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雜163

培雜163,是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選育的水稻品種。

基本信息

作物種類: 稻
品種名稱: 培雜163
審定(登記)編號: 粵審稻2006020
審定(登記)年份: 2006
審定(登記)單位: 廣東
選(引)育單位(人):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 培矮64S/粵恢163
是否轉基因: 否

特徵特性:

感溫型兩系雜交稻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5~128天,比培雜雙七早熟1~2天。株型中集,分櫱力強,成穗率較低,抗倒力強。株高100.5~104.6厘米,穗長20.2~21.3厘米,著粒密,每穗總粒數144粒,結實率82.4%,千粒重22.3克。早造米質為國標優質2級,外觀品質為一級,整精米率55.7%,堊白粒率20%,堊白度3.0%,直鏈澱粉含量22.1%,膠稠度82毫米,長寬比3.0。中感稻瘟病,全群抗性頻率69.7%,對中C群、中B群的抗性頻率分別為79.46%和39.49%,田間發病輕至中;中感白葉枯病,對C4菌群、C5菌群分別表現中感和感,田間監測發病輕。

產量表現:

2004、2005年兩年早造參加省區試,平均畝產分別為480.5公斤和379.7公斤,分別比對照組合培雜雙七減產3.16%和2.69%,減產均不顯著。
栽培技術要點: (1)前期淺水養櫱,施基肥、面肥促櫱;中期適當重施分化肥;後期保濕潤;(2)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葉枯病。制種技術要點:(1)選擇安全的抽穗期,避免母本育性敏感期(幼穗分化4~6期)遇上低溫;(2)單本插,便於去雜保純;(3)在廣州制種,父本早造提早5天播種,晚造提早2天播種,以確保父母本花期相遇;(4)注意防治稻粒黑粉病
適宜種植區域: 適宜廣東省各稻作區晚造、粵北以外稻作區早造種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葉枯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