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太平天國的權力結構和農村政治》共十五章節,第一章為時代背景分析。第二章探討太平天國政治文化的淵源。第三章至第五章集中糾正階級分析論研究範式。其中第三章重點批判階級分析論以《天朝田畝制度》作為衡量太平天國政治水平標準的理論誤區,探討這一綱領性檔案自身獨有的理論價值。在此基礎上,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提煉太平天國農村政治的基本規律和政治的儒家化軌跡。第六章至第十三章分前後期分別探討太平天國的權力結構與農村政治。第十四章為太平天國官制研究。第十五章探討太平天國起義在近代史分期框架中的意義。作品目錄
階級分析論的貧困:太平天國研究階級分析論範式批判(代序)第一章 太平天國起義前中國農村社會的社會生態
第一節 太平天國起義前廣西社會概況
第二節 太平天國起義前的江南社會
第二章 太平天國政治的文化繼承
第一節 中西文化的薰陶與太平天國政治
第二節 太平天國政治的客家淵源
第三章 《天朝田畝制度》辨正
第一節 《天朝田畝制度》田政考
第二節 《天朝田畝制度》鄉政考
第三節 《天朝田畝制度》“反動性”辨
第四章 太平天國農村政治的基本規律
第一節 太平天國農村政治的基本規律
第二節 影響農村政治基本規律的變數
第三節 太平天國鄉官的任用標準與社會功效
第五章 太平天國政治的“儒家化”軌跡
第一節 楊秀清的“儒家化”思路
第二節 李秀成地方建設的新思維
第三節 鍾良相“濮院仁政”
第六章 楊秀清僭主政治
第一節 楊秀清僭主政治的形成與運作
第二節 楊秀清政治權威的強制性與誘導性
第三節 楊秀清“逼封萬歲”考謬
第七章 太平天國前期農村政治研究
第一節 太平天國前期農村政治二題
第二節 太平天國安徽農村政治
第三節 太平天國江西農村政治
第八章 太平天國後期洪秀全重建君主權力的努力
第一節 太平天國後期權力結構概述
第二節 洪秀全重建權力中樞
第三節 上帝家庭與太平天國政治
第四節 洪秀全、李秀成權力鬥爭的心理定式
第五節 洪秀全之死
第九章 太平天國後期中央宮廷貴族與洪仁矸新政
第一節 中央宮廷貴族概述
第二節 洪仁殲中央集權政策的失敗
第十章 太平天國後期地方軍事貴族與後期地方政權的本土化
第一節 太平天國後期地方軍事貴族的演變
第二節 李秀成政治性格探析
第三節 太平天國後期地方政權的本土化趨勢與中小軍事貴族的專橫
第十一章 太平天國後期農村政治概述
第一節 太平天國後期農村政治二題
第二節 後期儒家化農村政治的時代土壤
第十二章 太平天國蘇福省農村政治研究
第一節 蘇福省農村政治綜述
第二節 蘇州三縣農村政治
第三節 常熟縣農村政治
第四節 吳江縣農村政治
第五節 蘇福省其他地區農村政治
第十三章 太平天國浙江省農村政治研究
第一節 太平天國浙江省農村政治概述
第二節 嘉興郡農村政治
第三節 紹興、寧波、湖州郡農村政治
第四節 金華、台州、溫州農村政治
第十四章 太平天國官制的基本原則與前後期變化
第一節 太平天國前期官制實施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太平天國後期官制的新變化
第十五章 中國近代史開端1861年說——近代史分期框架下的太平天國起義
社會運動理論基礎上太平天國研究重建的嘗試(代跋)
一 “政治機遇”視角下的太平天國起義
二 太平天國運動的“鬥爭構造”與“政治認同”
三 “居間聯絡機制”下的太平天國政治
四 太平天國運動的“鬥爭周期”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