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氣流電站

太陽能氣流電站

20世紀80年代初,德國科學家首先提出並付諸實現了利用氣流來發電。

概述

氣流電站的構造很奇特,外形像一個既高又粗的大煙囪。這種電站有一個高大的“煙囪”,當然這個“煙囪”並不是用來排煙的,而是用來抽吸空氣的,因此人們把它叫做太陽能氣流電站。

大煙囪是用波紋薄鋼板卷制而成,直徑10米,高200米,可以用來抽吸空氣而使熱氣流迅速排出。圍繞煙囪的是一個巨大的環形曲面透明塑膠大棚。大棚與煙囪連線部分高約8米,邊緣高2米,方圓252米。煙囪的底部裝有發電機。由於塑膠的透光和保溫作用,大棚內的空氣經太陽照射後便會逐漸升溫,使棚內溫度比棚外要高出22℃左右。利用空氣熱升冷降的特點,再加上高大煙囪的急速排出作用,可以使熱空氣以每秒20~60米的速度,經由設在煙囪底部的發電機,並驅動發電機進行工作。利用這種發電裝置,這座電站白天可以發電500瓦,夜晚利用餘熱也可以發電40瓦。

功能

利用太陽能熱氣流發電,可以使大片沙漠地得以覆蓋,能切斷裸露的沙源。熱氣流的上升與高空冷空氣相遇,能形成雷雨雲,增加降雨的機會。風力發電機的分層布置,組成立體的風電機組,能有效地降低沙地的風速,再加上有計畫地種樹綠化,對緩和沙化改良沙漠的生態條件,降低沙塵暴有一定的功用。

將太陽能氣流電站的構想變成現實,標誌著人類利用太陽能的技術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並為利用和改造沙漠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