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無垠:道德經品悟

大道無垠:道德經品悟

漢代以來,儒家一直是中國思想史上的名義統治者,但實際上,道家作為中華西鄉文化的原始淵源之一,始終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甚至由此產生出中國本土文化中唯一的宗教門派------道教,並為最終形成儒、道、佛三流合一的宋明理學提供了強大的思想和社會基礎。在如今這個知識爆炸,書業發達的時代如果沒有選擇的讀書,很可能會成為書籍的奴隸,永遠從其中爬不出來。所以讀書一定要有選擇,而選擇的最佳方法就是讀大家、讀經典,常與經典為伴。 本書每章分四部分,首先給出原文,雖語言精練、文字不多,但真正讀懂並非易事,它縱橫天地,老道思辨,沒有相當的知識和閱歷,恐怕只能理解其話語表層,而難得其精髓實質。因此作者為大家分別作了 句釋 和譯文,使讀者能明白文字背後的基本含義。最精彩的部分當屬品析。作者是一位人生閱歷豐富的官員,歷經數十載,研習《道德經》,探其玄理,悟其奧義,終於著成本書,對《道德經》的宏奧哲理、高超智慧和博大精深的思想作了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闡釋。他用從實際生活中參透的道教義理來注釋《道德經》,並給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規勸.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大道無垠:品悟》講述了漢代以來,儒家一直是中國思想史上的名義統治者,但實際上,道家作為中華西鄉文化的原始淵源之一,始終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甚至由此產生出中國本土文化中唯一的宗教門派——道教,並為最終形成儒、道、佛三流合一的宋明理學提供了強大的思想和社會基礎。

作者簡介

張國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中國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駐美使館外交官,現任中央某經濟部門工作。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玄妙之道
第二章無為之聖
第三章去欲安民
第四章沖而不盈
第五章持虛守中
第六章穀神不死
第七章天地無私
第八章上善若水
第九章功成身退
第十章營魄抱一
第十一章無之為用
第十二章為腹戒目
第十三章貴愛天下
第十四章執古御今
第十五章善道不盈
第十六章致虛守靜
第十七章悠行貴言
第十八章道廢德淪
第十九章見素抱樸
第二十章俗昭我昏
第二十一章孔德從道
第二十二章曲全枉直
第二十三章自然希言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重根靜君
第二十七章善行無跡
第二十八章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天下神器
第三十章物壯則老
第三十一章兵者不祥
第三十二章道常無名
第三十三章自知者明
第三十四章大道之大
第三十五章執守大象
第三十六章欲取先與
第三十七章鎮欲以朴

文摘

著作權頁:
【品析】
這一章,老子由天道及人道,深刻闡述了兩個重要思想。
一、實現自身最大價值的利他主義精神
天長地久,是一個古老的說法,是當時人們的基本共識或常識。老子以解釋“天長地久”為引子,闡述了他的利他主義思想。
老子認為,天地長生,是因為其不自生的屬性和本質,而聖人所以成其私,也是由於其不自私的性格和品質。利他、無私是自然和聖人的共同特點,是天地運行的自然法則,也是社會活動的基本規律。但是,這種無私或利他,不是與自我對立的關係,不是絕對的無我,不是對自我利益的完全否定,而是將自我放在與他人和整體的關係中來考量,一事當先,首先將他人和整體利益置於前位,首先考慮他人和整體的利益,通過他人和整體利益的實現,進而實現自我利益。只有充分地實現他人和整體的利益,才能最大化地實現自己的利益。因此,這種利他主義,不是“後其身而身無”,不是“外其身而身亡”,而是“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一種最終有利於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他主義”,是有利於自我的利他主義。
有人認為,老子的這一思想,是一種以利他為手段的利己主義,無私僅是手段,成其私是根本目的,因此,其本質上是一種利己主義。這種理解是不對的。因為,主張“無為”、“無欲”,是老子哲學的靈魂。“無私”也是這一思想的延伸或表現。天地長生,是因其不自生,但長生並不是天地所追求的,而是其運行的自然結果。聖人成其私,是因為其無私,但成其私並不是聖人追求的結果,而是其行為的自然結局。只有真正的、自由自在的“無為”,才能“無不為”。同理,只有真正的、自由自然的不自生,才能長生;只有真正的、自由自覺的“後其身”、“外其身”,才能“身先”、“身存”。“不自生”是天地的自然本性,是根本,是原則,長生則是其自然的結果。聖人“無私”,是天地之道在人類社會的反映與表現,是對天地之道的正確認識和自覺遵循,也是聖人做人做事的本質特徵和根本原則, “成其私”則是必然的結果或最終結局,且其主旨更在於精神層面,而並非物質上的滿足,因此,它與利己主義有本質的區別。
老子這一思想的可取或合理的地方在於,他智慧地觀察到並發現了人類社會中自我與他人、與整體關係中一些帶有規律性的現象,進而形成了其利他主義的社會思想和主張,這在中國和人類思想史上具有重要且積極的意義。
二、對立轉化的自然和社會辯證法則
強調事物對立統一,是老子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這一章,老子通過天地從“不自生”到“長生”和聖人由“無私”而“成其私”的相互轉化,進一步發展、充實了他的辯證思想。事物是對立統一、相互依存的,同時也是互為條件的,可以相互轉化的。天地所以長生,是因為其不自生,不自生是長生的前提,長生是不自生的結果。聖人所以身先、身存、成其私,是因為其能後其身、外其身,是因為其無私。無私是前提,成其私是結果。這裡,自然規律和社會法則是一樣的,人道即天道。天地之所以長久運行,是因為天地遵循著自然的規律,而聖人之所以事業成就,也因為其認識並遵循著這些規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