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盜不隱

出處原文

將為胠篋①探囊②發匱③之盜,為之守備,則必攝緘滕④,固扃鐍⑤,此世俗之所謂智也。然而巨盜至,則負⑥匱揭⑦篋,擔囊而趨⑧,唯恐緘滕、扃鐍之不固也。然則向之所謂智者,不乃為大盜積⑨者也。故嘗試論之:世俗之所謂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其所謂聖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
何以知其然耶?昔者⑩,齊國鄰邑相望11,雞狗之音相聞,網罟12之所布,耒耨13之所刺14,方15二千餘里。闔16四境之內,所以立宗廟17社稷18,治邑屋州閭鄉里19者,曷常20不法聖人哉!然而,田成子21一朝殺齊君,而盜其國。所盜者,豈獨其國耶?並與其聖智之法而盜之。故田成子有乎盜賊之名,而身處堯舜22之安,小國不敢非,大國不敢誅,十二代而有齊國23。則是不乃竊齊國,並與其聖智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
注釋
1.胠篋:從旁邊打開。篋,竹子做的箱子。這裡是指把箱子打開。
2.探囊:掏摸囊袋。
3.發匱:匱,同櫃,是一種木製的匣子。
4.攝緘滕:攝,繫結,纏繞。緘滕,繩索。這裡是指捆緊繩索。
5.扃鐍(jue):扃,門窗、箱柜上的開關。鐍,箱子上加鎖的鉸紐。這裡統指箱子鉸鈕。
6.負:背著。
7.揭:高舉。
8.趨:小跑。
9.積:收拾清理好物資。
10.昔者:從前。
11.鄰邑相望:指人口稠密,生活安定。
12.網罟:網,原指捕獸工具。罟,原指捕魚工具。
13.耒耨:古代的犁。耨,古代的鋤。
14.刺:插入,這裡指耕耘。
15.方:古代表述面積的用語。方二千里就是指長2000里,寬2000里的面積。
16.闔:同合,總共的意思。 
17.宗廟:同宗祭祖的地方。
18.社稷:社,祭祀土神。稷,祭祀穀神。這裡指國家政權。
19.邑屋州閭鄉里:《司馬法》有“開四為邑”,“五比為閭,五州為鄉”。邑屋、州閭、鄉里都是指區域名稱。
20.曷常:何嘗。
21.田成子:春秋末,齊國大夫田恆。
22.堯舜:古代賢明首領。
23.十二代而有齊國:從敬仲至莊公共九代知齊政;自太公至威王三世為齊侯。共十二世。莊子為齊宣王時人故不算宣王。

釋意

1、大盜不隱,最通俗的意思就是最大的盜賊不需要隱藏,他就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在這個世上,又讓外界看來非常正常的工作、學習或者是生活圈。
2、它的另外一種說法即為“大盜隱於市”,說最大的盜賊就生活在我們周圍,只是我們沒有發覺而已。

儒家“大盜不隱”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換句話說周朝禮樂思想的作者非常清楚愚昧的人不知道自己愚昧的道理。說得再具體一點,在中國語中"釣魚"有欺騙之意,所以,姜子牙的“直鉤釣魚,願者上鉤”用老子說話的方式來說就是“大騙無鉤”“大盜不隱”,明顯得就是用非常手段赤裸裸的盜取了別人的信任,這就是儒家思想的理論基礎。
從《論語》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是篡位竊國的竊國大盜的思想,所以儒家思想就是公開搞陰謀詭計,公開主張用亡國之道的儒家思想來治理國家,從而最終實現篡位竊國的目的的思想。用老子說話的方式就是“大盜不隱”就是最大的盜賊不需要隱藏。
綜上所述,如果用老子說話的方式來說,儒家思想就是“大騙無鉤,,大盜不隱,大奸若忠,大惡若善,大偽若真,大愚若智”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