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澤山地雷戰

大澤山地雷戰

對於現在的絕大多數人來說,地雷戰的概念來自於電影《地雷戰》,這部1962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兼具教學功能的電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該片於1974年獲第十四屆維也納電影節紀念獎。
電影《地雷戰》拍攝地在山東海陽,也給大家一個錯覺,認為地雷戰就是發生在海陽。其實,歷史的真實是:地雷戰發源於大澤山,海陽是從大澤山學習的經驗,海陽在實踐中利用地雷創造性的打擊敵人,是地雷戰發揚光大的地方,並在全國出名的!
對於地雷戰,大澤山和海陽,可以這樣說,花開兩朵,各表一支。

高家民兵聯防遺址和平度抗日戰爭紀念館

位於平度市區東北30公里,大澤山西麓,方圓15平方公里。四周山巒起伏,淄陽河蜿蜒溝底。是1938~1945年期間,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高家、韭園、南台、北台、所裡頭5個村莊的民兵聯合作戰,抗擊日本侵略軍的主要活動地區。高家民兵聯防運用游擊戰、麻雀戰、地雷戰打擊敵人,配合主力部隊先後作戰600餘次,斃傷俘敵2300餘人,並首創石雷戰,被譽為"石雷之鄉",1943年8月被膠東軍區授予"銅牆鐵壁高家民兵聯防"光榮稱號。至今,這一帶仍留有戰壕、報警鐘、隱蔽洞、軍械庫洞等遺址。高家民兵聯防遺址範圍是:東起東大峪,西至平頂山,南至所裡頭東嶺路頭山,北至杏山。現存聯防遺址有:高家報警處、溝石嶺民兵戰鬥掩體、大澤山西麓的聯防山洞、梧桐澗兵工廠舊址、北石山戰鬥遺址、圍子頂掩體、所裡頭瞭望哨、 杏山阻擊戰遺址、高家村阻擊戰遺址、高家地雷陣遺址。

地雷戰歷史年表

1938年2月,日軍侵占平度城,進逼大澤山。
1939年底到1940年初,八路軍山東縱隊政委黎玉視察膠東,根據其指示,1940年7月,八路軍消滅了盤踞在大澤山區的國民黨雜牌軍十八旅等地方武裝。9月成立平度縣抗日人民政府,同時西海軍分區、西海行署進駐大澤山一帶。
1941年春,大澤山高家村的民兵在西海地委和西海軍分區領導下在村頭埋設了3顆地雷,炸死了8個日偽軍,揭開了轟轟烈烈的"地雷爆炸戰"的序幕。
由於敵人對根據地"封鎖掃蕩",鐵雷供應不足,同時敵人使用探雷器,很多被挖了出來,使用受到限制。在嚴峻的形勢面前,1941年秋,第一個石雷誕生。後經多次技術改進,殺傷力增強,逐步用於實戰。
1941年秋,聯防民兵在高家村西北河灘里首次布下石雷陣,炸死炸傷50餘名日偽軍。
1942年6月至7月間,高家民兵聯防用自製的石雷,3次殺傷日偽軍120人。
1943年秋,20多個據點的日偽軍共3000餘人對大澤山掃蕩,高家民兵聯防迅速開展地雷戰、麻雀戰,以游擊戰將敵人打得拖著250多具屍體狼狽逃回據點。
1943年5月16日,海陽縣人民武裝委員會在小紀區南埠村召開各區武委會主任會議。縣武委會主任欒進階介紹了平度縣大澤山區民兵擺地雷陣殺傷敵人的經驗,宣讀了《學習大澤神奇戰術,開創海陽地雷戰的初步方案》參謀楊兆龍傳授了埋雷方法,並發給各區數顆鐵制地雷,海陽民兵才開始認識了地雷。
同年5月30日,小紀區瑞宇村民兵副隊長於鳳鳴在瑞宇至東村之間公路上埋下2顆地雷,炸死炸傷從行村出來搶小麥的日偽軍5名,揭開了海陽地雷戰的序幕。
從1943年到1945年,海陽縣的地雷戰大顯神威,共炸死炸傷敵人1025人,湧現出趙疃、文山後、小灘3個膠東特級模範爆炸村和于化虎、趙守福、孫玉敏3名全國民兵英雄及11名"民兵爆炸大王"。海陽縣欒家村民兵爆炸小隊,還被山東省武委會授予"模範爆炸小隊"稱號。
地雷戰期間諺語歌謠
進了大澤山,一步踩不到石頭成神仙。
釣魚台、盤龍山,所裡頭、高家連韭園。北石山、鬼谷山,南台、北台毗大疃。閃光山,豹子山,山山環繞秦姑庵。大澤山下撒羅網,敵人進陣完了蛋。
進了大澤山,把命交給天。
地雷戰嗨地雷戰,埋設地雷不怠慢,山崗要道河溝里埋個遍,鬼子踩上它,轟隆一聲命完蛋。
鐵西瓜,威力大,不甜不香味不佳。柜子漢奸碰上它,轟隆一聲命完啦!
"不見鬼子不掛弦"
在實戰中,鬼子掃蕩採取突然襲擊,但提前埋雷 會誤傷民眾,1941年冬至,就發生過石雷炸死村民的事件,為防止此類事件,總結出如下幾條:"雷區要分清,民眾莫通行;埋雷作'標誌',不炸再起出;膽要大,心要細,誰埋地雷誰排除;先臥倒,低姿勢,嚴防失誤傷自己;先摘鉤,後排除,起雷一定要記住;起雷人要少,嚴禁圍著看熱鬧。"其中很經典的一句話就是:"不見鬼子不掛弦"。

地雷的原理

地雷的原理:地雷由雷體和引信組成,引信就是拉火管,是個圓筒,裡面裝著銅絲和磷。銅絲扭成彈簧一樣的彎曲形狀,一拉直,摩擦就產生熱,把磷點燃。事實上,從地雷、手榴彈到其他任何需要引信的武器,這個基本原理沿用至今。

大澤山的山洞

抗日戰爭時期,大澤山是山東著名的抗日根據地,亦是西海地委和西海軍分區的駐地。在流雲峽西側約百米處,有一飛檐高桃的樓石。在樓石西北側,數塊巨石搭成一天然石洞,可容20人。洞口朝北對著殺馬澗,此洞即是西海軍分區第一次黨代會會址。
當時,西海地委和西海軍分區機關分散在所裡頭、東高家、韭園村辦公。而當時的兵工廠、醫院、被服廠、倉庫、北海銀行金庫,全設在東高家村東側南起耙摟石,北至梧桐澗的30多個山洞內。這些山洞大多系巨石自然堆積而成,少數是人工鑿成。大者可容百人,小者僅容三五人藏身。而洞口又非常隱蔽,不易被發現。最為有趣的屬北海銀行金庫,原系人們挖金礦石開鑿。洞口開在離地約8米高的陡立石壁上,僅可容一人出入,而又有一叢灌木生長,將洞口擋得嚴嚴實實。上下需幾架木梯相接藉以攀登,就連當地人也絕少知道有此山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