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披毛犀
披毛犀(學名Coelodonta antiquitatis),又名長毛犀牛,是一種已滅絕的犀牛,生存於更新世,並在冰河時期存活了下來。披毛犀生活在歐亞大...
體貌特徵 物種區別 生活習性 種群分類 滅絕原因 -
板齒犀
板齒犀(Elasmotherium)是一類已滅絕的巨大犀牛,肩高最高3.5米左右,體長最長可超過8米,體重最重超過8噸。平均體重5噸多。前額上有長達2米...
生活區域 特性描述 考古發現 種類差異 親緣類群 -
大唇犀
大唇犀是犀牛的祖先。它們生存於中新世的中國蒙古。 大唇犀的下唇比上唇大,下頜骨粗狀成鏟子狀。上顎沒有門齒,下顎的門齒闊大,並且向上彎。頭部比現今的犀大稍...
概述 特點 -
巨犀
巨犀屬(Paraceratherium),主要生活於漸新世,巨犀科共包括9屬,其中準噶爾巨犀屬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長約8米,高約6米,重達約9...
特性 種群分類 巨犀化石 鑑別特徵 -
犀科
犀科(Rhinocerotidae),是奇蹄目中體形粗大笨重的一科,門齒不發達,無犬齒,前肢3-4趾,後肢3趾,皮膚厚,幾乎無毛,鼻吻處長有1-2個角質...
簡介 特徵及習性 分布 起源與演化 現存數量 -
披毛犀[史前動物]
披毛犀,,又名長毛犀牛,是一種已滅絕的犀牛,屬於腔齒犀屬,歸於奇蹄目犀科雙角犀亞科。平均體長3.5米,肩高約3.2米左右,體重平均4.5噸。因全身披滿厚...
體貌特徵 物種區別 生活習性 種群分類 滅絕原因 -
蘇門犀
蘇門犀又叫蘇門達臘犀,亞洲雙角犀。原來在印度,印度支那,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都有分布,但現在僅剩蘇門達臘,馬來西亞,緬甸和泰國中有少量殘存,大約有幾百隻。
簡介 生活習性 生長繁殖 棲息地 保護措施 -
犀[漢語漢字]
俗稱犀牛。有山犀、水犀、兕犀三種。叉有毛犀似之。山犀居住于山林,人們容易獵得。水犀出入於水中,最難獵得,並且有二角,鼻角長而額角短。水犀皮有珠甲,而山犀...
動物 瓠子的籽實 -
黑犀
黑犀,學名:Diceros bicornis (Linnaeus, 1758),犀科黑犀屬的一種動物。體長約3-3.7.5米,肩高1.4-1.8米,尾長...
物種學史 形態特徵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分布範圍 -
犀[漢字釋義]
俗稱犀牛。有山犀、水犀、兕犀三種。叉有毛犀似之。山犀居住于山林,人們容易獵得。水犀出入於水中,最難獵得,並且有二角,鼻角長而額角短。水犀皮有珠甲,而山犀...
基本字義 古籍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