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爸道

如此爸道

一位父親18年陪子教子、與兒子亦父亦友的成長曆程。一段用耐心與細心譜寫的育子手冊。清華工學博士孫國富先生與全國父母分享如此“爸道”。做教子有“道”的父母,與孩子共同進步,陪伴孩子正確、健康的成長。 書中記錄了陪伴孩子長大的80個真實故事,透過這些感人的小故事,讀者不僅能體會到父親對兒子濃濃的愛,更能從中學到一位父親在價值觀、團隊感和責任心方面對孩子的引領和互動,讓自己重新思考為父之責、為父之道。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以爸爸為主,兼顧媽媽們

《三字經》里有句話:養不教,父之過。強調了父親在親職教育中應該擔負起重要責任。孩子的成長,特別是一些優秀的心理品質,如:堅持、責任、勇氣等,多是在父親的鼓勵和積極參與下培養起來的。可見,爸爸對孩子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爸爸去哪兒》電視節目播出後在全國引起熱議,媽媽大喊父愛缺失,孩子呼喚爸爸陪伴……一時間,讓工作繁忙的爸爸陷入兩難境地:是努力工作,掙錢養家?還是放棄工作,回家陪子?《如此爸道——用心陪子成長手記》一書的及時出版,如同一股清泉,讓一頭霧水的爸爸們豁然開朗。
本書作者教子之道是:爸爸陪孩子不僅僅是時間、空間的陪伴,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陪伴、精神的滋養、人格的影響,關鍵便是“用心”二字。正如全國著名少年兒童教育專家盧勤老師序中所說:用心才能知心,用心才能耐心,用心才能放心!

內容簡介

父愛,是孩子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基石。本書記錄了一對父子之間80個真實生動的感人故事,講述了一位父親18年陪子教子、與兒子亦父亦友的成長曆程。透過這些感人的小故事,讀者不僅能體會到父親對兒子濃濃的愛,更能從中學到一位父親在價值觀、團隊感和責任心方面對孩子的引領和互動,讓自己重新思考為父之責、為父之道。更難能可貴的是,本書得到了我國著名青少年教育專家、“知心姐姐”盧勤的高度認可,盧勤老師在每一個故事後面都做了精心點評,這些娓娓道來的點睛之筆,讓一位普通父親的育子經歷和心得,具有了很強普適性和可借鑑性,相信會千千萬萬個父母從中獲益。

作者簡介

爸爸:孫國富(作者),1969年生,山西高平人。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
1991年畢業於山西礦業學院,1997年獲得北京理工大學碩士學位,2001年獲得清華大學博士學位。
現任方正信息安全公司董事、總經理,學齡寶創始人,華澍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兼任國家電子檔案管理專家委員會委員,工信部電子檔案管理兩項標準總體專家組副組長。
兒子:尨尨(乳名,音“忙”),1995年1月生於山西太原。
國小時獲得北京市“三好學生”稱號;2011年北京市高中足球聯賽業餘組冠軍隊成員;2013年曾任北大附中首屆“校園開放日”活動總負責人。現在美國華盛頓大學讀書。

目錄


前言
學齡前 奠定自律的基石
1. 一場特殊的考試
2. 字字千鈞的簽名
3. 教育孩子需要一個“權威”
4. 我的專屬電視時間
5. 爸爸的眼鏡抓不得
6. 孩子有問題,根結在大人
7. 不識字的小娃愛讀書
8. 管教孩子須克制
9. 尊重孩子當儘早
10. 兩歲大的孩子教訓爹
11. 育兒功夫在平時
12. 拼圖王子出糗記
13. 小兒識字識半邊
14. 大人能不能打孩子?
15. 3歲的兒子去壓轎
16. 一天不學習,趕不上孫士奇
17. 喜歡踢球就別怕摔跤
18. 一個人無法把世上的好東西全部吃遍
19. 4歲了,你要開始學會自己過馬路
20. 大手拉小手,自信科普游
21. 我一個人睡不著
22. 怎樣買到一支合適的牙膏
23. 清華園裡種夢想
24. 1000就是10個100
25. 渴望,讓孩子變得堅強
26. 行勝於言
27. 亞龍灣歷險記
國小階段 讓自信與獨立互動
28. 離玩夠還差20分鐘
29. 博覽群書的戰士
30. 自己的失誤自己擔
31. 有判斷力的孩子早當家
32. 兒童節里受處罰
33. 要讓兒子學會敢於衝撞
34. 馬路驚魂
35. 得而復失的卷子
36. 爸爸錯了,我向你真誠地道歉
37. 非典型院士
38. 遲到的多米諾骨牌
39. 特殊的教師節禮物
40. 把上課外班的決定權還給孩子
41. 夠不著櫃檯的慈善家
42. 半夜敲門去買筆
43. 危險的陸地飛行
44. 你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
45. 咱家只有一輛車
46. 人生就像一段旅程
47. 告訴孩子你真棒
48. 真正的英雄
49. 化干戈為幽默
50. 付出才能傑出
51.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52. 奇妙的產品創意
53. 沒大沒小的爸爸
54. 爸爸一定讓你去成Efteling
55. 獨立不僅僅是一種性格
56. 浮躁也可以是正常的
57. 家長的信任最寶貴
58. 愛,不一定非要說出來
59. 用你的雙腳去丈量世界
60. 世界冠軍是打出來的
61. 爸爸不用擔心我
62. 險些失控的網路遊戲
63. 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平台
中學階段 給予自由,讓孩子全面發展
64. 人大附中的網路領袖
65. 你已經有可能當爸爸了
66. 咱們把電腦搬出去吧
67. 品德比成績更重要
68. 失意的中考
69. 敬老院裡的小義工
70. 自願退出競賽班
71. 為住校打了次擦邊球
72. 特殊的捐獻
73. 放得下才能拿得起
74. 是願望還是決定
75. 足球冠軍的“專題受訪”
76. 今天我一定要穿校服
77. 自己的Essay自己寫
78. 我已經沒資格過光棍兒節啦
79. “校園開放日”之父
80. 月光下的修車工
附 錄
附錄A
附錄B
附錄C
後 記

書評

《如此爸道》:走出“嫖父”與“憐父”的樊蘺(片段)

文/葛維屏我們看到,《如此爸道》里的那位爸爸,有一種強烈的“教育”意識,絕不放棄“爸爸”身上所擔負的“教育”責任。書中專門有一章,寫“爸爸”向岳父索要教育主導權的問題。從書中的描寫來看,“爸爸”自己的父母出身在農村,這位孩子的爺爺自已覺得缺乏撫育孩子的經驗,主動放棄了“教育”大權的競爭,而岳父,在書中說他“是個場面上的人”,在教育權上不甘退居幕後,很想“垂廉聽政”一把,但經過作者的一番和風細雨式的辯論,這位岳父退讓了,“爸爸”終於獲得了教育孩子的最終“權威”一職,全家商定以“爸爸”的意見為準。也就是說,教育孩子,形成了共識,即“爸爸”具有最終決定權。

這一幕看起來像是宮廷戲裡的“爭權奪位”的家庭交鋒,似乎給人一種小題大做之感,但恰恰反映“爸爸”對確立教育孩子權威的高度重視,也正是在這種重視里,才能使“爸爸”的教育思想“大行其道”,最終形成引以為傲的“爸道。”
可以看出,“爸爸”為了使自己的“爸道”通行無阻,採取了安民告示、和平奪權等系列手法,排斥了上代人對“爸權”的覬覦與插手,始終讓“爸爸”的權利牢牢地掌握在手中,這才使得“爸爸”的教育思想貫穿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環節里與節點中。
其實作者的“爸道”看起來似乎大家都知道,只是不能做到而已,但作者的可貴之處,是能夠時時學習,汲取營養,大膽推行,無微不至。其中有一些“爸道”,與通行的做法唱了反調,大致有以下幾點:別人可能教育孩子要自私,多沾便宜,但“爸爸”卻叫孩子要多吃虧,把孩子帶到捐款現場,讓孩子體驗奉獻社會的意義;關愛為基本,但不喪失原則,比如孩子的無理取鬧,堅決不予退讓,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品性與習慣;在“大人能不能打孩子”這個敏感的問題上,“爸爸”巧妙地引導孩子“聽話”,讓爸爸找不到打孩子的理由(家教中是否可以懲罰孩子,這可謂是當今教育中只能“做”不能“說”的事,《教育詩》中認為對孩子適當地進行體罰,可以起到警戒的作用,實際現實中,體罰孩子的普遍性眾所周知,本書中作者沒有否認體罰孩子的作用,但巧妙地予以了“王顧左右而言他”);而在孩子對未來的選擇上,“爸爸”更是與孩子共同商量,尊重孩子的意願(當年讓孩子去美國留學,更多的可能是“爸爸”在越俎代庖)。在這裡面可以看到一些“爸道”的關鍵字:關愛而不溺愛,溝通而不高壓,尊重而不強制,這樣使孩子處於一個自由的健康成長的空間,比如,兒子看重國內上學容易建立同學的人脈關係,“爸爸”則認為“人脈”只能為輔,關鍵還是靠能力,把孩子的思想引導到提升內在動力上來,而不是指望外在的力量,這種自立精神的形成,才是一個孩子適應社會的真正底氣與底蘊所在(當然,這一節里,孩子的負面思想,恰恰體現出中國的教育以及這背後的社會問題,就是重視人際關係,連孩子都受到耳濡目染,而這一切,作為“爸爸”只能順應潮流,有所取捨)。
魯迅當年曾提出期望:“因為我們中國所多的是孩子之父,所以以後是只要‘人’之父”。這本書,應該讓我們看到了“人”之父的期望正在紮實地奔向現實。

用正確的方式方法愛孩子(片段)

文/最愛嫣然

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他的生命就會傾注我們無限的愛,我們會用自己的方法來陪伴他一起成長。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我也不例外,但是有時我們的愛卻讓孩子越來越迷失,甚至都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那是因為我們愛的方式不對。所以我們也需要學習和借鑑好的方法,來促進更好更茁壯的成長。
去年比較火的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大家都很熟悉吧!我們每期必看,裡面全是爸爸帶著兒子或者女兒到野外露營、玩泥巴、探險等。因為都市的快節奏生活使父母和孩子很難有機會共享天倫之樂,節目並不是為了選秀,也不是為了八卦,而是為了給80後父母們展示出一部生活教育百科全書。

我也是80後,家裡有個十歲的女兒,所以當時在看這個節目的時候,我和女兒滿是羨慕的眼神,因為我們家的爸爸也和中國大多數爸爸一樣,不太擅長和女兒溝通,陪伴她的時間相對較少。女兒平時的作業、生活和玩樂基本都是我在主持。說起來有些可笑也有些諷刺,有篇文章叫《缺失的父愛》,我們就如作者筆下的家庭一樣,有時覺得有沒有爸爸都無所謂。一個家庭原本應該是一起努力才能更強勁地成長,但是爸爸在陪伴女兒這方面做的遠遠不夠,要是我來給她打分,頂多給個四十分。索性女兒比較乖巧、體貼、懂事,她給她爸爸打分六十分。雖然有缺點,但是孩子爸的優點也是很多的。自從看過這些節目和平時我給他灌輸的理論後,他也時不時地加入到我們的活動中來。

今天看了《如此爸道》,感慨頗多,看到孫國富記錄18年來兒子成長的經歷與規律,每一件事都總結出爸爸在兒子成長中的作用,十分珍貴,絕對受益。還有後面附著的“盧勤知心話”,全是經典話語,經驗之談,值得所有的家長們細細品讀並借鑑實戰。看著他筆下的故事,我想起了孩子爸以前在對待孩子的事情上,我認為他太嚴苛,覺得他狠心,現在想想是我的母愛太泛濫,有時在一些事情上面會少了原則。他的處理方法好多和作者一樣。只是不如作者那么用心地去和孩子溝通。畢竟文化程度有限,有些事情上不會考慮得如此周全,也不會擺個一二三,但是大方向基本沒錯。所以我要改掉我前面給孩子爸的打分,我給他個六十分,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推薦爸爸們閱讀

文/ashley

自古以來,就有一句:“子不教,父之過。”可見爸爸對孩子的教育是多么重要。但是在現實中,我們都知道,大部分的爸爸都在外忙於工作,常常無暇顧及孩子。特別是現在的社會,我們會看到很多的爸爸都在外打拚,而缺席孩子的成長。教育學家們都呼籲爸爸要多陪伴孩子,都說爸爸陪伴的孩子在成長中會更樂觀更有膽量。因為爸爸對孩子的影響不同於媽媽的細膩,爸爸男性的性格,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特別是對男孩子,男性的勇敢也會賦予男孩子們大度、勇敢的品格。

《如此爸道——用心陪子成長手記》是一位清華大學博士孫國富寫的育兒手記,記錄了他18年來的育子心得。雖然一路求學,其間又與妻兒分居兩地,後來又身居要職,學業工作繁忙,但是即使是短暫的相聚,他都全身心地陪伴兒子,旨在提高父子相處的質量。我們在現實中,經常會看到,有的爸爸雖然是在陪伴孩子,但是孩子在旁邊玩,爸爸只管自己刷手機,那樣的陪伴不是真正的陪伴。

陪伴孩子關鍵是要用心,作者孫國富記錄自己與兒子之間80個相處的小故事,雖然很多事很小,很細微,但是他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很注重教子的方式方法,通過正確處理來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所謂“育兒有道”,看這位爸爸的記錄,會體會到他的細緻入微,從精神上滋養孩子,培養了這樣一個優秀的兒子。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爸爸對孩子有質量的陪伴和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影響至關重要,讀了這本書以後,我的感想是爸爸一定要參與育兒,多一些用心,多一份收穫。孩子就是一隻蝸牛,需要父母一點一滴慢慢地牽引。

著名的知心姐姐盧勤老師還對書中80個育兒故事一一點評,讓我們怎樣的陪伴是正確的,應該如何來愛孩子?

18年育兒,爸爸對兒子來說亦師亦友。師,他會教孩子用心寫字、巧妙識字、開心閱讀……友,他會和兒子談天說地,書里有有一篇“奇妙的產品創意”,從父子倆的對話,可以看出這位爸爸平時對待孩子不是高姿態,而是放下身段,和孩子像朋友一樣聊天,從MP3聊到MP4,才會有兒子想像出的MP5,雖然是想像,但是爸爸沒有給予否定,相反而是給予了鼓勵和讚賞,很多發明家就是這樣被培養出來的。雖然是小事,但是足見這位爸爸的稱職與高超。

好書,推薦給爸爸們閱讀!

媒體報導

1.2015年11月18日,孫國富博士做客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文藝之聲《品味書香》節目,與主持人馬宗武一起品讀《如此爸道》,並與廣大聽眾朋友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2015-11-18期)

2.《中國教育報》之親職教育周刊2015年12月11日刊登孫國富博士的《首先要給孩子這三塊基石》一文,文中分析了自己的育兒心得,提出“有了正確的價值觀、良好的團隊感和高度的責任心,才具備了成人的良好素質,也是一個人獨立行世的“法寶”。“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要讓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就需要父母在孩子的心田裡種下這顆種子,並用一點一滴的示範、時刻用心的堅持和行勝於言的實踐去精心培養。”這一觀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