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菟絲子丸[中藥]

大菟絲子丸[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菟絲子丸,中醫方劑名。出自《證治準繩》。具有溫補腎陽之功效。主治腎氣虧虛,精關不固證。症見尿後有精絲流出,尿液不清,小便頻數或夜尿頻多,面色無華,頭暈耳鳴,身倦乏力,精神萎靡,腰膝酸痛,形寒肢冷,少腹拘急,龜頭寒冷,或遺精,或滑泄,或不育,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組成

菟絲子、澤瀉、鹿茸、石龍契、肉桂、附子各30g,石斛、熟地、白茯苓、牛膝、川斷、棗皮、肉蓯蓉、防風、杜仲、補骨脂、畢澄茄、沉香、巴戟、茴香各23g,五味子、桑螵蛸、川芎、覆盆子各15g。

用法用量

共為細末,以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20g,空腹時溫酒或鹽湯送下。亦可做湯劑,按原方比例酌減用量。

功用

補益腎氣,固攝精關。

主治

腎氣虧虛,精關不固證。

方義

方中菟絲子、補骨脂、鹿茸、肉蓯蓉、杜仲、畢澄茄、巴戟、茴香、川斷、附子、肉桂溫腎壯陽,生精固澀;熟地、石斛滋陰益精,取“陰中求陽”之意;澤瀉、茯苓淡滲利濕,使補而不滯;牛膝補肝腎,強筋骨,引藥下行達腎;棗皮、五味子、桑螵蛸、覆盆子固腎澀精;石龍契、川芎散結行血活血;防風辛散藥勢;沉香行氣溫腎。諸藥合用,共奏補益腎氣,固澀精關之功。

運用

症見尿後有精絲流出,尿液不清,小便頻數或夜尿頻多,面色無華,頭暈耳鳴,身倦乏力,精神萎靡,腰膝酸痛,形寒肢冷,少腹拘急,龜頭寒冷,或遺精,或滑泄,或不育,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使用注意

陰虛陽亢,陰虛火旺不宜服用。

文獻摘要

《壽世補元》:“大菟絲子丸,主治腎氣虛損,五勞七傷,少腹拘急,四肢疼痛,面色黧色,唇乾口燥,目暗耳鳴,心怯氣短,夜夢驚恐,精神睏倦,喜怒無常,悲憂不樂,飲食無味,舉動乏力,心腹脹滿,腳膝痿緩,小便滑數,房室不舉,股內濕癢,水道澀痛,小便血出,時有遺瀝。菟絲子(洗淨酒浸)、鹿茸(酥炙去毛v)、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臍)、石龍契(去土)、澤瀉各30克,巴戟(去心)、防風(去苗叉)、肉蓯蓉(酒浸切焙)、杜仲(去粗皮v炒)、茴香(炒)、沉香、白茯苓(去皮)、牛膝(酒浸一宿)、石斛(去根)、續斷(去核)、補骨脂(炒)、熟乾地黃(酒蒸)、蓽澄茄各18克,桑螵蛸(酒浸)、五味子、覆盆子(去枝)、芎?各15克。每服6克,溫酒或鹽湯送下,空腹服,如腳無力,木瓜湯下,晚食前再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