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
成語:大張旗鼓
拼音:(dàzhāngqígǔ)
【解釋】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的戰旗與戰鼓。形容進攻的聲勢和規模很大。也形容民眾活動聲勢和規模很大。也比喻公開。
成語典故

【示例】毛澤東《元旦祝詞》:“~地,雷厲風行地,開展一個大規模的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的鬥爭。
至於那一部小說,本來當屬於古董之部,若要~,頌為二十世紀的新作品,則小子不敏,實不敢也。魯迅《書信集·致胡適》
我們要大張旗鼓地表彰獎勵見義勇為的市民,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楊朔《的故事》:“又不敢大張旗鼓地讀,只能在夜晚,反鎖上門,擁著被看。”
詞語辨析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集體活動
【近義詞】聲勢浩大、大張聲勢、浩浩蕩蕩、轟轟烈烈
【反義詞】秘而不宣、不露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