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培根隨筆》分為《論美》、《論善美與性善美》、《論真理》、《論家庭》、《論友誼》等多篇隨筆。
內容主要是一些議論性質的短文,主要講述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態度和想法。涉及到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倫理等許多方面,其中有《論讀書》、《論真理》、《論嫉妒》、《論死亡》、《論美》等篇章,是培根文學方面的代表作,語言簡潔文筆優美,說理透徹,警句迭出,蘊含著培根的思想精華。
作品目錄
第一篇 論真理 | 第十六篇 論無神論 | 第三十一篇 論疑心 | 第四十六篇 論園林 |
第二篇 論死亡 | 第十七篇 論迷信 | 第三十二篇 論辭令 | 第四十七篇 論洽談 |
第三篇 論宗教一統 | 第十八篇 論遠遊 | 第三十三篇 論殖民地 | 第四十八篇 論門客與朋友 |
第四篇 論復仇 | 第十九篇 論帝王 | 第三十四篇 論財富 | 第四十九篇 論求情說項 |
第五篇 論厄運 | 第二十篇 論進言與納諫 | 第三十五篇 論預言 | 第五十篇 論讀書 |
第六篇 論偽裝與掩飾 | 第二十一篇 論時機 | 第三十六篇 論野心 | 第五十一篇 論黨派 |
第七篇 論父母與子女 | 第二十二篇 論狡詐 | 第三十七篇 論假面劇和比武會 | 第五十二篇 論禮節與儀容 |
第八篇 論結婚與獨身 | 第二十三篇 自謀 | 第三十八篇 論人之本性 | 第五十三篇 論讚譽 |
第九篇 論嫉妒 | 第二十四篇 論革新 | 第三十九篇 論習慣和教育 | 第五十四篇 論虛榮 |
第十篇 論愛情 | 第二十五篇 論求速 | 第四十篇 論幸運 | 第五十五篇 論榮譽和名聲 |
第十一篇 論高位 | 第二十六篇 論貌似聰明 | 第四十一篇 論有息借貸 | 第五十六篇 論司法 |
第十二篇 論勇敢 | 第二十七篇 論友誼 | 第四十二篇 論青年與老年 | 第五十七篇 論憤怒 |
第十三篇 論善與性善 | 第二十八篇 談消費 | 第四十三篇 論美 | 第五十八篇 論世事之變遷 |
第十四篇 論貴族 | 第二十九篇 論國家之真正強盛 | 第四十四篇 論殘疾 | 第五十九篇 論謠言(殘篇) |
第十五篇 論叛亂與騷動 | 第三十篇 論養生之道 | 第四十五篇 論建房 |
創作背景
弗朗西斯·培根出生於豪門,自修獲得律師資格並步入政界,幾經波折後成為了國家重臣,最後又因一樁受賄案被國會彈劾去職。《培根隨筆》主要講敘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態度和想法。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培根隨筆》的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和倫理等等,幾乎觸及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一名學識淵博且通曉人情世故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培根對他談及的問題均有發人深省的獨到之見。
《培根隨筆》中的文章從各種角度論述了他對人與社會、人與自己、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許多獨到而精闢的見解,使許許多多人從中獲得薰陶指導,如:“一個自身無德的人見別人有德必懷嫉妒”,“沒有友誼,則世上不過是一片荒野”,“最能保人心神健康的預防藥,就是朋友的忠言規諫”,“順境的美德是節制;逆境的美德是堅忍。這後一種是較為偉大的一種德性”。許多重要的人生命題,舉凡真理、善、美、求知、革新、健康、習慣、幸運、厄運、時機、勇氣、讚揚、愛情、家庭、友誼、青年與老年、自私、猜疑、嫉妒等,培根皆有精闢的論述。它讓人思考自己所走過的路,提醒自己要善於甄別真善美與假惡醜,開創豐富的人生。
在這些對人的性格和行為具體的闡述裡面,《論說隨筆文集》獨具慧眼地分析了人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人的行為是如何被其自身第一性(即天性)、環境、習慣、教育所決定的;人是通過“教條和言語”,即通過不斷的“以習慣和習俗為表現形式的實踐”而達到自身的完善。
關於人性,《培根隨筆》承認人性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在“論天性”中,培根揭示出:“天性常常是隱藏著的,有時被征服,很少會被消滅。”人的天性,無論它是可被感知還是不可被感知,總是存在並試圖控制人。《培根隨筆》認為,當人獨處,擁有完全的隱私時,他的天性就能最完全地得以顯現,因為他沒有必要像在其它社交環境下,矯揉造作地偽裝自己;當人正擁有強烈的情感,如憤怒、激情、興奮等時,他的天性就會顯現,因為激烈的感情使他忘記了控制自己。然而,就像天性總是想控制人,人反過來同樣也總是“追尋著戰勝自己的天性”。人在與自身天性的鬥爭中,因失敗而感到沮喪,因勝利而倍受鼓舞。對於培根來說,人戰勝自己的天性並不是通過暴力或“教條與勸說”,而是通過持續的“在幫助下進行的實踐”來完成的。另外,在“實踐”的過程中,人應該不斷地自省,以免“實踐”自己的錯誤。通過有自省的“實踐”,人能不斷戰勝並改善自己的天性。這正如其所說:“一個人的天性好比種子,它既能長成香草,又能長成毒草,因此人應當時時澆灌前者而剷除後者。”
《培根隨筆》同樣清楚地解釋了人的性格和行為受外界環境、習慣和教育的影響。例如,在“論殘疾”、“論旅遊”、“論婚姻”、“論學習”等文中,培根把人的性格和行為與其所在的環境聯繫起來。對於殘疾人而言,他們所忍受的並努力掙脫的公眾歧視能幫助他們獲得巨大的精神動力,從而成為傑出的人。在這種情況,以及其他的許多情況下,人的性格和性情被視為環境和習慣的產物。同樣的,婚姻被描述為能約束人,使人殘暴的性情變得更加溫和的一種力量。在“論婚姻”里土耳其人的例子中,正是他們對婚姻的厭惡致使“粗俗的土耳其士兵變得更加卑鄙”。培根認為:“缺乏對妻子和兒女的責任,單身男子會更加殘酷無情,儘管他們會因錢財的寬裕而更加慷慨。”如果有人問為什麼有的人很堅定而有的人卻不,答案在於他們的處境不同,因為堅強是逆境所賜之福,而脆弱是順境所招之後果。“論逆境”得出結論:“人的美德猶如名貴的檀木,只有在烈火的焚燒中才會散發出最濃郁的芳香。這是因為無節制的富裕與幸福只會挖掘出人的惡性,而逆境最能發掘出人的美德。”
關於習慣和教育,“論習慣和教育”強調:“行為則多半依從於平日的習慣”。習慣與教育被培根定義為人的“第二性”,同人的“第一性”一樣影響著人性格和行為的形成。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做某事並不是因為他們先天有這種傾向,而是因為他們已形成了這種習慣。
事實上,在《培根隨筆》中存在著一種人的“第一性”與“第二性’之間的鬥爭,雖然人的第一性時不時地戰勝“第二性”從而控制著人,但是一般情況下,“第二性”,即人後天的習慣和教育,在決定人的行為上還是處於主導地位。在“論天性”一文中,培根主張:“習慣就是能改變和制約人的天性。”在爭奪控制人行為的鬥爭中,人的文化、習慣和後天的實踐通常成為勝利者,而並不是人的天性和任何形式的言語與勸說。因為人們生長於不同的環境中,包括不同的文化背景,在社會活動實踐中採取不同的方式,以及不同的教育及經歷,就塑造了不同的性格,進而產生不同的行為。因此,正效應的一面,習慣可以賜予人以堅強而具美德的性格,“使人能忍受極大的苦難艱辛,接受許多犧牲”;負效應的一面,習慣能導致軟弱而充滿缺陷的性格,誘導人做出一些殘忍且非人道的事。因此,問題並不在於人的天性與習慣之間的鬥爭,而在於以“習慣對付習慣”。
培根認為,儘管習慣要比其他影響行為的因素作用大,但通過知識、實踐和新習慣的力量,人能夠根除那些使性格和行為扭曲的舊習慣,並用新的習慣將它們替換掉。在“論習慣和教育”中,培根認為:“既然習慣是人生的仲裁者,人們應不惜一切地獲得好的習慣。”就像人的天性能通過學習和練習而趨於完善,人的習慣同樣也能這樣。很明顯,培根非常重視後天學習和實踐在改善人天性和舊習慣中的作用。好習慣的建立依賴於一個長期知識的積累和對新的正確做事方式的不斷練習的過程。
藝術特色
培根的《論說隨筆文集》在凸顯人性追求的同時,所採用的構思手法也值得後世借鑑:第一,培根立意的思想深邃,長於議論。作者談論問題往往單刀直入,一語中的。如《論善》一文開篇就是:“我認為善的定義就是有利於人類。”第二段緊接著說:“……在性格中具有這種天然傾向的人,就是‘仁者’。這是人類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偉大的一種。因為它是屬於神的品格。”由於作者對事物有透徹的理解,因而談論爽勁,切中肯縈。第二,作者在論述中非常善於旁徵博引。無論是歐洲古代的歷史典故,名人事跡,還是宗教經典《聖經》,作者都能隨心所欲,信手拈來,既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有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十分耐讀。第三,作者善於推論說理。讀培根的文章,總是很習慣於順著作者的思路走,它讓你處處感到嚴密的思維,嚴謹的結構,精彩的議論,不容置辯的邏輯力量。第四,精妙的語言。在培根的論文中,語言無不充滿哲理,充滿形象的比喻,說理層層深人,精闢警策,句式整齊,音韻和諧,琅琅上口,易誦易記,有詩一般的藝術效果。第五,行文自然流暢。由於是隨筆小品,作者下筆時當行則行,當止而止,文風清新自然,如行雲流水,決無拖沓冗贅之感。
作品影響
《培根隨筆》是英國隨筆文學的開山之作,也是西方名著中的經典著作。它以其簡潔的語言、優美的文筆、透徹的說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
該書歷經四百年而不朽,體現了作者對人世生活的透徹理解,給諸多後人及學者以人生啟示。作者用其敏銳的洞察力和對人生獨到的見解把原本枯燥的理論寫得生動有趣,使讀者讀起來覺得引人入勝。
該書體現出了作者對人生的通透洞察,實現了作者的現實主義與其道德理想的完美融合,是自文藝復興以來歐洲古典人文主義價值觀念和政治理想的集中體現。曾有媒體評論《培根隨筆》屬於為數不多的應當咀嚼消化的書。
書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篇章,如《論讀書》《論美》等,《培根隨筆》以一種優美與莊嚴的韻律,以過人智慧的論述,給讀者以深刻的思想內涵而被廣為流傳。
作品評價
美國作家房龍:“弗蘭西斯·培根的隨筆給人們提供了一種塵世中的智慧,它讓人們變得充滿理性並世事洞明。”
出版信息
該書1597年出版時只有10篇文章,1612年出版增至38篇,1625年版增至58篇,培根逝世31年後的1657年Rawel將培根未完成的隨筆《論謠言》作為第59篇收入最終構成了今天流行的版本。
培根在文學方面的代表作就是他的《隨筆》(Essays)。這本書1597年出版時只收有十篇文章,1612年版增至38篇,1625年版(即末版)增至五十八篇。在培根逝世31年後的一六五七年,有一個Rawley版將培根的未完稿《論謠言》(Of Fame)作為第59篇收入其《隨筆》(Essays),但由於該篇只有“起承”尚無“轉合”,故後來的通行本仍多以58篇為標準。
作者簡介
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學家。他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巨人中被尊稱為哲學史和科學史上劃時代的人物。馬克思稱他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他崇尚科學、發展科學的進步思想和崇尚知識的進步口號,一直推動著社會的進步。他同時也在邏輯學、美學、教育學方面提出過許多思想。著有《新工具》、《論說隨筆文集》等。