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子大法

填子大法

填子大法是指在規定時間內必須結束比賽,逾時判負的制度中棋手利用填子的方法讓對手比賽逾時的方法。

事件簡介

韓國90後組合陷“耍賴風波” 美女棋手養眼韓國90後組合陷“耍賴風波” 美女棋手養眼

2010年11月20日下午快三點的時候,看到網路直播亞運會圍棋混雙比賽,中國的劉星和唐奕已經擊敗了韓國的朴廷桓和李瑟娥,高高興興出門。到在外面下棋、喝酒歸來,已經是第二天凌晨,打開電腦,一堆QQ訊息在閃爍——“韓國棋手耍賴玩填子!”、“這是亞運會還是街道比賽?”、“這下玩大了……”大驚,急忙點進搜狐看新聞,看罷來龍去脈,哭笑不得。
前天剛預測亞運圍棋混雙賽可能會有變數,那還主要是從棋手配合的默契程度和對包乾制的適應性方面去謹慎分析,沒敢去想不入流的業餘棋手所擅長的填子大法竟然成為世界一流職業棋手的利器。

相關評論

職業棋手因為用時問題產生糾紛的例子極少,首先是因為職業比賽基本都採取讀秒制度,你讀秒中出錯那是活該,但棋盤上不出錯,卻因為對手採用時間戰術而失利就叫人很難接受了。印象比較深刻的“倒霉蛋”是中國棋手胡耀宇,他在應氏杯上因為逾時被罰6點,結果棋盤上贏了5點,最終結果卻是輸了1點。富士通杯上又因為意外逾時,勝利在望的棋變成敗局。值得一提的是,胡耀宇這兩盤棋的對手都是韓國人:李世石和李映九,赫赫有名。
說起來胡耀宇那兩次失利倒也怪不得對手,應氏規則,時間本來就是目數,誰叫你思考時間過長呢?至於富士通杯的逾時,也不是對手能預期的事,所以,中國棋迷只是遺憾,並無怨言。韓國人對勝負的執著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你總不能讓人家一看形勢落後就投子吧?
但這次的情況顯然不同,簡單看了下棋譜(應該是不完整的,沒有記錄下填子的全過程),確實韓國棋手的白棋已經不行了,而且棋盤上沒有可爭之處,最後一系列的送吃相當露骨,目的就是“不管咱棋盤上死多少子,就是要讓你逾時。”咱先不談規則,作為職業棋手,能夠拉下臉皮做出這樣的舉動,實在是需要巨大的勇氣。

既然是亞運會比賽,就要學習其他項目的“合理利用規則”,終於明白亞運會前韓國圍棋隊總教練梁宰豪先生所言“規則是決定獎牌顏色的主要變數之一”的含義了,他們以最快的速度適應了中國規則,並且找到規則軟肋,加強訓練,果然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有職業高手私下說:“看韓國這兩名棋手今天的配合,就是在填子時候表現的最為默契。”
包乾制確實弊病很多,職業棋手尤其不適應,逾時的情形在所難免。但是因為填子導致對手逾時,這要在業餘大賽中是會被列入黑名單的。怪只怪高估了職業棋手的風度,沒有制定細則來約束填子大法的施展。

教練表態

梁宰豪說:“中國方面為了圍棋進入亞運會做出了很多努力。為保證比賽的公正,也傾注了很多心血。對雙方有誤解的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對話來解決。”
梁宰豪表示韓國隊承認中國裁判的裁決,會把這次事件作為一次好的經驗去總結。“雙方在溝通方面存在不少誤會,”梁宰豪說:“裁決對規則也做了不少說明,但朴廷桓聽不懂,可能誤解了裁判意思。這種情況發生時,應該叫來翻譯。這盤棋在內容上是朴廷桓一盤輸棋。”
亞運圍棋混雙第二輪,中國劉星/唐奕組合對陣韓國朴延桓/李瑟娥,比賽漸近尾聲時,韓國組合局勢已經落後很多,但他們並沒有投子認負,也沒有努力從局勢上進行挽回,而是不斷地往空里“填子”,逼迫中國組合“提子”,以便用掉所剩無幾的時間。

問題實質

圍棋混雙賽“用時包乾”賽制的不完善,讓“填子”有了可乘之機。所謂的“用時包乾”即在規定時間內必須結束比賽,逾時判負的制度。這一賽制一般用於業餘圍棋比賽,最大的好處是便於控制時間:比如每方45分鐘的包乾比賽,一個半小時肯定會全部結束,因為就算棋沒下完,也有人已經逾時了。但這種賽制最大的弊端同樣也在時間上,關於“逾時”和“填子”的爭議經常發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