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本品為為桃金孃科桉屬植物大葉桉Eucalyptus robusta Smith,以葉入藥。全年可采,陰乾備用。
性味歸經
微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
疏風解熱,抑菌消炎,防腐止癢。用於預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支氣管炎,肺炎,急、慢性腎盂腎炎,腸炎,痢疾,絲蟲病;外用治燒燙傷,蜂窩織炎,乳腺炎,癤腫,丹毒,水田皮炎,皮膚濕疹,腳癬,皮膚消毒。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5~15米,樹皮粗糙,有槽紋,灰棕色至暗棕色,小枝淺紅色。單葉互生,卵狀披針形,革質,長8~18厘米,寬3.5~7.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渾圓且稍不對稱,全緣,兩面無毛,有透明腺點,揉之有香氣,側脈極多,細而明顯,與中脈近成直角,沿邊緣聯為邊脈,有葉柄,長0.6~1.2厘米。春季開白花,徑達18毫米,4~12朵排成腋生或側生的傘狀花序,總梗有棱且呈壓扁狀,長約2.5厘米;萼管窄陀螺形或稍呈壺狀,下部漸窄成柄;花瓣與萼片合生成一冒狀體;雄蕊極多數,分離;子房下位。朔果為宿存萼管包被,呈倒卵狀長橢圓形,長約1.2~1.5厘米,果瓣3~4長期粘合或遲裂。
分布區域
我國南部和西南部都有栽培。
生長環境
生於陽光充足的平原、山坡和路旁。
生長習性
喜陽光和溫暖濕潤環境,耐寒和耐旱性較差。在山地土壤水分不足或瘠薄的地方,生長緩慢,並出現矮化現象。
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
春季或秋季於苗床撒播,蓋細土2分左右,播後用松針、稻草或其他材料覆蓋保濕。氣溫15~20℃,5、6天出苗。出苗後逐漸除去覆草。春播出苗後1~2個月,秋播經2~3個月,苗木高3、4寸左右移植。
病蟲防治
如發現地下害蟲為害,可用0.5%六六六粉加肥土混拌後,在行間開溝施用,效果較好。
用法用量
3~5錢(鮮品0.5~1兩),內服不宜過量;外用適量,煎水外洗。
藥理作用
1.大葉桉抗菌力較強,抗菌譜亦廣。大葉桉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八疊球菌、甲型鏈球菌、奈瑟球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均有抑制作用。並對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2.揮髮油能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促進分泌物增加、稀釋痰液,有祛痰作用。
3.用20%桉葉蒸餾液、供注射時皮膚消毒用,經臨床試用有一定消毒效果。
4.用20%桉葉液洗滌傷口和代替呋喃西林紗布換藥,效果良好。
5.其揮髮油在體外,有強大殺滅陰道滴蟲的作用。本品煎劑殺滅鉤端螺旋體的效果較好。
6.大葉桉有降壓作用。
相關配伍
1.感冒:鮮大葉桉4斤,桑葉3斤,煎2次,過濾,濃縮成流浸膏狀,加入野菊花粉末1斤,攪勻,乾燥,磨粉,加白糖適量裝袋,每袋10克。每次1~2袋,每日1~2次,開水沖服。
2.絲蟲病:新鮮連枝大葉桉葉3兩,切細,加水3倍,小火煎3小時,去渣,再濃縮至60~100毫升。於晚上8時30分~10時1次服完,兒童酌減。
3.癤腫,皮膚潰瘍:取大葉桉葉1份,加水3份,煎至剩下1/6溶液時過濾,再濃縮至滴水成珠為度,以3:1比例加凡士林調勻,外敷患處。
4.膿皰瘡,濕疹:大葉桉葉.苦楝樹皮各適量。煎水外洗,每日2次。
5.用於皮膚消毒:20%大葉桉葉煎劑溶液。用於針灸及皮下.肌肉和靜脈注射前皮膚消毒。
6.防治水田皮炎:鮮大葉桉葉.鮮烏桕葉各10斤。搗爛加水到100斤,煎5小時,去渣濃縮成流浸膏8斤左右,加防腐劑備用。①預防:隔1~2日搽皮膚1次。②治療:視病情而定,每日搽患部數次。
7.黴菌病:①腸道黴菌病:大葉桉葉.烏桕葉.鴨腳木葉.三叉苦葉各0.5~1兩,水煎服,每日2次。7天為一個療程。②陰道黴菌病:將上述四味藥各等量,加水適量煎成流浸膏。用藥前先洗淨患部,將藥直接塗布陰道內,每日1次,7天為一個療程。
化學成份
鮮葉含揮髮油(桉樹油)約0.7%,油的主要成分為桉油精(cineole)、百里香酚(thymol)、古容�(guajazulene,C15H18)、藍桉醇(globulol,C16H26O)、松香芹酮(l-pinocarvon,C10H14O)。此外,尚含桉葉酸、苦味質、鞣質、樹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