相當狗血,莫名其妙的程度,好似瓊瑤劇,但在引發嬰兒掉包的原因上,是枝又暗黑了一把。不過,他沒有在這件事情上做更多糾纏——哪怕是往前一步,做道德評價或社會批判。當悲劇已經發生,他所希望的是化解悲劇所造成的影響。( 東方網評 )
影片在表達形式上仿佛是壓縮的電視劇或說是飽和的電影。這部近120分鐘的影片要講的事要比題材給人的預期還要複雜,以至於情節推動非常快速。這種敘事速度同時也造成影片大量依賴省略。然而影片追趕著故事,像是顧不得發展過去那些叫人心動的形式。影片維繫在“血緣”問題上,有如論文般從不同角度切入探討。嚴密性發生在人物關係在意義上的重疊而非呈現出來的形式,然而這只是表面上看來,對觀眾的渲染力仍依賴形式,仿佛消失的形式也像小津晚期作品的走向:給自己限定素材、題材以趨向更集中於要傳達的意念上。( 鳳凰娛樂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