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堂構
【拼音】:táng gòu
【注音】:ㄊㄤˊ ㄍㄡˋ
亦作“ 堂搆 ”。 1.語出《書·大誥》:“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 孔 傳:“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為堂基,況肯構立屋乎?”意謂父親要蓋房子,並已確定房子的蓋法,而兒子卻不肯去築堂基,蓋房子。後以“堂構”比喻繼承祖先的遺業。 漢 蔡邕 《司空文烈侯楊公碑》:“公祗服弘業,克丕堂構。小乃不敢不慎,大亦不敢不戒。” 宋 范仲淹 《田公墓志銘》:“二子……並克奉堂搆,有能政於四方。” 清 黃宗羲 《明司馬澹若張公傳》:“俟疆宇廓清,再完堂構,未為遲也。”
(2).房舍。 晉 陸機 《嘆逝賦》:“悼堂搆之頹瘁,慜城闕之丘荒。” 明 汪廷訥 《獅吼記·談禪》:“他風流慷慨世間稀,選勝誅茅堂搆美。” 清 吳熾昌 《客窗閒話·淮南宴客記》:“偕同事數友,詣其宅,堂構爽塏,樓閣壯麗。”
(3).比喻門戶派別。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夫 周 末諸子,生與 孔 氏同時,各從其志,自立堂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