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目前擁有全國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專業化水平最高的珍稀樹種白皮松人工繁育基地,同時在山西、北京建有8個白皮松及其他各類觀賞苗木種植基地,基地面積20900畝,育苗基地布局合理,大小苗基地互為配套保障,已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各具特色的規模化生產種植基地。公司注重科技及研發,目前在北京擁有苗木新優品種資源圃,結合國際經驗,大量收集研發有上百種國外引進的新品種花灌木、宿根花卉、彩葉植物的品種園,一半以上品種為國內唯一,正在按計畫對"新、優、奇、特"的苗木品種進行深度規模化開發擴繁。
近年來,中國綠化苗木行業快速增長,2008年中國花卉苗木行業銷售額達到667億元人民幣。未來十年,幾大因素將促進中國綠化苗木行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成為成長性最強的行業。我國經濟未來10年高速發展是綠化苗木業增長的根本動力;加速發展的城鎮化將大量增加對綠化苗木的需求;市政綠化工程對綠化苗木需求仍將呈現持續、快速增長態勢;道路交通綠化工程推動苗木需求增長;房地產業快速的發展也將帶動苗木需求增長;旅遊產業迅速崛起刺激風景名勝區園林建設和旅遊城市的綠化建設,增大苗木需求。在綠化苗木行業需求高增長的同時,中國目前以分散農戶粗放經營為主的苗木生產供應體系遠遠不能滿足市場對優質苗木的需求,尤其是大規格珍稀樹種、新優品種苗木出現嚴重的市場短缺。行業內優勢龍頭企業發展集約化經營,高標準、高品質的苗木經營成為綠化苗木產業升級的方向。
基於行業發展的需求,根據公司戰略規劃,公司在五年內將繼續投資發展跨區域苗木基地建設,通過山西、北京、天津等幾個規模化基地的建設,形成完善的研發、設計、生產、市場體系,成為全國最具規模和專業化的特色苗木生產企業。在苗木基地建設方面,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白皮松苗木生產基地、全國規模最大專業化水平最高的耐鹽鹼苗木基地、全國最具規模及技術優勢的容器育苗基地、全國最具標準化水平的出口苗木基地、全國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彩色苗木基地、全國首家專業化碳匯苗木基地。
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和重建是當今世界的重大課題,主要包括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防治和沙漠化治理、礦區修復等主要內容。公司擁有最專業最權威的專家團隊及領先的技術支持,持有十幾項生態修復技術專利,承攬了眾多生態修復項目的規劃設計及施工建設,在生態修復領域具有突出的優勢,成果顯著。公司目前擁有專業的生態修復規劃研究院,同時正在與國外合作成立國際生態修復聯合設計研究院,將開展廣泛的國內國際交流與合作,以國際生態修復聯合設計研究院為平台,整合生態修復領域的高端技術人才,占領生態修復技術制高點,從高端切入生態修復領域。五年內,公司將繼續廣泛參與全國生態修復工程的規劃設計及工程施工,成為中國最專業的生態修復建設公司,逐步確立生態修復領域的行業領導者地位。
園林綠化工程也是公司經營方向之一,公司以雄厚的苗木資源為基礎,形成了從工程設計、施工到管護的完整高效的運營體系。公司擁有專業的工程公司,並與多家知名設計單位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承攬了多項園林設計、施工及養護工程項目。
公司與中國林科院、北京林業大學花卉中心、北京林學會、北京農學院、北京市園林科研所、北京植物園等國內近20家科研單位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擁有自主研發機構林業生物工程研究院,在建的科學家工作站(北京)將建立新型產學研合作體系,成為我國林木種苗業工程中心。公司首席科學家及專家委員會專家均為國內一流專家,同時擁有一支具有國際視野,職業化、專業化水平較高,目標遠大的管理團隊。
公司未來發展之路任重而道遠,將通過資金、人才、技術的密集投入以及資源的高效配置與整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生物工程高新技術套用開發為基礎、以珍稀苗木及高品質園林綠化苗木的集約化生產為重點發展方向,同時通過上下遊資源的最佳化整合,產業鏈延伸至生態修復及園林綠化工程設計及施工領域,逐步構建起合理的產業布局,不斷提高資產收益率,努力將育苗、生態修復及園林綠化結合起來,將苗木生產、銷售和生態建設工程結合起來,最終確立產業品牌,成為中國最具競爭力的生態建設全產業鏈一體化公司。
公司將努力開發一流的人才,創造一流的業績,建設資源可持續利用、國際一流的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開發企業。
相關詞條
-
重慶建築大學
、 西南交通專科學校(重慶交通大學前身)等7校的木土、建築系科先後併入...
歷史沿革 辦學條件 學術研究 校園文化 學校領導 -
2008年胡潤中國富豪排行榜
上市公司部分財富。而比如:杜雙華、劉永行、張志祥、陳麗華、宗慶後、童錦泉、李... 5 250 劉永行家族 東方希望 上海 氧化鋁、電解鋁、飼料 60 四川... 160 李金元 天獅集團 天津 保健品 50 河北 20 160 李彥...
《2008年胡潤百富榜》概述 2008年胡潤中國富豪排行榜單 數據來源 -
宜昌三峽
133.8萬人。“此地江山連蜀楚,天鍾神秀在西陵”,在美麗的西陵峽口坐落著雄偉...
地理環境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民俗文化 歷代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