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焦國力創作的《目標就是你——定點清除》是“大校帶你看世界”系列之一,書中講述了一些最新戰爭軍事武器。
《目標就是你——定點清除》包括了定點清除:目標就是他;從“觀戰”到“參戰”;“雌鹿”遭遇“毒刺”;“雷電”在伊拉克上空閃過;突襲“小鷹”號等內容。
作者簡介
焦國力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科普作協國防委員會副主任。空軍大校軍銜,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報告團成員。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特約軍事專家。
圖書目錄
1.定點清除:目標就是他
2.從“觀戰”到“參戰”
3.“雌鹿”遭遇“毒刺”
4.“雷電”在伊拉克上空閃過
5.突襲“小鷹”號
6.“響尾蛇”咬掉彈道飛彈
7.戰鬥機也殺“回馬槍”
8.“戰隼”欲戰SU一30
9.運輸機的殺手——肩射飛彈
1O.精確制導武器大轟炸
11.戰火中的“同溫層堡壘”
12.戰場上空的“火眼金睛”
13“響尾蛇”怎樣“咬掉”戰鬥機
寫在後面的話
文摘
1.定點清除:目標就是他
什麼叫“定點清除”?它語出何處?現在已無可考證。有人說,以色列前總理巴拉克曾經在一份秘密報告上批示: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明確對象,堅決清除它!這大概可以看成是“定點清除”這個詞的來歷。其實。“定點清除”這個名詞是怎樣來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定點清除”方法會在這個世紀的局部戰爭中,被廣泛套用。
道襲擊巴以恩怨何時消
這是一個晴朗的日子,藍藍的天上只飄著幾朵白雲。可是對於中東地區來說,這裡的每一天都是陰沉沉的。20世紀中期以來,中東地區的戰火不斷。世界進入21世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抵抗組織的矛盾日趨加深,以色列不斷受到巴勒斯坦哈馬斯組織的自殺式炸彈的襲擊,平民傷亡慘重。
這是2003年6月11日下午5時30分,耶路撒冷市正值下班高峰期,公共汽車運載著忙碌了一天的人們,急匆匆地在馬路上疾馳。市中心雅法大街的一處公共汽車站牌旁,有不少等待乘車的人,其中有一名身著極端正統派猶太人服裝的男子,在靜靜地候車。不一會兒,公共汽車進站了,這名猶太男子十分有禮貌地跟在別人的後面,不慌不忙地跨進車內。公共汽車關上了車門,駛出了車站,像其他公共汽車一樣開始在馬路上疾馳。就在這時,馬路兩旁的人們聽到了一聲巨響,人們看到駛出站不久的這輛公共汽車發生了大爆炸,並燃起了大火,車內100多人不同程度受傷,其中有16人當場死亡。原來那名身著極端正統派猶太人服裝的男子是個喬裝打扮的巴勒斯坦“人體炸彈”。
面對自殺式人體炸彈的恐怖攻擊,以色列總理沙龍一籌莫展,他深知。民不懼死。奈何以死懼之”的道理。他能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不顧一切地除掉巴勒斯坦激進組織的頭頭,也就是“定點清除”掉激進組織的領導人,正所謂“獸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清除了頭頭,群龍無首,自然不會再有“大風大浪”。更重要的是,在上個世紀。以色列就曾經使用“定點清除”的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973年2月,以色列突擊隊通過水路進入貝魯特,“定點清除”了三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高級領導人;
1979年1月,以色列特工在貝魯特的一次炸彈爆炸行動中“定點清除”了薩拉米。薩拉米策劃了1972年慕尼黑奧運村的襲擊事件,使以色列奧運代表團的11名成員死亡;
1988年4月,以色列特工“定點清除”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副主席、西岸地區行動指揮官阿布吉哈德;
1992年2月,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穆薩威,在黎南部地區遭到以色列武裝直升機的“定點清除”,穆薩威被殺死;
1996年1月,哈馬斯炸彈製造專家阿亞什在加沙被一枚偽裝是手機的炸彈“定點清除”。以色列宣布對此事負責:
就在2003年這一年間,以色列的“定點清除”行動頻頻得手:2003年8月,以軍用飛彈炸死了哈馬斯資深領導人伊斯梅爾·阿布·沙納布,當時,沙納布乘坐的白色汽車正在加沙城內擁擠的街道上緩緩前行。9月,以軍向加沙的一棟房屋投擲了一枚550磅的炸彈,差一點就把哈馬斯高層“一鍋端”。當時。包括亞辛在內的哈馬斯領導人正在召開秘密會議,只是由於以軍那次投的炸彈小了點,他們才幸免於難。12月,以軍又用飛彈摧毀了行駛在加沙城與傑巴利亞難民營之間的白色富士速霸小汽車,炸死了車內的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者組織傑哈德領導人哈米德。
現在,以色列總理沙龍把“定點清除”的目標鎖定在巴勒斯坦哈馬斯精神領袖亞辛的頭上。據說那天以色列總理沙龍得到密報:亞辛每天清晨都會在同一座清真寺做祈禱。沙龍拿起辦公桌上那支粗粗的紅鉛筆,狠狠地在亞辛的名字上打了一個紅叉,咬著牙說:就是他!這斬釘截鐵的3個字,就是“定點清除”的號令。一場新的行動開始了!
傳命令輪椅老人被清除
2004年3月22日清晨,東方泛出一抹白,時鐘的指針剛剛指向5時30分,加沙城裡的清真寺門口就出現了一群人,這些人簇擁著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人。他們剛剛在清真寺做完禱告,坐在輪椅上的這位老人就是巴勒斯坦哈馬斯的精神領袖亞辛。P2-4
後記
我愛藍天,更愛金秋十月北京的藍天。
京城十月的藍天,沒有一絲白雲,湛藍湛藍,就像有一塊巨大的藍寶石鑲嵌在天幕之上,惹得你忍不住想上天去摸一摸那藍藍的天幕。
我甚至想,如果有工具,我真要將那巨大的藍寶石,鋸下一方。用四根支柱,支撐在京城的上方。讓北京的天永遠是那么藍那么藍。
人們對藍天的種種遐想,也許隱含人類最古老的夢想。
在人類的藍天夢中,最具特色、最奇妙無比的想像要數中國人了。儘管中國人至今還沒有登上月球,但是嫦娥奔月的傳說,已經流傳了幾千年。這個傳說大概可以算作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最遠古的藍天之夢了。你看,一個美貌絕倫的女子,因為偷食了一種不死之藥,便飄飄飛去,直奔月宮。這種上天的辦法,用不著任何乘載工具,實在是太簡單、太方便、太隨心所欲了。
即使使用工具,中國人的飛天想像也是最省力、最簡便、最奇特的,只需就地取材:有雲有霧便可。孫悟空騰雲駕霧,衝上凌霄寶殿,把天宮鬧了個底朝天,便是一個好例證。
外國人上天有外國人的辦法。法國人的辦法是坐進一枚炮彈中,讓炮彈把人射上月球。阿拉伯人的上天工具是一塊毯子,人坐在毯子上,讓毯子飛起來,把人送上天空。
人類真正飛上藍天,是從兩個美國人開始的,他們倆在美國俄亥俄州的德頓城開了一個腳踏車店。這就是萊特兄弟,航空史上把他們看成是第一架飛機的發明人。
其實。他們的發明是在許許多多人失敗的基礎上誕生的,他們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飛上藍天的。
有一個叫李林塔爾的德國人,就是那許許多多人中的一個,他在萊特兄弟之前,就開始研究上天的辦法了。我敢說,李林塔爾一定經常仰望藍天,充滿對藍天的退想。
1891年,在德國的一間小屋裡,李林塔爾手握一支鵝毛筆,坐在一張大桌前。上衣的領口高高地豎在脖子周圍,正伏案設計著自己的夢想。
當李林塔爾把自己的夢想變成現實的時候,人們看到了一架樣子奇怪的滑翔機。
這架滑翔機長著四片“翅膀”,猶如四片巨大的蝴蝶翅膀分上下兩層排在機身上。所謂的機身,也只不過是橫七豎八的幾根支架連線在一起,尾翼也不是現在飛機上那種。像是有一隻大風箏用一根支棒聯結在滑翔機上。
駕駛這架滑翔機,猶如我國傳統的劃旱船:人的臀部和腿部懸掛在滑翔機的下面。用兩臂將身體支撐在滑翔機內。
滑翔機的起飛是建立在李林塔爾奔跑的基礎上,他的雙腳踩在山坡上,身體掛在滑翔機里。這可真是名符共實的腳踏實地,李林塔爾的雙腳順著山坡向下奔跑,很快。滑翔機有了升力,李林塔爾的雙腳離開了地面,100米、200米……滑翔機越飛越遠。
李林塔爾的朋友們聚集在山坡下,興致勃勃地觀看著他的飛行,這一天的天氣格外晴朗,就像金秋十月北京上空美麗的藍天,了。李林塔爾的滑翔機就像一葉小舟遇上了驚濤駭浪,在空中劇烈地擺動。身解數,拚命穩住滑翔機。
“太危險!”人們大聲朝他呼喊著。
現在已經無法證實李林塔爾是否聽到了人們對他的呼喊。單憑滑翔機滑翔的高度來分析,他應該聽到了這喊聲。可是他並沒有讓滑翔機降落下來,他要抓住機會讓滑翔機滑翔得更遠、更遠。因為他知道,有時候風對滑翔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又一陣狂風颳來,李林塔爾的滑翔機再也無法正常操縱了,它像一輛被狂風吹倒的腳踏車,墜落在山腳下。人們驚呆了,朋友們把滿身鮮血,昏迷不醒的李林塔爾送到了附近的診所。第二天,這位航空界的先驅永遠閉上了他的眼睛。
人類的藍天夢是在許許多多次的失敗中實現的,李林塔爾的犧牲只是這許多失敗中的一次。為了人類的藍天夢,英國的一個叫皮埃奇的年輕人,在1899年10月2日試飛自己設計的滑翔機時,也不幸墜落下來,落個機毀人亡的結局。在萊特兄弟之前,還有美國的藍利和馬克西姆,法國人阿代爾,英國的凱利和亨森,他們都有過藍天之夢,都設計並駕駛過滑翔機,儘管他們並沒有像李林塔爾那樣滿身鮮血昏迷不醒直至閉上眼睛,但他們也都以失敗而告終。
萊特兄弟是在這些先驅者們的墜落中起飛的!
每當我看見在藍天翱翔的飛機,便會想:當李林塔爾和萊特們冒著生命危險,研製飛行器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們在幹些什麼呢?
翻開歷史,我看到江蘇巡撫李鴻章正向我走來。在他的身後,走著一群辮子兵,每人手中都握著一支鳥槍。這支隊伍可以說是當時大清政府的精銳之師了。然而,鳥槍終究敵不過洋槍,李鴻章“見西洋火器之精,乃棄習用之抬槍、鳥槍,而改為洋槍隊”。隨後,清政府在上海、天津、江寧、廣東、四川等許多省廣設機器製造局,引進外國設備,自己生產槍、炮、彈、藥等。當時的機器製造局很快就能生產毛瑟、馬梯尼、士乃得、雲者士得四種槍彈。忙著引進設備,製造洋槍洋炮,這在當時來說,多少有了點開放的味道。如果我們期望清政府在製造洋槍洋炮的同時,讓機器製造局也開始生產滑翔機或飛機,那就是一種非分之想了。
飛機飛上天之後,並沒有引起美國政府的重視,萊特兄弟大聲疾呼:“飛行器的時代終於來到了!”美國政府聽到了萊特兄弟來自民間的聲音,但是政府官員們無動於衷,他們能夠送給萊特兄弟的只是一句冷冷的話:如果飛行器不能攜帶一名人員平穩飛行,當局是不會採取任何行動的。除了美國政府之外,還有一個國家的政府也聽到了萊特兄弟的呼喊,這就是英國政府。萊特兄弟向英國政府保證:我們的飛行器可以按照英國政府提出的條件飛行。同時,萊特兄弟也向英國政府提出了條件:英國必須購買我們的飛行器。英國政府的官員們擺出了一副紳士派頭,他們回答說:英國政府沒有購買的責任。萊特兄弟的起飛實在是舉步雛艱,沒有雄厚的資金,無法對飛機進行大規模的改進;沒有政府的支持,也就無法得到雄厚的資金。伙子仰望藍天,發出一聲長嘆。隨後他將圖紙和說明書寄到了英國一個飛艇研究機構。
科技術的發明創造,可以在民間誕生、發展並壯大,而飛機的發展與壯大無論如何是少不了官方的支持的。
因此,比較起來,馮如卻要比謝纘泰幸運得多。
1910年3月,萊特兄弟在美國洛杉磯進行飛行表演,馮如得到訊息,晝夜兼程趕往洛杉磯。哪知,萊特兄弟對這次飛行表演嚴加保密,限定參觀者必須遠離飛機,不得在近處觀看。儘管如此,萊特兄弟的飛行表演對馮如還是有不少啟發,沒過多久,馮如便製造出了一架在當時看來已很先進的飛機。馮如的飛機製造是在美國的舊金山完成的。美國人十分欽佩馮如,想請他長期留在美國傳授技術,但馮如執意要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術帶回祖國。
1911年2月,馮如帶著他的一班人馬和兩架自製的飛機,回到了廣州。1912年,馮如呈請廣東革命軍政府批准,在廣州郊區燕塘操場作飛行表演。為喚起人們對航空事業的重視,在表演前,馮如向參觀者詳細介紹了飛機的性能和在國防、交通上的作用,然後,他駕機由燕塘操場起飛,凌空而過,飛機在40多米高的空中飛行。操場四周人山人海,掌聲不絕。馮如駕駛飛機在空中靈活自如地旋轉。當飛機飛行了一圈後,他移動操縱桿繼續爬升,不料用力過猛,飛機失控墜落,馮如的頭、胸、大腿均受重傷。紅十字會立即進行了搶救,但因藥品不足,這天又適逢星期日,軍醫外出,馮如終因治療不及時,與世長辭,時年29歲。他在彌留之際,還囑咐他的助手:“我死後你們不要因此而喪失進取的信心,要知道犧牲是難免的,這是飛行中必須的階段。”
1912年9月24日,在馮如墜機犧牲的地方召開了追悼大會,民眾送輓聯極多。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命令:按照少將陣亡的待遇給予撫恤,並將他的事跡存放國史館。
今天,如果我們來到廣州黃花崗,就會看到馮如的墓,墓碑上刻著“中國創始飛行大家馮如君之墓”一行大字。
後輩應該永遠記住:馮如是中國第一個為飛行事業獻身的人。
以上這些話寫在書後,記錄了一個在中國空軍服役多年的退休老兵,對藍天的遐想和眷戀,以為“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