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骨貫頂

"朱元璋一看這哪是自己啊,畫師不敢說真話,死。 所謂“摯鳥膺”,就是醫學上所說的雞胸,這是軟骨病的一種症狀。 ""“準,鼻也。"


從解剖學的角度看,每個人的頭上長有的骨頭數量,分布和功能應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人的高矮肥瘦不同,頭面長相更是千差萬別,而頭骨長相的大小長短的差別,塌陷聳突的差異,是決定這種頭面長相的主要因素.
從五行角度講,頭為諸陽之首,為人身百脈所會聚的地方,現代醫學說成是人的神經中樞所在地,是人體的最高指揮系統所在地;從中醫學角度看,面又為五臟之表,為精氣所會聚的地方,內臟上有重大疾病的人,從其面相氣色上也可以察覺.按照經絡理論,骨主氣,與腎絡相應,腎為先天之本,故骨頭為陽為君,因此有"頭無惡骨"的說法.頭骨當然以堅奇聳突,有威嚴氣勢為貴.未見有長得三尖六削,獐頭鼠目卻而能富貴聲名者.
那么,從傳統相術的角度看,帝王相,具有什麼樣的頭骨呢?
第一種就是伏羲骨,上篇說道過.就是日角月角相.如果方正而大,上至於百會穴,下至於中正部位,形狀如印綬之方型,稱為朝天伏羲骨.也叫方伏羲骨 這是最好的日角相.為開國帝王之品.這是所謂的"奇骨貫頂"之一.
如果上過髮際,下至於印堂,左右到額角為至,圓突高拱,成為圓形,則稱為圓伏羲骨.如果上至於髮際,下至於華蓋(印堂上一指位置),長勢平橫到額角的邊城地帶(即鬢髮前兩指地帶),成一橢圓形狀,則為橢圓伏羲骨,圓伏羲骨和橢圓伏羲骨,都為盛世繼業帝王相.我國的開國領袖有方伏羲骨,第三代領袖則有圓伏羲骨.
第二種是日月龍虎骨.下以眉頭上半指起,上到發急的白會動脈至,各有一骨頭上插,有如兩根擎天玉柱,左邊一根為日角骨,也叫龍角骨.右邊一根為月角骨,也叫月角骨,合成為日月龍虎骨,此骨頭長大豐隆,則為開基立業的帝王格.唐太宗李世明就有此相,所謂"天日之表,龍風之姿".
第三種為玉柱骨.下從印堂起,上至於白會穴,起一長大而聳的頭骨,猶如擎天玉柱.此為帝王霸業,以及割據僭號之品
在歷代帝王中,長相最有爭議的有兩個人:明太祖朱元璋和秦始皇贏正.關於明太祖朱元璋的長相,<>上就有一句"奇骨貫頂...雄姿傑貌",可以推測,"奇骨貫頂"就是上述的幾種骨相而已,作為亂世的創業帝王,朱元璋高大威猛是自然的,因此"雄姿"一詞還是配得上他的.至於"傑貌",則巧妙的表達了朱元璋的怪相,醜相.
流傳很廣的一種說法是他長得下巴奇長、耳朵肥大、滿臉麻點,流傳下來的幾乎所有朱元璋畫像支持了這一說法;但也有幾幅畫像把他畫得既英氣勃又勃慈眉善目。
傳說朱元璋稱帝後遍召丹青高手給自己畫像。第一個進宮的畫師很老實,把像畫得和真人一樣。朱元璋看到自已醜陋的形象,頓時大怒,把畫師推出去斬了。第二個自作聰明,把朱元璋畫成美男,五官端正,相貌堂堂。朱元璋一看這哪是自己啊,畫師不敢說真話,死。第三個揣摩出了朱元璋的心思,追求“神似”,巨觀把握,微觀調整,介於似與不似之間。結果朱元璋看到自己貌相不凡,龍顏大悅,下令重賞畫師。
但從流傳下來的畫像看,朱元璋"下巴奇長、耳朵肥大、滿臉麻點"是肯定的,因為即使流傳下來的宮廷畫,也都有這些特點.下巴長而肥厚,並不是壞相,這種人非常自信,具有堅決果斷的執行力和堅韌不拔意志.最善於抓住機遇而成功,在現代偉人中,最典型的當屬偉大的革命家列寧同志,你看他那突出而略為上翹的下巴,就會自然的聯想到他強大的領導力.耳朵肥大尤其是耳垂肥大成珠,則有福,因為耳朵肥大是先天腎氣廩受充足的體現,身體強壯,壽數高,而且財運豐厚.提到這種肥大垂珠的大耳朵,大家自然會想到佛教中的如來佛相.其實很多人沒有注意到朱元璋畫像的另外幾個特點,那就是他的鼻子準頭豐肥,顴骨高而靠近眼睛,此為真權.還有,他的眼睛,正是上篇所說的風目,配上長而上豎的劍眉.既感覺威嚴,又感覺醜陋,當然奇而又奇了.
秦始皇的長相爭議更大,因為沒有流傳下來畫像左證.
關於秦始皇的形貌,《史記·秦始皇本紀》有一段記載:“(尉)繚曰:‘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
據此, 紅色發炎人郭沫若先生的觀點是,秦始皇的相貌是無法恭維的,因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這四項都是生理上的殘缺。所謂“摯鳥膺”,就是醫學上所說的雞胸,這是軟骨病的一種症狀。“蜂準”應該就是馬鞍鼻,鼻樑凹陷。“豺聲”則表明秦始皇有氣管炎。軟骨病患者,骨的發育不正常,因而胸廓、鼻樑的形狀都發生變異,胸、鼻的畸形,又造成氣管炎或支氣管炎的經常發作。至於“長目”,則疑應作馬目”,這樣才能與蜂、摯鳥、豺、虎狼等動物相對應。“馬目”是眼球突出的病狀。
其實,這裡說的"蜂準"有兩種可能,一種意思是說準頭尖,就是相書上的"鷹勾鼻子,這種鼻相的人心毒無比.還有一種理解,"蜂準"就是"隆準"。自唐代就開始通行的《史記.三家注》集解徐廣曰:“蜂,一作‘隆’。蜂,蠆也。高鼻也。”《太平御覽》直接作“隆準”,可見古人認為蜂準即“高高的鼻子”。"蜂,蠆也。高鼻也。"“準,鼻也。”這種"隆準"就是上篇說的高鼻樑,大準頭了.
"長目"是相法中的專用術語,"長目"也叫"河目"就是眼睛細長,以能夠看到自己的耳朵為最好的長目.如果河目配上海口,就成為一種大富貴的奇相了,所謂海口,也是相術專用名詞,指的是口大,以能夠放進自己的拳頭為合格.相術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在士大夫階層很流行了,(尉)繚作為為秦國遊說,網羅人才和人心的人,應該對相術有所了解.因此可以推測,這裡(尉)繚說的長目就是河目.
"豺聲"就是狼叫的聲音,相術上有"狼顧豺聲"的格局."狼顧"就是象狼一樣,走路的時候低頭而行,而且喜歡不時回頭張望,具有這種相的人,心機特別重,陰毒異常."摯鳥膺"就是鷹胸,我門可以想像一下山上的兀鷹獨立上頭的樣子,恐怕實在得不出"鷹胸=雞胸"的結論。
因此,不能以豐富的想像與現代醫學知識取代歷史事實。推斷秦始皇為軟骨病,更不能用個人好惡和政治需要來解釋歷史事實,這並不是什麼大膽、新穎的見解.同時,《史記》所載,只是尉繚之語。尉繚在戰國末人秦遊說,幫助秦始皇策劃統一六國大計,被封為國尉,故稱尉繚。但他是個游士,而非醫生,對秦始皇相貌的觀察與判斷決不會是從醫學角度看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