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69年,25歲的薩爾加多在聖保羅經濟學碩士學位後,移居歐洲。
1970年,開始接觸攝影,跟這門瞬間藝術一見鍾情。
1973年,在非洲咖啡貿易組織中任職時,他發現自己對攝影的愛好遠遠超過填寫枯燥乏味的表格,於是辭去了這份工作,一門心思地搞起了攝影。他很快成為世界基督教協進會的專職記者,處女作是對撒哈拉沙漠地區旱災的攝影報導。
第二年(1974),30歲的薩爾加多被法國西格瑪圖片社吸收,任攝影記者,開始了到世界各地拍攝照片的生涯。
2015年,《創世紀》作品在上海展出;
2016年,受攝影師鍾維興邀請訪華創作。
2016年12月15日,法國巴黎時間,攝影師薩爾加多被法國授予國家榮譽騎士勳章;
主要思想
薩爾加多攝影採訪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不論面對什麼樣的題材,他都堅持從人道主義的精神出發來拍攝照片。1986年,當他在巴西帕拉達高原露天金礦採訪時,他看到了世界上最艱苦、最危險的勞動場面:五萬名淘金者擠在一個巨大的土坑之中,他們背負著沉甸甸的礦土,靠搖搖晃晃的木梯爬上爬下,隨時都有摔死的危險。薩爾加多說:"被攝者雖然衣衫襤褸,甚至赤身裸體,但他們仍然具有人的尊嚴。我感到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太多的不公平。良心驅使我把他們拍攝下來,藉以引起人們的關注。"
薩爾加多是一位有思想、有自己信念的攝影家。他說:"用信念去攝影,是我生活的準則。"1982年,薩爾加多以共照片中濃郁的人道主義精神,獲美國的尤金·史密斯獎。1985年和1992年,他又以《埃賽俄比亞的饑荒》和《科威科的恐怖》兩組攝影報導,連續兩次在世界新聞攝影大賽中獲奧斯卡·巴爾納克獎。
薩爾加多認為,人類的體力勞動生產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我們現在所拍攝的體力勞動照片,再過10年到15年就會變成歷史的遺蹟。於是他制定並實施一個計畫,從80年代開始,奔走於地球上仍存在著體力勞動的各個角落進行攝影採訪,烏克蘭的鋼鐵廠、古巴的甘蔗田、盧安達的茶園、玻利維亞的錫礦、印度的煤礦、巴西的金礦、中國的腳踏車廠…..無處不出現薩爾加多的身影。1994年,薩爾加多把他六年多來在世界各地拍攝地350幅反映苦力生涯的作品,彙編成一本巨型畫冊:《勞動者――工業時代即將消逝的形象》。
在世界各地的採訪中,薩爾多加不畏艱險。為報導持續了10年的非洲大旱,他不遠萬里先後16次前去非洲,即使感染上了血吸蟲病,也沒有退卻,他一邊治療,一邊堅持攝影採訪。
作為馬格南(Magnum)圖片社的成員,薩爾加多的攝影方式與該社前輩布列松等人有一脈相承之處,但又有自己的特點:相同之處是對"決定性瞬間"的追求,一旦發現這種瞬間就立刻進行迅雷不及掩耳的抓拍;不同之處是,他認為走馬觀花式浮光掠影拍出的照片多數都缺乏應有的深度,他寧願走進所要拍攝的人群里生活一個時期,使所拍照片更有深度。
薩爾加多說,從事紀實攝影的記者就是記者,不是藝術工作者,尊重現實和尊重歷史是從事紀實攝影的首要條件。他說他在拍攝照片時從不考慮藝術創作的問題。如果有人認為他的某些照片有藝術性,那是他們自己的事。
薩爾加多常用的相機是黑徠卡。他隨身至少攜帶三台相機,上面分別配裝28、35和60毫米的定焦鏡頭,目的是在攝影採訪時只換相機,不換鏡頭,避免耽誤時間。採訪中的薩爾加多穿著非常一般,普通衣服也有助於他和普通百姓的交流和接觸。他不背顯眼的攝影包,也不手提銀光閃閃的攝影箱,相機都放在三個很小的口袋裡,目的是儘量避免被攝者的注意和戒備。
薩爾加多並不排斥彩色,但他更喜歡黑白。他認為黑白照片有更強的概括力,而彩色片卻容易把觀眾的注意力轉移到五光十色的外表上,導致忽視事物的內在本質。他最喜歡用柯達Tri-X黑白膠捲,認為這種膠捲銀粒細微,寬容度大,不論亮處或暗處都能產生豐富的層次,最能適應不同場合光線的變化。
經濟學博士塞巴斯蒂奧·薩爾加多還是把自己看作一個業餘攝影家。雖然,他的那些震撼人心的照片顯露出經濟學家的興趣和眼光,但真正讓我們目瞠口呆的還是它們對於靈魂和歷史的巨大穿透力。對於一個舒坦生活的徵逐者,閱讀薩爾加多的照片不是一種愉悅的享受,而是一次對打擊的體驗。當一種類似遭受某種不幸的感覺使我們突然置身於迴蕩著苦難呻吟的穹窿中,我們像是參觀地獄的但丁一樣不知所措。另一邊,攝影者正以溫柔的方式、最佳的構圖和最美的光線,撫摸著那些在困境中蠕動掙扎的人們。
薩爾加多不是一個教徒。他對受難者的同情也不是為了譴責某些階層的人,使他們感到羞愧,更不是為了隨意地拋灑憐憫。在試圖溝通生活最底層的勞動者和其他所有階層的同是時,他的照片也不隱晦地表達了對處於困頓的人們的讚美。他揭露貧困的剝削,但不屑於停留在宣揚悲慘主義的表面。因為,在那些胼手胝足的勞動者身上,他看到了巨大的忍耐力和不可蹂躪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