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潘金蓮

女人潘金蓮

歷史上的潘金蓮、水滸傳潘金蓮、金瓶梅潘金蓮,三者各有不同,而潘金蓮之所以家喻戶曉,則是因為《金瓶梅》中塑造的形象。《金瓶梅》的關鍵在書名,是三個女人的名字,也是插梅花的金瓶子,金是瓶子的屬性,梅花插在瓶子正中是判詞是命運,潘金蓮、龐春梅、李瓶兒三位一體。

歷史上的潘金蓮是名門淑媛,賢良淑德;《水滸傳》的潘金蓮是個偷情殺夫最後被殺的小人物;真正家喻戶曉的潘金蓮是《金瓶梅》里的潘金蓮,她反抗不公平的命運,反抗不合理的婚姻,追求幸福美滿的生活,本來是合理的,值得同情的,但可悲的是她以惡抗惡,她一生都在追求,在追求中一步步走向墮落和犯罪。她對對宋惠蓮說過:“十個老婆買不住一個男子漢的心”,在封建男權社會裡,女人之間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沒有贏家。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這就是潘金蓮。《金瓶梅》的關鍵在書名,是三個女人的名字,也是插梅花的金瓶子,金是瓶子的屬性,梅花插在瓶子正中是判詞是命運,潘金蓮、龐春梅、李瓶兒三位一體。
【歷史上的潘金蓮】
武大郎本名武植,山東(今河北)清河縣武家那村人。武植雖出身貧寒,但聰穎過人,崇文尚武,中年即考中進士,出任山東陽穀縣縣令。而潘金蓮乃知州家的千金,住在距武家那村1.5公里處的黃金莊。
史載,武、潘二人和睦恩愛,育有四子。武大郎的墓碑銘文就是最有力證據:“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愛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先祖居晉陽郡,系殷武丁後裔,後徙清河縣孔宋莊定居。公幼年歿父,與母相似,衣食難濟。少時聰敏,崇文尚武,尤喜詩書;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興利除弊,清廉公明,鄉民聚萬民傘敬之。然悠悠歲月,歷歷滄桑,名節無端詆毀,古墓橫遭毀劫,令良士賢婦飲恨九泉,痛惜武公,以示後人,是為銘記焉。” 銘文中的“孔宋莊”即武家那村。從中不難看出,武大郎雖然出身貧苦、歷經坎坷,但絕非沿街賣炊餅的平庸之輩。相反,他是造福一方的父母官;而本是名門淑媛、原本賢良的縣令夫人潘金蓮卻被後世描述成“裁縫家的窮苦女,九歲被賣做家妓”,且以美女蕩婦的形象背負千載惡名,遭到唾罵,實在是比竇娥還要冤!
據1946年武植墓的發掘者依據比例和經驗推斷,武大郎實際身高應在1.78米以上,算的上偉岸。另外,不容忽視的是,武植墓的規模比較大,並且棺木用料是珍貴的楠木,這豈是一般人家所能做到?又豈是一般人所能享有的喪葬待遇?那么,武、潘二人的真實面貌為什麼遭受歷史殘酷的“毀容”呢?據武植的24世孫武雙福等武家後人介紹,
這其中另有因由:早年貧苦的武植曾經得到過一位王姓同窗好友的資助,武植做官之後,這位王姓同窗家境敗落,便千里迢迢來投奔武植,希望能謀得一個職位。然而,在武家一直住了大半年,仍不見為官清正廉明的武植提拔他,他憤怒之下便不辭而別。為發泄心中怨恨,他在回鄉的路上還四處編造、張貼武、潘二人的各種醜事,極盡污衊損毀之能事(這或許就是後世各種故事的雛形)。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被不知真相的人越發傳的離譜,並且煽風點火,添油加醋,很快,有關武、潘的各種謠言便傳遍街頭巷尾,且版本頗多,令其聲譽遭受極大損毀。而王姓書生回家以後才發現,武植早已為他重修了房舍,併購置了家當。這時,他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無比的懊悔,並發瘋似地揭撕自己沿街張貼的污衊言論,然而,謠言一旦傳開,又如何能收回呢?
後世的文學作品,不論是《水滸傳》還是《金瓶梅》,就文學創作本身而言無疑是非常成功的,其價值和地位在中國文學史上也都舉足輕重。但是,為了創作的需要或者劇情的安排,作者都不可能也沒必要對這些道聽途說的故事藍本做史學家們一樣的確鑿考證。於是,在他們取得文學創作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對這些原本用以污衊詆毀的“謠言”的流傳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水滸傳潘金蓮】
潘金蓮是出自《水滸傳》中的人物,為賣炊餅的矮子武大郎之妻,因與西門慶有染,毒殺武大郎,最後兩人惡行曝光,均被武大郎的弟弟武松所殺,只是一個小人物。
在《水滸》中,武松似乎對她有所憐惜,一刀了斷了她的性命,沒有折磨她。(按照當時的律例謀殺親夫可以判凌遲處死的酷刑)潘金蓮因耐不住寂寞而出軌進而殺夫,雖屬事出有因,但是也罪該處死。武松的一刀既是正義的判決,也是顧念叔嫂一場的情分。
【金瓶梅潘金蓮】
一、人物經歷
潘金蓮是清河縣裡一個大戶人家的使女,娘家姓潘,小名喚做金蓮,二十餘歲,頗有些姿色。因為那個大戶要纏她,潘金蓮去告訴主人婆,意思是不肯依從。那個大戶以此記恨於心,卻倒陪些房奩,不要武大郎一文錢,白白地把她嫁給武大郎。
嫁給武大郎後,清河縣有幾個奸詐的浮浪子弟,經常到武大郎家裡調戲她。潘金蓮是愛風流的人,見武大郎身材短矮,人物猥瑣,不會風流,就和那些浮浪子弟勾搭上了。因此街坊鄰里都傳說她:“無般不好,為頭的愛偷漢子。”
那些浮浪子弟還經常在武大郎家門前叫道:“好一塊羊肉,倒落在狗口
24央視版《水滸傳》潘金蓮里!”武大郎在街坊鄰裡面前丟盡了臉,又是個懦弱本分的人,因此在清河縣住不牢,帶著潘金蓮搬到陽穀縣紫石街賃房居住,每日仍舊挑賣炊餅。
潘金蓮在陽穀縣過了一段寧靜的生活,後來武松在陽穀縣做了都頭,和武大郎相認之後搬來一起住,潘金蓮見了武松又動了淫歡之心,多次主動勾引武松,武松不但不被她的美色所動,反而還說教了她一番。從此叔嬸二人關係鬧僵,武松因此搬出武大郎家,到縣衙里去住。
潘金蓮又過了一段寧靜的生活,她一直嫌棄武大生得醜陋,而且為人木訥老實,在幾番勾搭不上武松後,在王婆的攛掇下與西門慶勾搭成奸。被賣梨的鄆哥撞到後告與武大,武大捉姦不成反被西門一腳踹到胸口,害心疼病躺在床上半個多月。期間潘金蓮不但不管不問,反而更加變本加厲的折磨他。(武大一病五日不起,更兼要湯不見,要水不見,每日叫那婦人又不應。只見她濃妝艷抹了出去,歸來便臉紅。小女迎兒又吃婦人禁住,不得向前,嚇道:“小賤人,你不對我說,與了他水吃,都在你身上!”那迎兒見婦人這等說,怎敢與武大一點湯水吃!武大幾遍只是氣得發昏,又沒人來采問。——《金瓶梅·第五回·捉姦情鄆哥定計;飲鴆藥武大遭殃》)到後來武大實在沒法處,只得拿武松嚇她,好讓她請郎中來瞧他的心疼病,誰知潘金蓮與西門慶商議之下,一不做二不休,反將武大毒死。
在《金瓶梅》中,潘金蓮是情慾的最高代表及書中死亡之最慘烈者。她是情慾的化身,這情慾不僅僅只指性慾方面,也指她充滿了旺盛的生命力。書中潘金蓮情慾失控,致人死者有武大郎、李瓶兒母子、宋惠蓮、西門慶諸人。眾多評論家稱之為殺人兇手,對武松活刮潘金蓮如此慘無人道之事拍手稱快,恨不能手刃其人。儘管亦有不少人對潘金蓮之死深感悲哀與同情,但是,潘金蓮被釘上恥辱的十字架永無翻身之日,卻是不爭的事實。
二、潘金蓮基本特點
1,貌美
別說西門慶見了她神魂顛倒,同性的人眼裡她也是風姿綽約,吳月娘初見金蓮:吳月娘從頭看到腳,風流往下跑;從腳看到頭,風流往上流。論風流,如水泥晶盤內走明珠;語態度,似紅杏枝頭籠曉日。看了一回,口中不言,心內想道:“小廝每來家,只說武大怎樣一個老婆,不曾看見,不想果然生的標緻,怪不的俺那強人愛他。”甚至老和尚見一眼潘金蓮都能被她迷倒:眾和尚見了武大這老婆,一個個都迷了佛性禪心,關不住心猿意馬,七顛八倒,酥成一塊。
2,有才
琵琶歌曲:潘金蓮九歲被賣入王招宣府中作使女,學習的是琵琶,書中多次寫到與西門慶獨處時她彈琵琶助興,而且應該還是彈得不錯的,如:
輕舒玉筍,款弄冰弦,慢慢彈著,低聲唱道:
冠兒不帶懶梳妝,髻挽青絲雲鬢光,金釵斜插在烏雲上。喚梅香,開籠箱,穿一套素縞衣裳,打扮的是西施模樣。出繡房,梅香,你與我捲起簾兒,燒一炷兒夜香。
西門慶聽了,歡喜的沒入腳處,西門慶歡喜的沒入腳處,可見她彈的至少很動聽。獨自一人時,也唱有寄情思與琵琶歌曲的,或表相思,或表幽情(她嫁給西門慶後就很少有這閒情了),比如她表達對嫁給武大不滿:常無人處,唱個《山坡羊》為證:想當初,姻緣錯配,奴把你當男兒漢看覷。不是奴自己誇獎,他烏鴉怎配鸞鳳對!奴真金子埋在土裡,他是塊高號銅,怎與俺金色比!他本是塊頑石,有甚福抱著我羊脂玉體!好似糞土上長出靈芝。奈何,隨他怎樣,到底奴心不美。聽知:奴是塊金磚,怎比泥土基!看,把她的心思表達的多好!而第三十八回題目直接為“王六兒棒槌打搗鬼 潘金蓮雪夜弄琵琶”
廚藝:潘金蓮能做的一手好菜,這也是她人盡皆知的特點之一。書中她沒嫁到西門慶府中還處在跟他偷情階段時,每次幽會,都擺出一桌好菜助興,大部分菜都是自己做的,而另一個和西門慶偷情的女人王六兒,則都是去買的熟食了。
女紅出色:女紅古代的一般女孩都會,潘金蓮的特點在於她女紅的出眾,應該是百里挑一的,也是遠近聞名的,王婆幫西門慶勾搭她時,也是借著請她做壽衣之名。
詩詞:書的前半部(後來感覺金蓮對西門慶已經死心了)潘金蓮思念西門慶時,經常作詩以寄相思,如:一面走入房中,取過一幅花箋,又輕拈玉管,款弄羊毛,須臾,寫了一首《寄生草》。詞曰: 將奴這知心話,付花箋寄與他。想當初結下青絲髮,門兒倚遍簾兒下,受了些沒打弄的耽驚怕。你今果是負了奴心,不來還我香羅帕。由此可見潘金蓮不僅會唱還是,還有點書香氣,會弄筆作詩,不說內容好壞,會寫毛筆字就不錯,在我看來。說了這么多,主要就是一句話,潘金蓮非常天資聰穎。
3,適應力強
這一點也可以說是生命力旺盛吧,總之就是除了最後潘金蓮被武松剖腹剜心慘死之外,她之前的路可謂一路順風,並不是因為她的環境好,只是因為她的適應力強。和她一塊做使女的白玉蓮死了,她沒死,進了西門慶府中,她過關斬將,剷除情敵,先後斗死了宋惠蓮,李瓶兒母子,牢牢地占據著西門慶最多的寵愛,沒有一個人能擋她的路。雖然她也遇到過挫折,第一次偷情時被西門慶狠狠懲罰了一下,但她很快吸取教訓,再沒犯過同樣的錯,重搏了西門慶的好感。她的“成功”和她的資質與性格是分不開的。
首先,她很機警,西門慶不管和誰偷情,還是在外邊嫖妓,總是潘金蓮最先嗅到。高興了姑且縱容著甚至幫忙窩藏討西門慶歡心,或以此來向西門慶要東西,不高興了要扳倒哪個說到做到。美麗有錢的李瓶兒一進門,她立馬意識到危機,並且開始展開行動,相對的李瓶兒則把她當好人,絲毫沒意識到危機。此外她很有心機,再加上心狠手辣毫無顧忌,有什麼幹不成的。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在兩個人之間挑撥是非,對李瓶兒說月娘背地裡講李瓶兒壞話,對月娘說李瓶兒背地裡埋怨月娘,她那一張巧嘴逮到好時機一說,兩個老實人竟都信了。想想她多么可怕。她反應也快,西門慶也經常稱她“小油嘴兒”。比如,李瓶兒跟潘金蓮一塊下棋,李瓶兒被月娘打發人來叫,就走了,托潘金蓮看孩子,潘金蓮卻去山洞跟她女婿偷情,因為李瓶兒走不開,孟三姐來抱孩子,正好看到一個大黑貓把孩子嚇哭了,這時候潘金蓮出來,立即說自己剛在上廁所,撒謊真是快,並且她還跟過去對大家說,哪有什麼貓,是孩子餓了,不僅想著遮掩自己的醜事,還想得到把自己的過失推得一乾二淨。她本來對西門慶存有愛情幻想,才嫁到西門府,有次回娘家,很晚了,春梅打發人來接她回家,潘金蓮還對別人說西門慶有心來接她,人家說明了之後,她還說肯定是西門慶忙忘了,人家又說西門慶在跟人家喝酒。從這裡可以看出來那時候她對西門慶還有天真的幻想,並且可以看出西門慶對她的無情。但是隨著她加入西門府,很快就看到了西門慶是什麼樣的人,於是利落割斷了對西門慶的愛,他只是她享樂的工具,最後直把西門慶玩死,當著西門慶她不敢偷情,背著他則不管,他死了她更是一點自責沒有,把責任推乾淨,很快投入到自己的偷情生活中了。她的淫,她的不知羞恥,也可以看作是與她的的遭遇相適應的心理反應。
總之,她機警聰敏,能言善辯,機變伶俐,工於心計富於手段,心思陰毒,斬盡殺絕毫不留情。
4,依賴,善妒
潘金蓮是一個有獨立意識的女性,她雖然適應力強活的滋滋潤潤,但給人感覺是她不太有自尊心,也沒羞恥感,沒有有意維護自己獨立、尊嚴、人格的意識。她沒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本身非常依賴。這也許和她總是被賣來賣去,沒法掌控自己的命運有關。在西門慶府中,西門慶就是最高權威的家長,潘金蓮就十分依賴他,別人欺負潘金蓮不得(但是她好像不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我行我素的),但是潘金蓮則是徹底屈服於西門慶的,最能體現她畏懼西門慶的一個事是,西門慶因為在外邊玩女人冷落了新婚後的潘金蓮,她難忍寂寞,就和小廝偷情,西門慶聽到風聲後雷霆大怒(他自己好色從不知足,卻不容許別人有一點背叛),要把潘金蓮剝了衣服打,潘金蓮就真的戰戰兢兢脫了衣服任他打了。因為人格的不獨立,潘金蓮雖有才能,卻無法和外界進行很好的通融,不可能領導別人(這一點春梅感覺就強於她)。她與外界的關係,除了春梅孟玉樓兩個相好的,以及對西門慶是依賴,與其他的人則是敵人的感覺了,就是損人利己,誰也占不到她一點便宜的,包括對她親媽都是,她也是弱的保護不了自己的媽媽的(感情上),當然她的媽媽也沒對她盡到應有的愛,她們感情有限,搞得母女關係很尷尬。這裡要說一點,她並沒有有意害過人,凡是她害過的,都是或多或少威脅她利益的,細細審查無一例外都是有關西門慶的,從開頭的妨礙她跟西門慶偷情的武大郎,到後來幾個跟他搶奪西門慶的愛的女人。她只是一個弱女子,從小就無父母的庇護,無意要做什麼,她也不貪財,所做的僅僅是為了保存自己擁有的可憐的一小塊安身之地。最後還是被強壯的武松剖了心。因為沒有了獨立的人格,她也不在乎自己的行為是否合乎道義,她本身也是弱勢群體,下手的都是比她更弱的。她遭遇的就從沒道義可言,於是她行事上也就絲毫沒道義的意識。因為西門慶是她有的唯一的一點依靠,所以她非常的善妒,並且不擇手段,比如,李瓶兒生了孩子之後,她每每生壞心,氣李瓶兒,對小孩子也沒絲毫惻隱之心,逮著機會就對他下手,最後官哥的死可以說就是潘金蓮蓄意設計害死的。她的善妒並不是因為愛情,她對西門慶早沒了愛,他只是她的大家長。她是一個還沒獲得自己獨立人格的人,來到這污濁的世界,為了保全漸漸學會了這個世界的那一套,加於她的惡,她再加給別人,因為沒有抵抗力(這其實也是許許多多人的處境),就成了這個世界的傀儡。當她與西門慶偷情害怕武松找事時,要殺武大郎,全是王婆出招,西門慶定奪,真的不關金蓮的事,她是毫無主見的,絲毫不知道這個行為給自己帶來的後果,只是聽別人的。最後這個沒有反抗能力的人就學來了這一招,變得冷血狠毒。
5,性淫
這一點覺得沒太多可說的。先說說性,生物學上好像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但是它的社會內涵,真的太多了,甚至很多社會觀念本身就相衝突,搞得很複雜。只是覺得這只是潘金蓮的個人私事,實在無關道德,犯不著去審判人家,人家淫不淫是人家的事,關你什麼呢?要真要說一句的話,就是覺得她很饑渴,就像一個沒被滿足的孩子一樣貪著。一般如果你特別渴求特別在乎一樣東西時,最可能就是你太缺了,你被剝奪的太久了,由此只能說,一個女人被一個男人擁有,卻不能擁有一個完整的男人,真不公平啊。對笑笑生那種“直面人生”的態度我還是很欣賞很佩服,還有那純熟的無一不盡無一多餘的描寫。
【《金瓶梅》之“金學”另說】
《金瓶梅》與《紅樓夢》應當對照著看,紅樓夢何嘗不是金瓶梅的一種解讀,論其真相,用紅樓夢中一人名來說叫做”真是隱”還是隱分身,絕不是一對一,竟是個善即是惡,男即是女;抑或作真是淫,富貴可淫,金即是淫,萬惡淫為首,金錢亦是萬惡。潘金蓮無金而李瓶兒有,金之淫亦是瓶之淫,因春事沒謂之春梅。
《金瓶梅》的關鍵在書名,是三個女人的名字,也是插梅花的金瓶子,金是瓶子的屬性,梅花插在瓶子正中是判詞是命運,所以所有人包括西門慶居然都拿春梅個丫頭沒辦法,金通,梅一句話定其命運,若無其事。潘金蓮沒有金,金在瓶,金即是瓶,金淫即是瓶淫。月即是肉,嬌即是瓶之女喬,孟玉樓即是夢欲樓。
春沒的因是金淫,所以春梅叫潘金蓮娘;《金瓶梅》裡面眾人都喊西門慶爹,金瓶梅的爹娘邏輯是“有錢就是爹,有奶就是娘”,即金淫世界。潘金蓮有時候喊西門慶”我的兒”是話中有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