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全鎮轄區總面積78.5平方公里,城鎮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丘陵坡地面積10.5萬畝;該鎮地處新豐江上游,大湖河與小溪河(繡緞鎮)的匯合處,地勢平坦、廣闊,素有“小燈塔盆地”之稱。年平均氣溫21.3℃,年平均降雨量為1795.6毫米;地處亞熱帶,常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水力資源極為豐富。
大湖鎮原名大湖田
因境內有一個經久不旱的“天井湖”,周圍土地平坦、肥沃,故稱“大湖”。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就有人居住。居民從江西廬陵遷來。明清至民國時期屬忠信區 (圖)
交通
省道忠定線貫穿全鎮;大湖至東源縣(船塘)、和平縣(良排線)兩條縣道公路橫跨全鎮,2005年12月新建成通車的粵贛高速公路縱跨我鎮四個行政村,並在湖東村設有Ⅱ級互通出口,形成了“一縱一橫”的交通網路,將大湖鎮融入了珠江三角洲兩個小時經濟圈。
經濟建設
據2008年統計,農民人均收入4398元,比2007年增長10.1%;稅收達到653萬元,比上年增長30.9%。05、06、07年度連續三年在全縣綜合考核排名第一,實現了“三連冠”的工作目標;分別被市、縣授予“先進基層黨委”、“先進基層黨組織”、“尊師重教先進集體”、“維護穩定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和 省級“衛生城鎮”等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明清至民國時期屬忠信區(圖)。1952年4月增設大湖區(五區),1958年成立大湖公社,1983年復稱大湖區,1987年改為大湖鎮。至2006年全鎮有總人口2.1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占83.03%),下轄9個村(居)委會(羅經、油村、活水、湖東、五禾、湖西、盤石、庫區和新街社區居委會)。
自然資源
南宋端平元年(公元1223年)就有人居住。現鎮域總面積7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萬。交通便利、通訊便捷。為進一步營造經濟發展良好的社會人文環境,鎮委、鎮政府更加致力於交通、通訊、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農貿市場、醫院、學校等配套設施也在不斷得到完善。此外,大湖鎮還有一個廉潔務實、富有開拓精神的領導集體和一批熱情好客、高效率的工作人員;有一個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和淳樸的民風,更有一套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和優質的服務,為各地客商投資置業排除後顧之憂。
配套設施
花香自然引蝶。完善的配套設施,加上熱情優質的服務,使今日的大湖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2000年,規劃3萬畝土地作為農業綜合開發基地。2001年,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河源市麗湖科技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落戶,總投資達8千多萬元,集農業科技研發培訓、農副產品生產加工、生態農業觀光旅遊於一身。其配套下屬企業——脫水蔬菜加工廠、南瓜多糖提取加工廠建成,2004年可投入生產。盤石村規劃100畝耕地,為該鎮農業產業化經營示範點。河源市公路局幹部培訓中心,也落戶在基地。基地內青山依碧水,在朝霞映照下,顯現一幅美麗迷人的田園風光。
改革和發展
大湖鎮把握改革和發展主旋律,突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構建和諧社會,打造燈塔盆地商貿重鎮”為目標,努力做大做強工業、商貿業等支柱產業。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4323 |
男 | 7150 |
女 | 7173 |
家庭戶戶數 | 4163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4206 |
家庭戶男 | 7049 |
家庭戶女 | 7157 |
0-14歲(總) | 4357 |
0-14歲男 | 2215 |
0-14歲女 | 2142 |
15-64歲(總) | 8667 |
15-64歲男 | 4381 |
15-64歲女 | 4286 |
65歲及以上(總) | 1299 |
65歲及以上男 | 554 |
65歲及以上女 | 745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3770 |
大湖鎮位於連平縣東南部,北鄰繡緞、東接東源、西依忠信、南與三角鎮接壤。境內有一個久旱不乾的湖(天井湖),周圍土地平坦開闊,因而得名。南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就有人居住。現鎮域總面積7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萬。
境內地勢開闊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耕地資源2.6萬畝,尤其適宜發展“三高”農業。大湖河上游建有總裝機容量7000千瓦水電站,並建有1.5萬伏和3.5萬伏兩座輸變電站,供電充足;中游建有年供水量80萬噸自來水廠,可滿足生活和生產需要。
交通便利
通訊便捷。省道中(信)定(南)線四車道貫穿全鎮,北通江西、南到廣州、東莞、深圳等地。規劃2005年通車的粵贛高速公路,目前正在緊張施工之中,互通口和服務區分別設在湖東村、活水村,離鎮區不到1公里,大湖將成為連平地區公路交通主要交匯點之一。程控電話裝機容量達5000門,可通過ADSL快速接入網際網路。手機信號覆蓋全鎮。
今日的大湖,經濟社會新發展藍圖已經展現,我們竭誠歡迎四海嘉賓前來投資合作,大湖人民將與您攜手共進,共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