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產劑定義
比如:“藍色晶典”含有鋅硼錳鉬銅鐵6種微量元素的增產劑;“十樂素”則是以胺基酸類增產劑,“壯漢”是以腐植酸類增產劑。據《河北科技報》報導,以上增產劑在農作物上使用,投入產出比達到“8比200”以上。
微肥類增產劑
微肥是微量元素肥料的簡稱。微肥是提供植物微量元素的肥料,像銅肥、硼肥、鉬肥、錳肥、鐵肥和鋅肥等都稱為微肥。
微量元素是多種酶的成份或活化劑,參與碳素同化、碳水化合物轉運、氮素代謝和氧化還原過程等;能促進植物生長和繁殖器官形成、發育,增強抗生。一般根據土壤肥料缺乏程度和植物需求,在施用氮、磷、鉀肥的基礎上,適時適量增施微肥是獲得優質高產的有效措施。當前,農業生產實踐中,由於微肥用量甚少,微肥類產品一般都是通常合理配比做葉面肥噴施使用,如螯合態“藍色晶典”多元素微肥,就是鋅硼錳鉬銅鐵≥70%,以及合理配比促進性植物生長調節劑,大大提高了利用率,投入產出比8比200以上,增產幅度高達20%-60%(因不同作物而異,以瓜菜類增產幅度最高,糧棉作物增產穩定在10%-20%)。具有科技素質的農民朋友都知道,作物的營養需求原理有著名的“最小養分律”和“不可替代原理”,這是科學施肥關鍵——作物的產量的高低,不取決於最高的養分,供應最少的養分起著決定性因素,六種微量元素雖然用量很少,如果缺乏卻會讓你“使用再多的複合肥也 ‘不頂事’!” 所以說,微肥具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鋅(Zn)
鋅在植物中不能遷移,因此缺鋅症狀首先出現在幼嫩葉片上和其它幼嫩植物器官上。 缺鋅會導致植株矮小,節間短簇,葉片擴展和伸長受到阻滯,出現小葉,葉緣常呈現扭曲和皺摺狀,生長發育推遲,果實小,根系生長差。
①棉花缺鋅葉脈間明顯失綠,變厚變脆易碎。葉緣向上捲曲。葉間縮短,植株矮小呈叢狀,生長受阻,結鈴推遲,蕾鈴易脫落;②小麥缺鋅節間短、抽穗揚花遲;③玉米缺鋅一般發生在苗期到拔節期,新生的幼葉脈間失綠呈淡黃色至淡白色。
缺鋅的易發條件:磷肥施用量大和施用氮肥過多,會導致土壤有效鋅的不足。
硼(B)
缺硼一般表現為頂端生長受抑、側芽萌發生長、枝葉叢生;葉片增厚變脆,皺縮歪扭、褪綠萎蔫;葉柄及枝條粗短、開裂,或出現水漬狀斑點或環節狀突起;肉質根內部出現褐色壞死、開裂;繁殖器官分化發育受阻,引起異常的蕾花脫落和不能正常受精而發生不實。
①棉花缺硼苗期即有表現,主要是葉片變厚增大、變脆,色暗綠無光澤,主莖生長點受損,腋芽叢生,上部葉片萎縮。至蕾鈴期脫落嚴重,“蕾而不花”,開花也難成桃,但病症卻最早出現在葉片上。 ②小麥缺硼造成空秕穗有不稔症,後期葉有灰褐色霉斑;③玉米缺硼植株矮小,新葉窄長,葉脈間出現透明狀條紋隨後變白變乾,果穗畸形,籽粒稀疏。
缺硼的易發條件:有機質少的土壤,砂性土、保肥保水性差的土壤,及長期持續乾旱和雨水過多的均容易缺硼。
錳(Mn)
缺錳症狀首先出現在新梢葉,葉脈間黃化而呈淡綠色,僅與中肋及主要葉脈鄰接部分仍保持綠色而呈寬窄不一深綠色帶。陽光透過葉背時清晰可見,嫩葉的葉脈呈綠色網狀而葉肉為淡綠色,
①棉花缺錳幼葉首先在葉脈間出現濃綠與淡綠相間的條紋,葉尖初呈淡綠色,在白色條紋中同時出現一些小塊枯斑,症狀易發生於現蕾初期到開花的植株上部及幼嫩葉片。②小麥缺錳早期葉片現灰白浸潤斑,新葉脈間褪綠黃化,葉脈綠色,隨後變褐壞死,③玉米缺錳一般順著葉片長度出現黃色以及黃色條紋,也可出現褪綠斑點。
缺錳易發條件:PH>7、砂性大、有機質含量低的地塊有效錳含量低,雨水過多易淋失,低溫、弱光照條件下,都容易缺錳。
鉬(Mo)
植物缺鉬一種是脈間葉色變淡、發黃,類似於缺氮和缺硫的症狀,但缺鉬時葉片易出現斑點,邊緣發生焦枯並向內捲曲,並由於組織失水而呈萎蔫;缺鉬另一種類型是十字花科植物常見的症狀,即表現葉片瘦長畸形,螺旋狀扭曲,老葉變厚,焦枯。棉花缺鉬老葉失綠,植株矮小,葉緣捲曲、葉子變形,以至乾枯而脫落。有時導致缺氮症狀,蕾、花脫落,植株早衰。症狀易發生於苗期到現蕾的植株新生組織。缺鉬會影響禾本科作物的灌漿,籽粒皺縮,穎殼生長不正常,成熟延遲。嚴重時,不能形成籽粒。
缺鉬的易發條件:大量施用磷肥、含硫肥料,以及施用錳肥過量。
銅(Cu)
作物缺銅生長瘦弱,新生葉失綠髮黃,呈調萎乾枯狀,葉尖發白捲曲,葉綠黃灰色,葉片上出現壞死的斑點,分櫱或側芽多,呈叢生狀,繁殖器官的發育受阻,禾本物作物一般對銅比較敏感,缺銅時,新葉呈灰綠色,捲曲,發黃分櫱多,呈叢生狀,分櫱大多不能成穗,或抽出的穗扭曲畸形,不結實或只有少數癟粒。棉花缺銅容易感染各種病害。症狀易發生於植株新生組織。
缺銅的易發條件:有機質含量低、土壤鹼性,銅的有效性降低;氮肥、磷肥施用的過多
及鐵、錳含量高的土壤,也會引起缺銅。
鐵(Fe)
缺鐵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頂端或幼嫩部位失綠,雙子葉植物形成網狀花紋,單子葉植物形成黃綠相間的條紋。禾本科作物生長旺盛期最容易出現缺鐵。失綠初期葉脈仍保持綠色,隨著缺鐵的加重,葉片由淺綠色變為灰綠,有時葉片出現棕色斑點。嚴重缺鐵時,整個葉片枯黃、發白或脫落。
贊同
缺鐵的易發條件:土壤中磷、鋅、錳、銅含量過高,鉀含量過低,土壤粘性大、水飽和度高,使用硝態氮肥,均會加重缺鐵。
調節劑類增產劑
植物細胞的分裂、生長、分化,葉子的衰老、脫落,種子或芽的休眠等生理過程,都受激素的控制。激素是植物體內廣泛存在的化合物,雖然它的含量只有百萬分之幾,但是作用卻十分巨大。自從知道了激素的化學結構之後,用人工方法模擬合成出數量更多、效力更強的化合物,它們促進或抑制植物的生長發育,有不少在農業生產上已廣泛套用。這種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稱為植物生長調節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是農藥,它是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天然激素活性的一類有機化合物。已發現具有調控植物生長和發育功能物質有生長素、赤黴素、乙烯、細胞分裂素、脫落酸、芸薹素內酯等。其中,芸薹素內酯又是當代國際上最新型的促進植物高產高效的內源激素,也是當前我國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和生態農業最有生機和活力的一種新型植物生長調節劑。
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農業上的套用極為廣泛,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打破種子和無 性繁殖器的休眠,促進種子或薯塊的發芽;促進營養體的生長;促進插技生根;防止陡長和倒伏分枝、矮化株型;改變雌雄性別;控制抽苔開花;防止落花落果或促進疏花疏果,增加結果率;促進果實發育和成熟,形成無籽果實;防止衰老,使產品保鮮,延長貯存期。可以說,用栽培技術或手段難以辦到的事,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都可以解決。
調節劑的作用特點:①作用面廣,套用領域多。植物生長調節劑可適用於幾乎包含了種植業中的所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如大田作物、蔬菜、果樹、花卉、林木、海帶、紫菜、食用菌等,並通過調控植物的光合、呼吸、物質吸收與運轉,信號轉導、氣孔開閉、滲透調節、蒸騰等生理過程的調節而控制植物的生長和發育,改善植物與環境的互作關係,增強作物的抗逆能力,提高作物的產量,改進農產品品質,使作物農藝性狀表達按人們所需求的方向發展。 ②用量小、速度快、效益高、殘毒少。 ③可對植物的外部性狀與內部生理過程進行雙調控。 ④針對性強,專業性強。可解決一些其它手段難以解決的問題,如形成無籽果實、防治大風、控制株型、促進插條生根、果實成熟和著色、抑制腋芽生長、促進棉葉脫落。 ⑤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效果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難以達到最佳。氣候條件、施藥時間、用藥量、施藥方法、施藥部位以及作物本身的吸收、運轉、整合和代謝等都將影響到其作用效果。(《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