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景區是山東省四大著名果品產區之一,素稱“黃梨之鄉”。這裡梨園成片,雜果成行,春華秋實,四季宜人。每年陽春三月,梨花盛開,漫山遍谷,堆雪積玉,間以桃紅、柳綠、松青,更加絢麗多彩。置身其間,如在畫中。遊春、賞花、採風、寫生者絡繹不絕。天寶景區主要景點有:天寶山、點將台、小聖堂、朝陽洞、雲霧洞、龍頂山天池、張朗背姜婆、九間棚等。
天寶山 進入大峪溝,抬眼望東南,首先映入眼瞼的是一條蜿蜒10公里的山脈,其中一座最雄偉的就是天寶山。天寶山東西兩面懸崖陡峭,南北與其它山峰相接。峰頂平坦寬廣,方圓近3公里,海拔541米。山上蒼松翠柏遍布,林木茂密,清風徐徐,松濤陣陣。上有清鹹豐年間重修的蘇仙祠遺址和民國初期立的“一鄉之望”等幾幢石碑。據記載,天寶山舊名“蘇家崮”,清鹹豐年間,近處村民在山上構築圍寨,賊屢來攻,在極危急時,像有天公相助,其他山寨俱破,惟此山寨巍然屹立。此後,村民重修蘇仙祠於朝陽處,並將蘇家崮改名天保山,現今天寶山即天保山的諧音。
點將台 天寶山景區由三條山峪構成,其中大峪溝最為著名。進入大峪溝的第一個村莊是范家台,位於天寶山西北腳下。莊東有高大一土台,東西長50米,南北寬35米,高12米,周圍地勢廣平,三面環山,很適宜屯兵點將,檢閱三軍。相傳此土台是當年樊梨花的兵將每人一兜土堆起的點將台。但據台上出土的石鏟、石斧、陶鼎、陶鬲等器物考證,此台為一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村名范家台為樊家台的諧音。
小聖堂 兩泉村西南,有一山谷,縱深長約七華里,三面環山,且山崖陡峭,山道曲折回還,谷內林木茂密參天,現為國營天寶林場。此處景點古蹟很多,小聖堂就是其中之一。小聖堂實為一道觀,位於山半腰。始建於元代,明清時皆重修過,原有正殿、配殿、山門等二十餘間,現大半傾塌,唯有西殿尚存。道觀內有一山泉,清流汩汩,流聚於一長方形池塘內,池水清澈如鏡,水藻縱橫,和天光雲影相映照,極為美麗。“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詩情畫意,引人入勝。
藤蘿洞 小聖堂道觀附近,景色迷人,綠樹成蔭,藤蘿遍地,翠竹野花,相映成趣。有一藤蘿洞,此洞由兩塊巨石倚偎相扣而成,方圓不過十幾平方米,洞側石縫中長出一棵古老的藤蘿樹,盤曲嶙峋的枝幹交錯擁抱纏綿不休,開花的時候滿眼珠光寶氣,使遊覽者既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又被大自然賦予的頑強的生命力所感 悟。
朝陽洞 小聖堂正西約里許有一石鐘乳洞,名“朝陽洞”。分上下兩層,下層有一巨大石壁,上有各種圖案,若巨龍騰躍,若猛獸賓士,若芙蓉出水,象一幅巨大的浮雕。上層洞窟寬敞,可容數百人。據《縣誌》記載,在洞門外西側,原立一石碑,上面鐫刻著明代進士、詩人王雅量游此所作《朝陽洞留題》詩。詩云:“冒險途容足,探奇山盡頭。懸崖千尺峻,古洞四時秋。潑潑泉連灶,層層石作樓。不嫌雲濕重,竟日作淹留”。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1944年8月—1946年3月),八路軍北海銀行在朝陽洞創建北海銀行魯南印鈔廠,印發北海幣紙幣,當年搭棚立柱所鑿的石窟,至今完好無損。
雲霧洞 天寶山林場的東南方,趙家莊南面另有一石鐘乳洞,名“雲霧洞”。此洞一九七九年秋發現。洞口西向,洞長二百餘米,洞口處遇曲狹窄,須傴僂而行。再向前進,豁然開朗,頂部倒掛之鐘乳石,象蓮花,似靈芝,如宮燈,惟妙惟肖,石筍林立,千姿百態。由石筍和石柱構成的一些迴廊幽室和壁上的石幔相配襯,洞內煙霧繚繞,猶如神宮仙府。
張郎背姜婆 位於天寶山南麓,山崖上有一山峰,其造形優美獨特,遙望酷似一男背一女倚在一塊巨石上小憩。男子居前腰微弓,女子雙手搭肩馱伏在男人脊背上,姿態逼真,栩栩如生,被稱之為“張郎背姜婆”。
關於“姜郎背姜婆”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南方有一年輕小伙子姓張,自幼父母雙亡,為抵債在姜員外家做長工,人們都稱呼他“張郎”。張郎身強力壯,勤勞勇敢,老實忠厚。姜員外有一獨生女,名姜女,美若天仙,溫柔善良。二人互敬互愛,私訂終身。姜員外得知此事後,以門不當戶不對為由,力阻這樁美滿姻緣。張郎與姜女無奈,相約私奔。二人相攜風餐露宿,向蒙山方向奔來。姜女天生嬌弱,張郎只得背著姜女跋山涉水,當走到天寶山南麓山峰上,二人身困力乏,實在走不動了,只得倚著大石休息,不料,二人疲勞過度,精力耗盡,再也沒起來,後來,人們就在此處看到了這座“張郎背姜婆”的山峰。
龍頂山天池 龍頂山上有一座人造天池,長40米,寬30米,深4米,容量達4000多立方米,石砌而成。池水清澈見底,和天光雲景相映照,微風徐徐,波浪漣漪,碧水蕩漾,象天上瑤池落凡間,故名曰“龍頂山天池。”龍頂山天池是九間棚人於1983年,奮戰4個月,投工1000多個,用310噸水泥,1500餘方石料壘砌成的。天池水源來自天池西部的臥龍洞,與天池隔谷相望的臥龍洞內有一臥龍泉,口徑約50厘米,水量充盈,九間棚人自力更生,建起三級揚水站,揚程達102.5米,又修建16華里的石砌渠,把臥龍泉水引上天池。天池下邊修建了三個大型、三十七個小型蓄水池,形成了“母子連環池”,保證了九間棚人畜用水、果樹灌溉,實現了高山水利化。龍頂山天池是人定勝天的真實寫照,是九間棚人奉獻給遊人的一大景觀。
九間棚 在海拔640米的龍頂山上部南面,有一長30米,深10米,高3米的天然石棚,棚內原有石龍、石虎、石牛等自然景觀,清乾隆六年(1741年),有一劉姓夫婦至此,穴居石棚,刀耕火種,繁衍子孫,後砌石為牆將一棚分為九室,故名“九間棚”。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富民方針政策指引下,九間棚人在支部書記劉甲坤的帶領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奇蹟般地譜寫了修路、架電、引水“三部曲”,徹底改變了貧窮、惡劣的落後面貌,創造了聞名全國的“九間棚精神”。山東省副省長高昌禮於1989年在九間棚過春節時親手題字:“九間棚村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