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清第一皇太后》為廣大讀者去蕪存精,整理線索,支撐起一個豐滿而可信的孝莊形象,解讀大清開國傳奇,揭開三朝宮廷秘史。 孝莊太后歷經清太宗、清世祖、清聖祖三朝,盡心盡力地輔佐皇太極、順治、康熙建立起清王朝政權和統一中國,是清朝開國到“康乾盛世”期間一位關鍵性人物,也是充滿了神秘色彩的一位卓越女性。她的生平被紛紜的傳說和留言遮蔽,她的形象更被叢出的歷史劇不斷重塑。孝莊太后是一個被譽為“清朝興國太后”的女人;一個忍辱負重,飽受非議,多情又絕情的女人;一個在權力場角逐中屢戰屢勝,在情場中屢受挫折的女人;一個孤獨寂寞,沒有人真正了解的女人。 解讀大清開國傳奇,揭開三朝宮廷秘史。
序言
大清帝國存在了二百九十六年,給後人留下疑案不少,其中最為人們所熱論的莫過於孝莊皇太后下嫁多爾袞。凡愛讀清史小說的人,都能講出其故事,但筆者認為根據現存史料,孝莊並沒有下嫁。本書將根據大量清朝官方史實寫出這段歷史,敬獻讀者。
一、先從《建夷宮詞》談起。
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
此詩作者是南明朝廷的兵部尚書張煌言。詩的內容寫的是,紫禁城內慈寧宮裡,熱熱鬧鬧,張燈結彩,正在舉行婚禮,實指孝莊皇太后下嫁,夫婦倆喝合卺酒。根據《酌中志・明世宗紀》嘉靖十七年七月癸巳,慈寧宮成,又於萬曆十一年火災,現存的慈寧宮據《清實錄》記載是順治十年建(不是修葺),同年三月立柱,上樑,遣工部尚書星訥祭司工之神,六月建成,孝莊皇太后隨移居慈寧宮。張煌言寫此詩時,是順治六年,那時還沒有慈寧宮;多爾袞死於順治七年十二月,死後三年也不能結婚。這首詩只能說是對清朝最高統治者的嘲諷,而決不能當作下嫁的證據。
二、“真假下嫁詔書”。有人說曾見過“太后下嫁皇父攝政王詔”的詔書,此說不可信,真的詔書到現在誰也沒見到。劉文興在《皇父攝政王起居注》一書所寫的跋稱:“清季宣統初元,內閣庫垣圮。時家君方任閣讀,奉朝命檢庫藏。既得順治時太后下嫁皇父攝政王詔,遂以聞於朝。”此說法被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朱家�先生追問,作者說為了賣掉這部書加點噱頭,的確,詔書是沒有的,何必那么認真,姑妄聽之而已。既然後來作者否定了這條材料的真實性,那么下嫁詔書也就不存在了。
三、孝莊皇太后為什麼不回盛京昭陵同皇太極合葬呢?據《聖祖仁皇帝實錄》一百三十二卷載:“諭大學士、內務府總管等,太皇太后疾大漸時,諭朕曰: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不可為我輕動,況我心戀汝皇父及汝,不忍遠去,務於孝陵近地,擇吉安厝,則我心無憾矣。諄諄降旨,朕何敢違……”
康熙皇帝對祖母非常孝敬,在祖母有病期間,他從沒離開過慈寧宮。上早朝前,先到祖母那問安,伺候完再去乾清門聽政,日復一日。為了太皇太后身體早日恢復安康,康熙皇帝親自從乾清宮步行至天壇,致祭恭祈太皇太后萬安,在讀祭文時,涕淚俱下。從天壇回來立即到慈寧宮侍奉祖母,從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有病開始,至太皇太后崩天,衣不解帶,盡夜席地,報答祖母三十餘年撫育教訓之恩。孝莊不回盛京同太宗合葬原因有三:其一,戀早逝的皇兒順治;其二,戀皇孫康熙;其三,太宗梓宮安奉已久,不可為她輕動。且早有孝端皇太后合葬昭陵,諄諄降旨,在孝陵近處擇吉安厝就滿足了。
康熙把祖母生前最喜愛的寢宮拆了,修起一座暫安奉殿。後來由重孫雍正在此地起山陵,將太皇太后下葬,陵的名稱為昭西陵。顧名思義,其在盛京昭陵西邊,與昭陵一脈。
四、“皇父攝政王”,前人知述備矣!從叔父攝政王治安天下有大勳勞,宜增加殊禮而封為皇父攝政王。皇父是頭銜,是攝政王的最高職位,而不是皇上的父親。就像康熙叫蘇麻喇姑額涅即額娘――母親,予以最高稱謂。孟森先生在《明清論著集刊》認為,古有“尚父”、“仲父”,皆君之所以尊臣,因此不能作太后下嫁之確據。
五、《朝鮮仁祖李�實錄》記載,清廷使臣赴朝鮮遞交國書中有“皇父攝政王”一詞,朝鮮國王問:此何舉措?使臣答曰:今去叔字,朝賀之事,與皇帝一體云:鄭太和曰:似是已為太上矣,國王說:然則二帝矣。據此認為,這是太后下嫁的證據。其實,這條材料是朝鮮君臣對皇父的提法不理解,清使臣回答是“朝賀之事”,並無下嫁之言。朝鮮史書又無下嫁之說,怎么能作為太后下嫁的證據呢?
六、青梅竹馬。這事的可能性不大。多爾袞出生於明萬曆四十年,在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莊妃布木布泰生於萬曆四十一年,在內蒙古科爾沁(今內蒙古通遼市)。兩地相距數百里,從沒在一起生活過,如何“青梅竹馬”?莊妃十三歲就嫁與皇太極為妃,在此之前,從沒去過赫圖阿拉。史書沒有記載,今書是戲說,故不是真事。
七、大玉兒和小玉兒之說屬臆造。諸多正史沒有稱莊妃布木布泰為大玉兒、其妹為小玉兒。有的書上說,是王浩沅的亂編之一,既然是亂編,則沒必要再研究。
關於孝莊皇太后下嫁說法,野史戲說遍布民間,持下嫁說法者又拿不出真實證據。研究歷史,要用科學觀點,不能主觀想像太后下嫁就予以定論,那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本書試圖從正面作以描寫,以史實為基點論說這位巾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