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2006年初,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丹麥國家太空中心的科學家們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證實了來自宇宙中遙遠星體的射線每天都在影響著地球的大氣層,這些射線對大氣層中雲的形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科學家們介紹稱,銀河系中的部分恆星爆炸時會產生強烈的由原子組成的射線,這些射線蘊含著強大的能量,它可以穿透地球的大氣層,並在這一過程中分解為離子並同時釋放出大量的自由電子。
實驗
這項實驗的名子叫做“SKY”,丹麥語的意思就是雲,實驗在一個巨大的封閉房間內進行。科學家們首先在這個房間內充了大量的與地球大氣層成份相同的氣體,然後用模擬的太陽射線對這些氣體進行照射。在實驗的過程中,科學家們詳細記錄了房間內氣體的變化情況。實驗數據顯示模擬射線在穿過這些氣體時被分解為離子和大量的自由電子,使得氣體中的雲層結構更加穩固,氣體中的水分子也都被凝聚在了一起,氣體中逐漸出現了許多細微的小水滴。
這個研究小組的負責人,丹麥國家太空中心前主任,太陽氣候研究專家恩里克·斯文斯馬克稱,“我們在進行實驗時都為這些由射線分解出的離子和自由電子的凝雲速度震驚了,它們對氣體的作用非常明顯。這是地球氣象科學中的又一個新的突破。”
意義
斯文斯馬克和他的同事在十幾年前就曾經提出過宇宙射線可以影響地球氣候變化的理論,此次的實驗結果又為這一理論提供了新的證據。此前,科學家們只是發現在宇宙射線強烈的時候地球的氣候變化也較快,但是並沒有分析清楚這二者之間的具體聯繫。
此次的研究結果對於研究地球此前曾經發生過的重大的氣候變化以及預測將來的氣候變化趨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實驗的方法證實了宇宙射線對地球大氣層的影響,也為人們的宇宙探索事業提供了一個新的方法和思路,具有重大的意義。
影響
一些導致植物的果實長相畸形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輻射。但有科學家做過實驗,將一些作物種子(如辣椒等)被帶上人造衛星後,經太空射線照射,所培育出的果實,不僅果實增大,而且色澤鮮艷,營養豐富,對人體還是有益的。
探測衛星
2007年5月8日,美國航空航天局宣布他們選定了位於馬里蘭州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套用物理實驗室負責開發並管理太空射線風暴探測衛星。這兩顆衛星將於2012年發射。
太空射線風暴探測衛星是美國航空航天局太空探測計畫的一部分,它的主要目的是調查地球射線帶及由太陽風暴引發的磁場區域變化的干擾關係。它的預測結果將有助於科學家們預測太空的天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